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一七章 又是四面楚歌?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一七章 又是四面楚歌?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戴施很快也意识到了不对。

自家将士这边虽然的确因为大家都是汉家儿郎、你们关中却不讲武德的把胡人派上来而感到愤怒,下手的时候也没有了什么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的顾虑,但是很明显,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这些胡人的作战阵列远比想象之中的成体系,而且戴施能够感觉到,之前的他们或许对此还没有非常熟悉,但是随着几度交手、磨合,这些胡人士卒正在快速成长,渐渐打出配合来了。

说到底,这些也都是跟着慕容氏南征北战的鲜卑老卒,没有几分真本事的,早就已经在枋头、在邺城被王猛收拾干净了。

所以之前他们只是习惯了大军冲杀时候的那种各自为战、各骋英雄罢了,现在发现这种依靠同伴的战法一样卓有成效,自然而然会开始依此行事。

对于老兵来说,这只有学或者不学的问题,更准确说是认不认可的问题。

但是对于戴施此时手底下的朝廷新兵来说,想要打出这样的配合,可就需要正儿八经的训练,又或是血火磨炼,显然现在已经为时晚矣。

不错,戴施的手底下这些朝廷兵马,清一水儿的都是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的新兵。

突围,自然不应该让新兵来做。

戴施的行动,也只是起到一个牵制和引诱的作用罢了。

意识到眼前的大司马府“精锐”,实在是有点儿不耐揍,慕容虔脸色也一沉,当即传旗号给后方的平松:

敌军有诈!

而平松受到信号的时候,无奈的看向桓温营寨的东方。

他在这里已经能看到,那边杀声四起、旌旗翻动,显然桓温真正的突围方向在东边。

不过谢奕并没有发来求援的讯息,平松也未传令收兵,此时尽快突入营寨,前后夹击桓温,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意识到桓温在突围的时候,渡河的沈劲、下山的邓羌,也不再营寨外胜似闲庭信步,各军齐齐发力,攻向营寨,切断桓温的退路。

沈劲一马当先,撞入营寨之中,旋即环顾,营寨中竟然已经空无一人,显然桓温已经下定决心从东边突围,也一样不打算留后路了。

“杀!”沈劲催马继续向前冲,恰恰戴施这个时候被慕容虔压着退入营寨之中。

戴施:???

来的这么快?!

与此同时,营寨北门也被打开,邓羌麾下的骑兵狂飙而来,黑云卷地,那些营帐几乎都要被战马卷起的狂风掀翻了。

骑兵直接撞入乱哄哄退入营寨的朝廷士卒之中,后发而先至,所到之处,人仰马翻。

沈劲也跟着一头扎进去。

慕容虔本来不紧不慢的向前推进,就像是在赶羊一样,他的作战思路自然也是宁肯推进的慢一些,也不能出错,他可承受不住一场失利带来的抨击。

但现在邓羌和沈劲都开始抢战功,慕容虔也坐不住了,厚重的军阵登时疯一样压上去,就像是突然咆哮的恶犬,死死咬住敌军不退。

戴施脸色大变,三支兵马在人群里横冲直撞,自己如何招架得住?

这些朝廷新兵愿意听从戴施的命令,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在这远离家乡的地方初次上战场,六神无主,听从戴施的命令也是他们潜意识中的顺从。

但是当恐惧已经压过了戴施的命令,他们也开始漫无目的的向自以为安全的方向乱跑。

以至于邓羌和沈劲等人一时间都有些茫然,不知道应该向什么方向追击,只能重新分为四五人一组,四散开来,追杀逃散的敌人,而因为有大量的败兵在营帐之间乱窜,没有多少厮杀的意志,但是人直接窜出来也很吓人。

所以邓羌他们也只能潜下心来收拾这些败兵。

戴施也用这种包括他自己在内,谁都没有料到的方式,硬生生的用一群败兵阻挡住了关中军队的包抄。

而也就是趁着双方在营寨中借助混乱的地形纠缠的时候,桓温的大军已经正面撞上了谢奕的中军。

谢奕居中,谢万指挥前锋在最前面,朱序带领河北军在北侧,荀羡带领除了邓羌、平松之外的青州军在南侧,齐齐迎上。

说实话,强攻眼前这个已经森严壁垒的营寨,谢奕也有些吃力,毕竟火炮没有跟在身边,关中军队发起攻坚战真的有点儿束手束脚,将领们都不愿意承担太大的伤亡。

这也是一支军队开始向重火力化过渡之后自然而然会出现的情况,尤其是关中军队本来就奉行精兵强将,军队中根本没有炮灰的编制,此时让谁顶在最前面付出不是很有必要的牺牲,自然都不愿意。

毕竟桓温也跑不掉了。

现在桓温直接放其营寨,全力突围,反倒是正中下怀,让正在纠结进攻营寨值不值的将领们一下子来了斗志。

桓温在营寨南侧的佯攻,的确牵制了青州军的注意,平松带着一群刚刚完成整编没有多久的胡人,能不能挡住桓温的强攻,实际上荀羡心里真的没把握,所以青州军其余步卒也一直在靠南的位置上列阵。

这就导致谢奕中军和青州军之间出现了一处并不算大的空隙,但两军结合部本来就是很容易让其首尾不得兼顾的弱点,现在甚至还主动露出了空隙,桓温自然顾不上其他,全军直奔此处。

谢奕和荀羡显然也吓了一跳,桓温之前在营寨中固守的姿态不似作假,之后在营寨南侧突围看上去也的确是寻找薄弱处,所以他们还真的没有料到桓温会选择东侧、正面为突围的真正方向。

不过谢万已经带着六千步骑严阵以待,桓温动,其也跟着动,步骑直接向南行进,横在道路上。

与此同时,荀羡匆匆带兵北来,右翼的朱序也从北南下。

只要谢万能够挡住桓温,那么荀羡和朱序南北夹击,这口袋阵就形成了。

马背上,桓温也看到了对面变换的军阵,心思沉静如水。

西岸的战败,他已经从望楼上看到了,八公山的失守,谢玄也没有打算遮掩。

桓温此时无从探究西岸战败的缘由,但已经确定,自己再不走的话,这里就是绝地,就是属于他的四面楚歌!

楚歌,楚歌,桓某起家于荆州,应楚国之运,而现在又是兵败两淮,怕不是还要再走乌江,何啻于那西楚霸王?

桓温显然并不打算屈服于这命中既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