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八三六章 假以时日更强大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八三六章 假以时日更强大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抵达长安的西域商人们,宁肯倒贴钱也要大肆采购,因为他们只要能顺利返回西域,那么这些关中的货物就能给他们带来翻倍的收益,自己搭进去的那些钱财缺口很快就会被弥补上。

梁殊笑眯眯的补充:

“往来做生意,的确是西域胡人所擅长的,但是都督也从来没有打算把这条路上的利润全部都拱手让给胡人。

关中的商队也一直往来西域,且关中的镖局生意现在已经布满整个河西,还在向西域延伸。胡人能够来得了中原,中原的人自然也能够去得了胡人家门口,否则这路上的差价,岂不是全都为胡人所有?

且这般施为之后,西域列国的情形,甚至西域更西山川地貌、是敌是友,都为我所知。”

说罢,梁殊伸手指了指自己:

“通事馆,通事馆,通列国之事。都督从设立通事馆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打算让通事馆只是负责这华夏九州内的使者往来,真正的目的,远在更西呢。”

只可惜了,这几十年的战乱,完全把中原王朝的风采打没了,否则征服西域,真的有可能不需要耗费一兵一卒。”

谢石也是了解历史的,自然清楚,昔年两汉在时,班定远凭借三十六骑可以威震西域,大汉就是西域诸国不敢抗拒的存在,因此汉末氐羌人作乱,一度切断河西,整个西域也没有敢忘记大汉的存在,曹魏打通河西之后,西域各国立马自动开始朝贡,一个比一个自觉。

这也是为什么曹魏明明在东西两处战线上开战,还能设立一个西域长史府的原因,当然了,整个河西经过曹魏所派的仓慈、皇甫隆两代重臣的治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且推广精耕细作,连带着西域因此受益,让河西和西域百姓对中原王朝更是信服。

以至于五胡乱华之初,凉州一度成为中原文化保留火种之地,凉州张氏也趁势崛起,成为无数逃难士族的保护伞,杜陵杜氏也在其中。

但是随着晋朝的几度北伐失败,偌大的中原王朝分崩离析,西域对晋朝的忠诚直接灰飞烟灭。

历史上,经过数百年,等到唐军重开西域的时候,西域各国哪还记得华夏天朝的风采?然后就很自然而然的被教做人了。

不过无论汉唐,对西域的征服显然都是恩威并施,愿意朝贡的直接纳入羁縻体系,不愿意朝贡的则拉着其余小弟胖揍一顿,打到愿意朝贡或者灭国为止。

杜英现在也显然采取相同的方略,以商队和僧侣等试探西域各国,一方面知晓其对中原新崛起一个庞大势力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探查其底细。

对都督府友好的,杜英也愿意延续长久以来的羁縻制度,而心怀不轨的,那就别怪敦煌的桓冲手下不留情面了。

不过目前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一方面是晋朝太过丢面子,让西域各国也觉得风平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中原这些连胡人都打不过的汉人,说不定自己也能战胜之。

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杜英本人的身份,此时他在官职上顶多算是朝廷封疆大吏,甚至连三公都没有,所以一个在名义上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势力,凭什么能够获得西域各国的朝贡和臣服?大家平起平坐还差不多。

所以还是免不了要打。

桓冲一直在敦煌练兵,准备西征,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关中报纸还曾经专门采访报道过,以彰显都督府从来没有打算放弃西域这中朝故土的决心。

梁殊此时借势提起这个话题,却像是在暗示谢石,都督需要一个能够名正言顺收拢西域各国的理由,这也算是本次双方洽谈封赏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此说来,都督是打算进攻西域了?”谢石接过了这个话题,但是并没有落脚在给杜英的封赏上,而是似乎打算先试探一下关中都督府的战略重心是不是有所转移。

桓温兵败,杜英现在想要再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南下建康府,也很难了吧,进攻西域也可以帮助杜英刷一波声望,或许也正是杜英所欲。

而现在朝廷最需要的何尝不是时间,需要和关中抢夺人才的时间,需要操练兵马的时间,需要和桓温、琅琊王氏以及荆州世家等各方割据豪强谈妥条件、携手对抗关中的时间。

这一次谢石北上关中,和昔日王羲之北上一样,并没有拿到确实的封赏旨意,而是会稽王和谢安允他便宜行事,划定了一个范畴,而谢石只需要想办法谈、拖住杜英,就像是当初王羲之意图拖住桓温,为朝廷争取应变时间一样。

可是那一次,王羲之并不算成功,桓温返回荆州之后立刻开始图谋进犯建康府,而且还给了杜英可乘之机。

那么这一次,自己又能够得到怎样的结果,会不会和王羲之一样无功而返?

作为上一次谈判的参与者,谢石心中惴惴不安,而关中实打实展现在面前的强大和繁华又让他对谈判的成功率和意义抱有怀疑态度。

江左需要时间调整,难道在这期间关中就静静等着么?

若是拿下了西域,以及稳定住了中原和河北,那么关中也能够更上一层楼,那个时候的关中又是否是江左所愿面对、所能面对的呢?

假以时日,关中只会更加强大。

谢石恍恍惚惚都开始怀疑

“承蒙都督惦念。”此行的目的,而也就是在这段工夫里,一行人已经穿过老长安城的城门,抵达都督府所在。

谢石是朝廷的使者,代表天子,而且还是谢道韫的叔父,是杜英的长辈,所以杜英站在门口迎接,只不过谢石有理由相信,能够让杜英降阶出迎,主要原因还是后者。

“五叔,别来无恙。”果不其然,杜英开口就是家族内的称呼。

不过威震九州、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杜都督能够屈尊降贵、执晚辈礼,还是让谢石很受用的,当下拱手还礼:

“有劳都督牵挂,一切安好。”

“五叔客气作甚,余为谢家女婿,难道还要和余官职相称?”杜英笑着抓住谢石的手腕,直引着他登上议事堂。

谢石脸上稍有诧异,不知道杜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也只好诚惶诚恐的随杜英所引,坐在杜英身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