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四九章 秦王抵达他忠诚的建康府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四九章 秦王抵达他忠诚的建康府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这些世家们、部曲们,错愕的发现,喊着拱卫朝廷、保卫陛下的口号,结果在陛下的眼里,我们才是叛贼?

而且······秦王都还没有进入建康府呢,朝廷这边就已经下旨意了,这是什么意思?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旨意分发、内容也口耳相传,很快席卷整个江左的各处郡县,并且向山林中的村寨扩散,距离建康府还有一段距离的会稽,都已经陆陆续续收到了旨意。

朝廷直接保持沉默,世家们还可以打着拱卫朝廷、清君侧之类的名号结寨自守、互为奥援,但是现在世家自己心中惴惴不安,担心自己再坚持立场的话,就会被皇帝直接评判为逆贼,而且更担心自己身边曾经同气连枝的那些家族们会出尔反尔,先把自己给检举告发了。

世家们之间的联系依靠的是姻亲关系,还有利益纠葛,但是当生死来临的时候,这些联系显然还不足以让他们背靠背、生死与共。

以圣旨开路,秦王大军的推进显然更加顺利,至少原本很多还都不明情况、闭门不出的县城和大的坞堡,因为内部的组成更加复杂,领头的守将不敢赌有没有人背刺,所以基本都选择开城投降。

当杜英策马抵近城门的时候,张玄之压低声音说道:

“我军已经接管吴郡,吴郡世家恭迎王师入城。”

以前的关中军队,号为王师,是晋朝的王师。

而现在号为王师,自然是秦王王师了。

“但是那些山林之中结寨自守的小家族,余还真的没有非常担心,反倒是吴郡世家,在本地呼风唤雨这么多年,根深蒂固。之前联络都督府,是为了能够抗衡朝廷,后来和都督府之间又一直若即若离,显然是意识到一旦在吴郡全面推行新政,真正被推翻的还是他们。

再后来啊,又自请开设关中书院,大抵也是为了向朝廷宣扬一下自己的存在,避免被朝廷彻底冷遇。所以那书院开设起来,培养的还都是世家子弟,罗祭酒已经不止一次向余汇报过吴郡书院的错误之处,可惜吴中世家多半都是阳奉阴违。

书院之开设,在于让没有机会读书的人也能够读书,吴郡世家倒施逆行也。”杜英缓缓说道,“现在一看大事不妙,直接拜倒迎接,可是背地里说不定依旧有百般心思,想要算计于我,不可不提防之。”

这话对别人说也就算了,但是张玄之也是正儿八经吴郡四姓出身,杜英依旧能说出来,说明在杜英的心中,张玄之以及整个张家都已经是关中的自己人了,和吴郡世家撇开了干系。

这种从龙亲随身份的肯定,自然让张玄之也很受用,吴郡世家当初把张家推出来试探杜英深浅、当炮灰,如今自己负责给吴郡世家添堵,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因此属下认为,吴郡书院应当立刻查封、关停,并且从其余各个书院中抽调人手,替换师资,另外着人调查吴郡各家历年和皇室之间的金、权往来,这些都可以作为吴郡世家打压寒门、陷害忠良的证据。

哪怕是吴郡世家所做的这些,很多世家也都做过,法不责众,但现在大王的确应该挑选一只鸡,杀鸡儆猴,否则大王在江左的手段过于怀柔,只怕怀有异心、轻视大王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吴郡世家啊······一旦动刀子,那会牵涉多少人?”杜英问。

“数百人,而或者······上千人,否则也不足以撼动吴郡世家之根基,也不足以震慑江左其余负隅顽抗之家族。”张玄之沉声说道。

“那就杀个百十号人吧,剩下的迁往北地守边。”杜英徐徐说道,“孤,不好杀人啊,莫要让孤为难。”

张玄之嘴角抽了抽,发往北地戍边,那和杀人的区别也不大,如今北地苦寒、人烟稀少,胡人纵马来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是身首异处,这种生死命悬一线、不知明日还能否到来的恐惧和折磨,还不如直接引颈受戮来得痛快。

杜英接着说道:

“吴郡世家只是一部分,毕竟已经被朝廷刻意打压了这么长时间,在本地有根基,却难成气候,余更关心的是这建康府中、会稽城外,应该怎么杀。”

张玄之一时沉默,看大王的意思,这一刀下去可就不是百十号人的问题了,少不得血流成河。

不过王朝更迭,哪有真的一点儿都不流血的?

新王,永远都是踏着旧王的骸骨登基。

既然杜英面前的旧王只是一个傀儡,那杜英杀了这旧王、造成一个历代皇室相互残杀的恶性循环没有必要,那么就把操控傀儡的人杀掉。

但是这数百上千的人命,张玄之一下子也不好直接回答,杜英似乎看出了他的迟疑,微笑着说道:

“也不着急这一时半刻,而且来接替你的人对此也应该颇有想法。”

张玄之的参谋司职责将要移交给郗超,没少和这些世家打交道、拉扯的郗超,久在江左,自然更清楚什么人该杀、什么人不该杀。

如此想来,秦王在这个时候打算换参谋司的主官,本就有利用郗超之手杀人的意思。

当然了,郗超虽然是秦王的大舅哥,可是之前和秦王作对,现在想要融入到秦王府中、让别人也都能信服,总是要纳上投名状的。

没有什么比世家的颈中鲜血,更适合作为敲开秦王府大门的投名状。

“至于现在嘛······”杜英拖长了语气。

他和张玄之已一前一后穿过了建康府的城门,街道上,人山人海、万众瞩目。

“先来迎接属于我们的荣光吧。”

永和十四年的夏末秋初,秦王抵达了他忠诚的建康府。

在万众欢呼声里,在一浪又一浪的“万岁”声中,他抵达了为之奋战经年的终点,但是很显然,也是新的征途的起点。

破碎的山河,千疮百孔的基建,聊胜于无的地方统治,让杜英与其说是占领了整个天下,倒不如说是只是控制了一些重要的城塞,获得了本地世家、蛮族和百姓的归附,可是这些人又有多少忠诚呢?

杜英赖以征伐天下的基本盘,终究还只是一片关中、一片河洛。

不过至少此时此刻,杜英可以尽情的站在人群中央,享受属于他的万丈荣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