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四七章 摄政王换人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四七章 摄政王换人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对面视角最好的郗超,看着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余都快看到二三十年后争储的场面了。”

他的声音很小,左右亲信看过来,郗超压低声音说道:

“等会儿都老老实实的听着、看着,哪怕是余开口说话,尔等也不准做声。”

众人诧异。

郗超却并没有解释。

他也不知道郗昙和谢奕带着什么样过分的要求来的,毕竟这大军都在大司马门外耀武扬威一圈了,好像提什么过分要求也不为怪,因此该帮腔的时候自然是要帮一把的。

毕竟他也是郗家的人。

但是身边的亲信们,这都是桓温拉起来的班底,纯正的大司马府出身。

郗超一方面并不打算让他们牵扯到司马氏和另外两个外戚领袖的“厮杀”中,如此才好在未来把没有表过态、站过队的他们完整的交给如今代表大司马府势力的桓冲、罗友等人的手中,算是郗超没有以公谋私,把大司马的人变成外戚的人。

另一方面此次争论还不知道会牵扯到什么,手下亲信都是专门挑选培养的,开口就是尖酸刻薄,平日里把司马昱和谢安的手下人恶心的够呛,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可不能说话太过分。

秦王既然没有把司马氏赶尽杀绝的意思,那么平白得罪了秦王的老丈人,得不偿失。

几人小声交谈之际,谢奕已经朗声说道:

“秦王将会在三天之内抵达建康府。”

早晚都要来,总算是有一个确定的日期了,司马昱微微颔首:

“朝堂上下,无不恭迎秦王入朝,梳理朝务、推行新政。”

谢奕笑眯眯的打量着他:

“这是自然,而且天不可二主,陛下年少,朝堂应该有摄政王,但有两个摄政王好像就说不过去了,到时候真的产生一些冲突,到底应该听谁的?难不成还要再打一架?

大王这些年为了朝廷的稳定、为了江山一统,也是劳苦功高,所以秦王为了苍生社稷,也体谅会稽王身为长辈的辛勤,期望大王能够以身体为重······”

这就是在让司马昱主动退出朝堂、移交摄政王的权柄。

“天不可二主······”司马昱喃喃说道,这话从一个反贼的口里说出来,怎么听都有些讽刺。不过此时此刻,和谢奕一个粗人计较这些话的对错好像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退出朝堂,本来就是司马昱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并且杜英也没有直接强硬的剥夺他的位置,再罗列一堆罪名——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还是逃不过这样的结局——但至少在现在,还是给足了台阶下的。

杜英自持为司马昱的晚辈,现在晚辈已经能够独当一面,长辈退让事说得过去的理由。

因此司马昱也没有含糊、挣扎的**,缓缓点头:

“理应如此。”

郗昙见司马昱的兴致不高,微笑着补充一句:

“大王为秦王的亲眷,秦王自然会奉养大王,待之如长辈,大王宽心即可。”

司马昱忍不住瞥了一眼更高位置上的小皇帝,本王既然已经退下,杜英若是想要奉养,自然也不会饿着我,只是不知道朝堂上这孤儿寡母······

自己既然承担起来照顾着江山的人物,算是给兄长一个交代,结果现在直接退隐,更像是把烂摊子甩手他人,还顺便把这孤儿寡母往火坑之中推一样。

让司马昱心中如何没有几分惭愧?当下听到此言,反倒是犹犹豫豫起来。

小皇帝自然也意识到什么,惶恐的看着司马昱,君臣对视,就像是溺水之人在看向最后的救命稻草。

孰不料褚太后开口道:

“会稽王这几年承担风雨、支撑朝堂,劳苦功高,理应如此。”

有褚太后下决定,这事就已经成了定局。司马昱之前也不是没有在私下里面见陛下和太后,多少也知道褚太后并不打算拖累他,但此时能够开口发声,让他对这个垂帘的晚辈又多了几分敬重。

事已至此,司马昱只好起身,对着小皇帝和太后深深躬身。

谢奕见最重要的事已定,而且这样的权利交接也算没有什么流血牺牲,算是在谢奕的可接受范围内,毕竟司马昱也算是他童年的朋友,他接着说道:

“目前据守城池的各路叛军已经平定,但还有大量的叛军藏匿在村寨、山中,甚至意图依托他们对于周边地形地势的熟悉负隅顽抗,这显然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若是不能斩草除根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直接威胁到建康府,威胁到陛下。

所以恳请陛下颁发旨意,授予秦王全权清扫叛逆、除寇安民之职。”

江左最难对付的,从来不是几座州府,而是州府城外,山林湖泊之间的诸多世家,世家们无不拥有自己的村寨、堡垒,并且对于部曲百姓也有着绝对的影响和控制,现在秦王大军南下,这些世家们虽然也开始尝试着联络秦王,但是同时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多半都有操练兵马、呼啸乡里之举。

这让奉行精兵政策的关中军队的确有些头疼,因为若是分兵清剿这些村寨的话,说不定分到每个村寨也就只有十几个人,到时候人家完全可以凭借人数优势碾压过来,士卒本身再如何能征善战也架不住人家人多势众。

而若是直接以大军一个又一个村寨杀过去,那么兴师动众、好一番折腾下来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并且这世家在本地根基深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最后只会让关中军队陷入战争的泥淖之中。

所以杜英一方面拉拢和控制诸如谢安等世家领袖,另一方面则需要朝廷出面背书。

司马昱皱了皱眉:

“之前朝廷已经同意加封秦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那么这江左战事理应由秦王直接全权负责,还有什么需要朝廷继续强调的?”

谢奕当即回答:

“终究难免会有一些心怀不臣之心的,打着陛下的旗反抗秦王,这岂不是贼喊捉贼?所以还是请陛下颁布旨意,让这些人意识到朝廷早就已经看穿了他们虚伪的真面目,也要求他们速速就地投降,不可继续负隅顽抗!”

说到底,就是让皇室出面向他们保证,秦王不会伤害他们,该投降的抓紧投降。

但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