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八九三章 坟茔相对立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八九三章 坟茔相对立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只不过刘建的这个提议一般不会被采纳。

用火炮拆掉营寨容易,可是人家在更远的地方再搭建一个不就好了么?

想要诱敌半渡的杜英,自然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营寨再派兵登陆、恶战一场,那就纯属于为了一瓶醋包饺子了。

所以难以渡过淝水、总是被桓秀击其半渡的,现在反倒是关中军队,这也让八公山获得兵马粮草增援,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杜英已经下达了让郗恢择机撤退的命令,两淮水师的主力虽然没有露面,但是游弋在淝水上的这些船只想要一时压住桓秀、掩护八公山的残军撤退,还是很容易的。

因为驻军八公山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桓秀。

既能够居高临下,观察桓秀军队的一举一动,和孙无终传递来的情报相互印证——现在到了关键时候,为了防止孙无终暴露,一些细节和无关紧要的消息已经用不着孙无终出面了——也能够让桓秀捉摸不透杜英的作战意图,认为杜英想要以八公山作为反攻的桥头堡,所以把大多数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能快速拿下八公山上。

现在桓温已经赶到,八公山再坚守不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前期的消耗和拖延目的既然达到,自然到了撤兵的时候。

杜英让郗恢自行把握,郗恢也已得知桓温半日之内就会赶到,所以选择在这双方都小做休憩的时候,亲自断后,撤离八公山的各处营垒,向淝水岸边集结。

与此同时,已经赶回来的谢玄,并没有带着骑兵渡过淝水,而是依旧留在了东岸,位于战场的南侧,远远观望局势,若是桓秀察觉到郗恢的意图、全军强攻八公山,那么谢玄就会毫不客气的和他来一个马踏连营。

经过几日恶战,八公山上五千多守军,现在大概只剩下两千多人,不过因为山上的风吹草动都在桓秀的紧密注视下,再加上在上一轮进攻中,山上的火炮就已经不再开火,显然是在秘密转移,所以桓秀更是坚信敌军想要撤退。

没有过多久,两名悄悄摸上防线的朝廷斥候,就向着山下竖起令旗。

“嗖!”箭矢穿过胸膛,刚刚举起的令旗摔落在地。

不过对于守在山下、一刻未曾挪开眼睛的桓秀来说,这也足够了。

但还有人动作比他更快,只见孙无终已经带兵越众而出,当桓秀下令进攻的时候,孙无终都已经跑到山脚下了。

“这家伙······”桓秀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旁边老神在在“看戏”的谢石,脸色也是凝重了少许。

这孙无终······的确是谢石见到过最忠心、最勇敢的朝廷将领,抛开能力不谈,只是这一份杀敌报国之心,就已经足够让在场的诸位汗颜了,更何况人家不止一次独当一面,真的论能力也不差。

谢石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大概这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吧,典午氏立国这么长时间,总归还是有忠志之士、将星闪烁的,奈何历史的潮流浩荡而来,那沉重的车轮碾压而过,孙无终又如何螳臂当车?

带着三分疑惑、三分感慨,谢石也不好一直在这揣手看戏,眼见得孙无终都已经扑上敌军壁垒,没有遇到丝毫抵抗,谢石也不紧不慢的调动兵马,跟在后面压上去。

很显然,郗恢已经撤退了,不过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诈,谢石自然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指挥兵马稳稳地站住山间各处要冲就好,追亡逐北的功劳就交给孙无终去做。

桓秀本人这几天在和郗恢的对阵之中,自然也没少吃亏,谢玄擅攻、郗恢擅守,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凭借地形地势,郗恢经常打一场、换一个地方,让桓秀捉摸不透关中军队的布防情况、屡屡一拳打在棉花上,甚至好几次都杀到了淮南王陵前,看到了郗恢的身影,可是郗恢又跟变戏法儿似的从山腰甚至山脚下调出来兵马,大有直接切割包围之意,迫使桓秀只能鸣金收兵。

所以现在看着山上空空如也,桓秀自己还是心中惴惴的,但是孙无终冲的实在太快,桓秀也不好在这个时候瞻前顾后的,把人再叫回来,眼见得谢石都开始慢条斯理的点兵压上,桓秀也只能带着部曲越过谢石先走。

否则自己还没有谢石来的积极,只怕会沦为笑柄。

这位年轻的将军,之前在河北枋头吃了败仗,差点儿全军覆没,后来带着部曲一路南逃,诚然是成功逃出生天了,但是明显这种逃跑成功的行为并不能称得上胜利,甚至桓秀都羞于提起,也让士卒们对于桓秀的信任并没有高到哪里去。

现在桓秀自然不能让自己沦落到和谢石一个水平。

更不要说人家谢家五郎本来就有退路,明显是来摆烂的。

桓秀也摆烂的话,那桓温手底下一个信得过、靠得住的兄弟子侄都没有了,岂不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好在孙无终和郗恢都没有让桓秀失望。

一个真的冲,让桓秀不需要硬着头皮试探对方埋伏和虚实;另外一个也是真的撤了,山上搂草都能打出来兔子,就是翻不出关中士卒的踪影。

很快,淝水水面上就有船只穿梭两岸,两淮水师的船上武备也一齐轰击面水的一面山坡,使得登顶的朝廷士卒也只能望着这几日纠缠、恶战的对手,从容上船离开。

谢石带着大队步卒从山下绕过来,而恰在此时,凉州骑兵骤然杀出,直奔朝廷营寨。动静一起,谢石麻溜儿的带兵回去了,而一看敌军营寨有所防备、援军正赶回来,谢玄直接调转马头、脱离战场。

不过自然不能再指望着谢石带着步卒去扫荡河岸上撤退的关中士卒。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叔侄两个人的默契。

郗恢这一走,吵吵闹闹几日的八公山,彻底安静下来。

只剩下一个个坟包,犹然伫立在山间,默对晚风。

坟包高高低低,一边山坡上是关中士卒的,一边是朝廷士卒的,相对而望。

因为郗恢的灵活战术,朝廷士卒的尸体经常落在关中军队包围之中、拖不回来,郗恢也都就地掩埋,一人一穴、令俘虏辨认,尽可能的写清籍贯名讳,和关中士卒的待遇相同。

桓秀上山的时候,孙无终正提着刀,站在漫山坟包之前,看着那一个个新出现的木牌,静静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