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八六零章 各地世家皆不可用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八六零章 各地世家皆不可用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就算是仲渊直接撤走了对这两座城池的围困,荆州大族也回不去了。荆州的田垄乡野之间,不会再有人支持他们了。”谢石合上公文,叹息一声,“奈何荆州大族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

“意识到了又能怎么样,这是阳谋。”谢安淡淡说道,“所以杜仲渊收拾干净荆州乡野,也就该对这两座城池下手了。

把这些政策推行下去,然后再把几个违背的世家杀鸡儆猴,用不了几天的。

估计现在已经完成的七七八八,战事也快要重开了。”

谢石豁然起身:

“既然如此的话,岂不是应该速速告知会稽王,调动荆南以及左近之鄱阳、豫章等郡兵马增援?说不定还能够在荆州城下挡住关中军队,否则一旦这两座城池被破,荆州的富裕之地,从南阳到武昌,尽数为仲渊所有,只是凭借荆南,根本无力与之抗衡。”

谢安伸手向下按了按:

“荆南的那些世家刚刚归附朝廷,说到底也不过只是贪图朝廷的封赏,从而让自己在本地的治理能够名正言顺一些罢了,真的能指望这些世家出人出力?

自然是不可能的,他们能够把自己下辖的那些蛮夷镇压住,不在这个时候惹是生非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荆南和宁州、巴蜀等地山水相连······”

谢石拍了拍额:

“杜仲渊在巴蜀劝导蛮夷下山,分田分地,在很多蛮夷聚集的州县并不干涉蛮夷的生活,因此获得了不少蛮夷部族的支持。就算这些部族不会帮助杜仲渊进攻荆南,但是其只要稍稍说几句话,就能够影响到荆南的这些蛮族,让他们心向都督府。

倒是差点儿忘了这一茬。

相比之下,荆州这些世家历年来对于蛮族多有劫掠打压,双方之间早就已经结下了梁子,唉······”

荆州如今的这些家族,多半都是昔年三国时期东吴治下的家族,当时三国争霸,打得天昏地暗,但是无论哪一国,对于周边的蛮族仍然还能保持着绝对的碾压地位,东吴这边就是缺人缺粮了就到越人、武陵蛮等蛮族地区劫掠一番,抓其丁壮、夺其仓储。

所以荆州南部这些地头蛇们,和当地的蛮族,不能说和睦相处吧,也是血债累累了。

自中朝建立以来,一直奉行的也是世家制度,这些本地世家对于地方上的管理和压制更是说一不二,因此虽然战事的减少让双方之间的矛盾没有之前那么激烈,但是这种社会地位上的差异还是让双方之间的矛盾几乎没有调和的可能。

而杜英入主巴蜀之后,对于这些蛮族却多半都是采用招抚的政策,两相对比之下,这些蛮族自然都更支持杜英,所以现在他们肯定也会全力帮助煽动荆州南部的蛮族,从而拖住荆州南部的这些世家。

所以荆州本地的世家多半是指望不上了。

至于鄱阳、豫章等地世家,也多半都是江南的本地世家。

而且和三吴等大家族聚集地不一样,这里一样蛮夷横行、烟瘴飘动,穷山恶水之间,汉家百姓的生存空间并没有很大,一直到南渡之后,才开始渐渐离开州郡附近,向四周开拓,因此本地世家的实力都不算强大不说,和朝廷之间的关联也不多。

很少会有出类拔萃的人产生、出将入相,而朝廷对于地方的治理也基本都是半放权的。

而这种井水不犯河水的相处模式,自然就是荆州大军过境的时候,鄱阳等地世家也基本都只是作壁上观,任由你们走,反正我们也拦不住,何必惹得一身骚?

建康府中到底是谁说了算与我们的关系也不大。

因此,之前让这些家族为了朝廷出兵出钱,或许还可以拿出来关中新政和世家之间势不两立的例子进行劝说,可是现在杜英也已经开始尝试在巴蜀和荆州寻找新政和世家之间能够共同存在的方案,因此再想要让他们动心,谈何容易?

“鄱阳和豫章等地,在荆州和扬州夹缝之间,不受两边大族的待见,因此长久以来只能窝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其真正的底蕴,丢在建康府甚至说一声‘寒门’都无妨。”谢安淡淡说道,“所以杜仲渊的种种行为,不但不会让他们畏惧和反感,反而看到了能够一下子翻身、走出来眼前桎梏的可能。”

地头蛇再怎么摸爬滚打,也是地头蛇。

这些小世家们也未尝没有怀揣着变成强龙的梦想。

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一样是他们家族子弟的野心。

只不过之前一切的晋升之路都被南渡世家和吴郡世家所把持,所以他们只能屈居在自己的地盘上。

现在杜英带着书院-考试制度来了,这给了这些家族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而不是天生就注定了是中品或者下品,只能附庸于大族。

所以他们就算现在还在观望,也未尝没有人已经开始倒向杜英那边。

“连这些人都信不过,那朝廷岂不是要把整个荆州甚至小半个西部扬州都拱手让人?”谢石皱眉说道,“仲渊连关中新政最后的缺漏都已经填补上了,我们哪里还有胜算?

阿兄啊,索性直接给仲渊低个头,以仲渊谢家女婿的身份,也不太可能为难你,阿兄还有阿元都会劝说······”

谢安慢慢收拾着方才的棋盘:

“棋已经下了,虽然处于劣势,但是直接投子认输,那岂不是前功尽弃?

而且会稽各家对于江左的掌控,自王丞相去后,一落千丈,三吴、流民之中都有异军突起者。

如今经过余的诸多调整,朝堂上我会稽各家终于渐渐占据上风,这是谢家真正成为第一世家的大好机会,余又怎么甘心直接认输?那些追随着谢家一路走来的人,余又如何给他们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

出卖了江左世家和朝廷,换来荣华富贵,史书上怎么说为兄,为兄不在乎,但是整个陈郡谢氏,都要沦为笑柄。

笔,终究是在读书人的手里,世家没了,世家的读书人也不会被杀的干净,杜仲渊必然还要用他们,而他们的那杆笔,怕是不会宽恕谢家啊······”

谢石涩声问道:

那阿兄岂不是只有和朝廷共存亡这一条路可以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