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七七二章 关中之腹心

晋末多少事 第一七七二章 关中之腹心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所以刘牢之敢打,苻黄眉能让,自然就不会有大矛盾。

在两人的配合指挥下,桓豁连攻三日,未见成效,休整两日之后,力排众议,再攻打一日,依旧迟迟未下,反而损兵折将众多,淮西军中士气为之一堕。

再加上荆州的告急文书如雪花一般飞来,之前一直被桓豁按在桌头,看也不看,谁也不准提,但是现在,的确到了桓豁压也压不住的时候了。

当麾下将领们窃窃私语、一个个神情不振的时候,当荆州世家出身的官吏们已经悄悄汇聚,打算直接发难责问的时候,桓温的公文适时的出现,命令桓豁尽快回援淮西、稳定沔水北岸战况。

荆州世家的公文,桓豁可以按住,但是桓温的军令,他万万不敢违背。

所以桓豁此时击鼓聚将,就是为了商讨如何引兵支援荆州。

桓豁的态度改变,自然让下面的将领们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几日的强攻,他们已经发现对面是一块多么难啃的硬骨头,军队轮番上阵却伤亡惨重,作为让鲜卑骑兵头疼、无解的却月阵,的确毫不留情的向淮西军展示了其强大的杀伤力。

相比于继续在芍陂和苻黄眉缠斗不休,显然他们也更乐意于直接率军返回荆州,一方面荆州外围的敌军肯定没有那么强大,否则关中早就应该打破防备空虚的襄阳了,战事迟迟没有进展,只有荆州世家在那里吆喝,就说明实际情况远远没有危及到荆州的腹心之地。

而且以关中王师一贯对战场消息封锁的重视,若是其真的大军压境,早就把道路全部都截断,看看桓豁案头上堆的告急文书,这里面能有一封传出来就谢天谢地了。

几番转战、恶战,大家现在都盼望着能够抓一些软柿子提振一下士气、也建立功业,显......?

然荆州外围的敌军就是很好地选择。

至于另一方面,一名幕僚已经说了出来:

“河洛军南下显然就是为了牵制我军,现在河洛告急、我军撤回荆州,其定然也会北上救援,又怎么可能紧追不舍呢?

苻黄眉,一介降将尔,若是带着大军不管杜仲渊之生死,恐将难以服众,此昔年淮阴侯之祸也,苻黄眉焉能不知?

因此现在不过就是我军和其谁先撤一步。我军一走,苻黄眉也就顺势撤退了,我军有撤退的理由,他也有撤退的理由,大家都能给将士们交代的过去,岂不美哉?”

桓豁微微颔首,这几日的战事,他相信苻黄眉打的肯定也没有那么舒坦,淮西军的强攻还是很迅猛的,好几次都冲入了营寨中,但是被敌军用强弓硬弩切断后路,眼见得要被合围不得不撤退而已。

所以自己主动撤退,苻黄眉肯定也见好就收。

这样,苻黄眉宣称是一场大胜,自己解了荆州的包围,也可以宣称是一场大胜。

大家互相都不吃亏。

至于到底是什么细节,天下人谁真的关心呢?

看的都是结果。

“善,着手撤退吧。”桓豁下令。

因为早就已经有预案,所以将领们直接告辞离去,桓豁则等营帐中空无一人了,缓缓坐下,看着那一封桓温的军令,喃喃说道:

“阿兄,余现在渐渐觉得,杜仲渊做的真的没错。只有甩开了这些世家,我们才能放手施为。

若是此次阿兄能在河洛有所建树,压制住杜仲渊,则为弟或许可以趁机肃清荆州,不再让这些跳梁小丑们阻碍阿兄,阻碍我们桓家!”

————

“他们要撤退了。”刘牢之提着刀走到苻黄眉身前,“粮草辎重连夜转移,为我水师斥候所知。”#b......?

br#“骑兵也探查到了其损失最多的右军已经提前撤退,营寨空了,估计也是昨天晚上走的。”苻黄眉回答。

“现在可是进攻的好时机,敌我兵力这样折算下来相差无几,而且敌军恐已经都知道了要撤退的消息,人心浮动之下,难以再战。”刘牢之提醒道,跃跃欲试。

苻黄眉却出乎意料的拒绝了:

“桓豁的性情,或许组织不好一场进攻,但是能够组织的好一场防御,还能组织的好一场撤退,所以想要在其进攻的时候寻觅到破绽,击破之,并不难,但是想要在其撤退的时候击破之,反而有可能正中下怀,不可取也。”

刘牢之皱了皱眉:

“那之前进攻的时候,苻帅怎么没有寻找机会?”

“何必赌这一下呢?”苻黄眉笑道,“余有十成的把握能够守住营寨,但是只有五成的把握可以击溃进攻中的桓豁,而只有三成的把握可以尽量减少我军的伤亡,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是我军伤亡重大,但敌军只是稍稍受挫,那样下一次进攻可就守不住了。”

刘牢之无奈:

“苻帅和桓豁倒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不过也不用遗憾,还有进攻的机会。”苻黄眉笑眯眯的说道。

“愿闻其详。”

“桓豁之所以敢这样大摇大摆的撤退,想来一是因为有所防备,因此我军进攻也能及时反制,二是因为其觉得我军一定也坐不住想要回援河洛,所以此时撤退,大家各做各的去,余没有必要继续和他死磕。

既然如此,余倒不如先遂了他的心意,各军开拔启程,准备北上。”

“那看来就是假的北上了。”刘牢之叹道。

“不错,借由水师,走淮水,溯流而上,再转进淮西,自义阳入随县(今随州),少将军以为,相......?

比于桓豁,孰快孰慢?”苻黄眉问。

“这······虽是逆水行舟,但淮西多山,走水路到底还是一条捷径,能够抢在桓豁之前抵达。”刘牢之回答。

“是也,所以桓豁认为余会北上,或者南下抢夺梁郡,可是余偏生要在他前面等着他。”苻黄眉笑道。

“随县是个好地方啊。”刘牢之已经走到舆图前,“向北是襄阳,向南是江夏,若是苻帅占据随县,则我军自三个方向同时压迫沔水,荆州说不定真的可以收入囊中!”

苻黄眉微微颔首:

“本帅正有此意。”

“但河洛······”刘牢之愣了愣。

这样把都督丢在河洛,合适吗?

苻黄眉解释:

“河洛之于都督府,荆州之于大司马府,哪个更重要?余南下的时候,都督就曾经提醒,关中之腹心,永远在长安。”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