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八八一章 淝水战场,大战在即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八八一章 淝水战场,大战在即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整个荆州只剩下长沙郡了。”寿春城中,高楼之上,杜英放下手中的公文,满意的说道,

“荆州打得不错啊。”

“桓熙授首,习凿齿自尽,整个大司马府和荆州大族遭受重创,甚至还有很多家眷都落入我们的手中。”站在杜英的身边,郗恢感慨道,

“西塞山这一战打得好啊,直接把大司马府的脊梁骨打断了,以至于武昌城中守军直接乱了阵脚,让我军能顺利进城。”关中骑兵迂回西塞山宣告成功,让原本就因为巴陵等地的战败而乱了阵脚的武昌城,彻底死寂。

城中荆州大族和大司马府属官就之后何去何从产生了严重分歧,最终荆州大族惶恐之下,选择直接开城投降——半数家眷和子侄都已经落入人家的手中,这个时候再坚持抵抗显然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说不定毛穆之一怒之下直接将他们满门都杀得干净。

这也不符合世家大族一贯的行事风格。而大司马府这边自然不这样想,他们和关中都督府之前都是竞争皇位的有力人选,现在投降了,焉知杜仲渊能将此事轻轻揭过?

而且桓温本人还率军在淮南和杜仲渊作战,因此大司马府此时无论是投降还是沦为阶下囚,显然都会成为桓温的掣肘。

最终在荆州大族开门的同时,大司马府所剩的残军余部,护送着桓济在城南突围,向长沙郡而去。

毛穆之当时正率军自西进攻武昌,他也没有料到周楚竟然能够在西塞山有这么大的斩获,所以兵马还不疾不徐的试探前进,做好了强攻武昌的准备,结果等荆州大族主动派人联络毛穆之,毛穆之抓紧进军的时候,桓济已经逃之夭夭了。

荆州大族自然也有想要拿下桓济作为投名状的打算,奈何西塞山一战让荆州大族势力不济不说,桓济本人的跑路本事也的确令人刮目相看。

现在桓济和桓歆兄弟两个,虽然有间隙在,可事已至此,他们也不敢兄弟阋墙了,只能在长沙郡相依为命,看着关中军队自南北两个方向逐渐合围。

而且武昌拿下后,毛穆之直接调留守江夏的诸葛侃统带步骑、水师万人,顺流而下,前往鄱阳郡,攻略鄱阳、豫章等郡,因为都督府之前就已经和这些地方的世家有所联络,所以说是进攻,倒不如用招降来的更合适一些。

“此番荆州入手,天倾东南,朝廷必然震动。”杜英缓缓说道,

“只怕这风风雨雨,已经阻挡不住大司马进攻的步伐了。”郗恢和张玄之的眼底也燃起来斗志,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在之前双方的相互试探以及这一场绵绵春雨的影响下,总是显得那么平淡乏味。

他们自然也期望着能够在这场战事中有所建树。杜英扭头看向身后的舆图。

如今杜英亲自坐镇寿春,谢玄则在八公山一线主持前线防务,和桓秀对峙。

与此同时,京口、广陵的关中军队都向西推进,一路在韩胤的率领下威胁建康府,迫使朝廷不敢再向淮东增兵,一路则在袁方平的率领下直接威胁桓温的侧后方。

不过这两处的驻军本来就防务沉重,能够起到的牵制作用也有限。真正的胜负,显然还是要看寿春正面战场。

杜英选择谢玄而不是其余更年长的将领指挥最初的防御,倒还真不是出于还原历史的恶趣味,而是因为上一次杜英率军下江南的时候,在寿春曾经和南下的鲜卑人恶战,当时就是谢玄担任的矛头,论对这一片战场的熟悉,他人还真比不过谢玄。

淝水东岸因为受到八公山地形的限制,战场其实很窄小,也就只能摆开谢玄所部。

刘建率领两淮水师守在淝水上,现在春水暴涨、波涛翻滚,颠簸之中弓弩矢石都谈不上什么准头,水师能够发挥的作用倒是有限。

西岸,则屯驻着陆续赶来的河洛、河东各军,再加上淮水北岸的两淮、河北和青州军,这便是都督府如今的兵力布置。

受限制与两淮割裂的河流山峦,从各地赶来的关中军队显然也比较分散,以至于在单个战场上很难对桓温形成兵力优势,甚至现在淮水东岸因为摆不下那么多兵马,甚至还处于明显的劣势。

只不过是在借助地形地势坚守,才能阻挡桓秀罢了。所以一直以来摆在杜英面前的反倒是

“是否还需要坚守淝水东岸”这个问题。

“八公山还能坚守多久?”杜英问。

“只是坚守八公山的话,十天半个月应当都不在话下,但是现在坚守渡口,因为河水暴涨,不少低洼之处都被淹没,将士们只能在泥泞之中扎寨,火炮、霹雳车都送不上去,开掘壕沟也颇为艰难。”郗恢叹道,

“除非付出巨大的伤亡,恐怕坚守不了三日了。”

“若是放弃东岸,只留下八公山上一两处营寨作为前哨呢?”杜英接着问。

“大司马如今的意图诚如我等所料,正是寿春城,拿下寿春则两淮局势满盘皆活。所以主公让出东岸,大司马更会觉得有机可乘,说不定会调动荆州水师、打造船只,强渡西岸。”张玄之回答,

“届时主公可以列阵西岸,击其半渡。”杜英:······我不是很想要苻坚的剧本。

但相同的地形地势下,杜英所能做出的选择其实和苻坚是一样的。好在他麾下的关中军队,团结能力远在苻坚的那个东拼西凑的八十万大军之上。

沉默少许,杜英问:“朱序在何处?”

“应当还在马头。”张玄之挠头。杜英颔首:“传令谢玄,依此而行吧。”

“遵命!”————————-雨顺着八公山的山体流淌,在山间的草甸中冲刷出一道道沟壑,山上高大的林木此时都被砍伐的差不多了。

林木遮挡视野,而且还是打造各种器械的必备,所以自然难逃一劫。营寨沿着山体延伸,一直探到山下的码头处。

而谢玄此时所在的位置,还有一处残破的亭子遮风挡雨。亭子中间的石碑已经被挪到角落,上面的字迹依稀可以辨认,正是淮南王的碑刻,说明谢玄此时身后的几个伫立在风雨中、错落有致的土丘,正属于曾经以治学名扬天下的淮南王家族。

来源:前一章第一八八零章席卷荆州,天倾东南下一章第一八八二章风雨八公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