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七八三章 朝廷也就只敢来阴的

晋末多少事 第一七八三章 朝廷也就只敢来阴的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谢玄说的坦然,这让参谋们皆是无。

这城如果硬守,就是军民齐心,也守不住多久,兵力差距摆在这里,而且荆州水师也可能会来增援,荆州大族们定然也全力以赴。

而奇袭也被谢玄否定了,再拖下去,连跑路的机会都没有了。

关键是,谢玄竟然还是如此淡定,似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他想做什么?

——————

谢玄想做什么?

同样的疑问其实不只是出现在江夏城中的这些参谋们心中。

桓豁看着不远处的江夏,一样有着类似的不解。

在围城之前,谢玄明明有很多机会可以撤退,甚至桓豁的斥候都发现大江上有从建康府过来的船只游弋,显然是有想要接应谢玄跑路的意思,接不走整个大军,也能够把谢玄的亲卫部曲包圆儿了。

从谢玄这么长时间来所做的事情来看,他其实已经立下了不小的功勋,牵着桓豁的鼻子,从淮西跑到淮东,又从淮东跑到淮西,现在还一路冲回了荆州。

能够把整个淮西军戏弄的没脾气,一路疲于奔命,现在也只能采取围而不攻,桓豁的确觉得谢玄应该知足了才对,可是谢玄似乎还在等待什么。

莫非是以为朝廷还能够居中调停?

朝廷派人前来荆南火中取栗,这件事桓豁已经知道了,其实本来就不出意料。

之前淮东空虚的情况下,朝廷立刻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苍蝇,蜂拥而上,已经表明现在的朝廷,心思活络开了,不再和之前那样老老实实的当俘虏。

想想也是,之前是桓温一家独大,朝廷没得选,对外的战争上别人都靠不住,还得依靠桓温挡住胡人。

而现在两家争锋,战争已经从河北延伸到......?

了荆州,半个神州大地都在战火里,而且很明显一时半会儿根本分不出胜负,所以朝廷趁机抓紧抢占地盘、扩充势力,争取早日咸鱼翻身,也在情理之中。

再加上荆南如今的骚乱,也的确让其成为了大司马府无力也无暇管理的累赘,因此顺水推舟送给朝廷,倒也无妨。

一旦大司马府在战场上取得优势,而荆州大族也腾出手来重新收买拉拢,荆南的这些世家,又会一股脑的投靠大司马府。

建康府,可是远在天边,而大司马府,则近在眼前,这些地头蛇们的选择一向可以预判。

朝廷派人拿下荆南,也算是从谢玄那里接过来残局了,显然现在的谢玄并没有余力控制荆南,送给朝廷也和大司马府一样算是做顺水人情。

所以······谢玄莫非天真的以为,这样的顺水人情就能让朝廷出面调停整个荆州的战事,让谢玄平安的从江夏撤退?

桓豁对朝廷的胆量颇为不屑,诚然,这样可以让朝廷一下子登上双方角逐的战场,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进而能够让天下人才恍然意识到,原来半死不活的朝廷也已经重新崛起,说不定趁着这样一波声势,朝廷还能够拉拢到不少世家的支持——忠诚于司马氏的

世家还是有许多的,只不过朝廷之前的软弱早就已经让他们失望——最终形成和大司马府、都督府三足鼎立的局势。

哪怕是朝廷这一足还稍显弱小,其实也无妨,因为此次战后,大司马府和都督府多半有一方会因为损失惨重而实力更弱,朝廷只要联合那一方,就能够抗衡胜利者,形成昔年三国鼎立的重演。

奈何,桓豁很清楚,朝廷十有**不会这么做。

当了这么多年世家的傀儡,又不止一次因为武将的背叛、胡人的南下牧马而坐困孤城,现在的司马氏皇......?

族,肯定是能玩阴的就不玩明的,他们害怕扯出来大旗之后,响应者寥寥,反而因为把大司马府和关中都督府定义为叛逆和敌人,引起这两家的联手围攻。

杜英和桓温无论如何打生打死,至少这两家迄今为止都还以朝廷之臣自诩,并且也愿意接受朝廷的封赏,甚至朝廷只要不是直接损害他们利益的旨意,他们也愿意配合一二。

可是朝廷若要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那就要和这两家划清界限,等于朝廷直接把杜英和桓温从朝堂上踹出去了。

这两个都是何等枭雄人物,怎么可能会不生气?

现在的朝廷,恐没有那个勇气承担两人的怒火,尤其是朝廷会怀疑杜英和桓温有没有可能联手进攻,先把朝廷灭了,再角逐天下,否则有朝廷一直在旁边撺掇,大家都名不正不顺,怎么都别扭。

因此朝廷所能做的,自然也只有有事没事来捞点儿好处,今日捞到淮东,明日捞到荆南,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拼凑出来一个不需要看桓温和杜英眼色行事的强大江左。

至于跳到两人中间当和事老,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谢贤侄啊,这一次可要让你尝尝教训了。”桓豁冷冷说道,旋即回头问随行的行军长史,“休整如何了?”

“江夏已是荆州地界,荆州出身的将士们求战心切,淮西的将士们则似乎并不兴奋。”长史回应。

桓豁这一次等于丢了淮西跑回来救援荆州,淮西士卒自然觉得这让自己的家眷和财产都处于了战火威胁之下,哪怕桓豁已经再三强调,苻黄眉率军北上,不可能进攻梁郡和历阳,也很难减少士卒们心中的忧虑。

尤其是再想一想自己要丢了家跑回来为保护荆州拼命,这一路狂奔更是累得半死,自然更是心有怨气。

“传令,此战为先登者,赏赐翻......?

倍。另外开战之前,杀猪宰牛,振奋士气。”桓豁吩咐。

接着,他看向军中主簿:

“关中军队千里远征,犹然士气高昂,我军不过转战两处,就已厌战频发,平日里的士气鼓舞调动,为何不见成效?”

原来,桓豁在审讯俘虏,得知关中军队的那一套平日里潜移默化振奋士气的模式之后,也有样学样,在自己军中推行,奈何现在看来,不知道是这些随军主簿们消极怠工,还是另有隐情。

主簿无奈的说道:

“关中军队是各地来的兵员,无论关中本地百姓,还是收拢的流民,全部都打散了重编的。

整编之后,又会进行长期的训练磨合,让士卒们之间产生不是表里乡亲却也愿同甘共苦为袍泽的心思。”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