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五二章 熟悉的胡萝卜加大棒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五二章 熟悉的胡萝卜加大棒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何放微微颤抖着,差点儿直接软在地上。

司马昱距离他不远,看着这个下属如遭雷击。

大船将倾,何放和蔡系都悄悄和杜英联络,并不是什么秘密,司马昱就算没有掌握到切实的证据也能够猜测到这两个人各怀鬼胎,这本来就是两个没有什么城府的人。

上下级一场,此时看何放失魂落魄,司马昱想要开口安慰,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化作一声叹息,同时看向左近的谢安。

杜仲渊这样做,是不是太着急了?

谢安似乎早就在等他的眼神了,笑了笑,凑近说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何必在乎早晚?年轻啊,本就应该雷厉风行、一力破百巧。”

司马昱皱眉,先皇名讳,直接就挂在嘴边了么?

虽然司马昱也知道,王谢世家的这些人,对于司马氏皇族本来就没有多少尊重,大家本来就是把皇帝看做傀儡,表面上的礼数周全只是为了维系双方这种“共天下”的权力结构罢了。

昔年明帝时,王导甚至能直言不讳,直接讲述司马氏中朝时期那一档子烂事,几乎把司马氏的脸面撕下来还要跺两脚,明帝也只能掩面而哭、埋怨祖宗们属实丢人,又能将王导如何?

他骂我祖宗,我还得谢谢他呢!

但是现在诸如谢安这样在朝堂上直接说出来,哪怕只是悄悄话,也足以表明谢安的立场——他和司马氏,已经不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了。

见司马昱难得露出惶然无措的神情,谢安轻声说道:

“大王本就是清谈名流,从此回归山水、含饴弄孙,莫要卷入其中,且看秦王施为就好,切记切记!”

司马昱欲言又止,谢安也不再多说。

杜英则好整以暇,看着小皇帝,或者更准确说,看着珠帘后的褚太后,明显向皇帝根本没有这主见。

事已至此,褚太后显然也知道据理力争什么的都没有用了,更何况按照杜英的说法,是司马晞冒犯在先,所以朝廷这边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言。

褚太后不知道司马晞是一时冲动上头,还是落入了杜英的圈套之中,此时也只能缓缓说道:

“既然中领军有冒犯秦王之处,秦王申冤,朝廷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将中领军捉拿下狱,请有司会审,裁定对错,按照律法判定,秦王意下如何?”

杜英本来就没有要求什么把司马晞直接砍了,上朝第一天就直接杀皇族大臣,显然也不合适,杜英既要起到威慑朝廷的作用——至少不能还存在司马晞这种莽夫,一言不合就想拔刀,这样会平添太多不可控制的变数,杜英就是要让一切心怀不满的人,有什么意见都老老实实的在心里憋着——但是也不能太过火,让天下认为这又出了一个祸乱朝廷的董太师。

到时候保不齐各地余孽都要作乱。

秦国大好的江山、一统的天下,还不是几年功夫,说没就没了?

更何况杜英现在的根基还没有那么牢固。

所以褚太后识趣,杜英自然也就不在坚持,微笑着说道:

“臣本来就是遵纪守法之人,太后能够如此行事,自然是最好的了,臣也相信有司能明察秋毫。”

说罢,杜英回到位置上,脚步声响起,谢奕也回来复命。

有了这一次下马威,朝堂上众臣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出言不逊,这位秦王就直接把自己捉去和武陵王做伴,而且秦王看上去并没有想要主动找茬的意思,唯一倒霉的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中护军何放。

不过朝堂上的百官本就以世家为主,对于何放这个平时仗着自己是会稽王的亲信,经常大放厥词的家伙也没有多少好感,乐得见他倒霉。

之后一切事宜,全部都走入正轨,随着杜英入朝的张玄之禀报秦王军队接管各地州郡的情况,每报上来一个名字,百官的眼皮子就跳动一下,毕竟建康府城外之前就已经在秦王军队控制之下,封锁道路、排查人丁,所以建康府一城之内和外面已经有很久未曾通畅传递消息了,走小道传进来的消息全部都已经滞后。

没有想到秦王军队竟然展开的这么快,朝廷还寄以厚望的那些臣子们,开城投降的速度也比想象中的快多了。

不少人的脸上都难免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而杜英把这一切尽收眼底,不由得轻笑一声,这些人在建康府中,仗着杜英不敢直接在朝堂上大开杀戒,所以暂时还能保全性命,可是那些本地州郡的官吏,若是不乖乖开城投降的话,那关中军队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不遵圣旨、意图谋反。

谁愿意好端端的为朝廷效忠还要背负这样的骂名?

恐怕一边开城,一边还要骂着朝堂上的百官没有骨气在先,给了这样的圣旨,那就别乖我等奉旨开城在后了。

说回朝堂上,这些出身各地世家的百官们,听到别人家所在的城池没有抵抗,颇为惋惜,听到自家所在的州县老老实实投降了,又露出轻松的神色。

老双标了。

之后郗昙又向杜英汇报了建康府的府库、人丁清查情况,这其中也指出很多世家并没有乖乖配合上报家中人丁数量,杜英也只是轻飘飘的一句“大家都有大家的难处,暂时先这样吧”,直接带过。

这让那些心一下子提起来的官员们,都稍稍松了一口气。

果然这位秦王还是老一套的胡萝卜加大棒,一个下马威之后又开始收买人心了。

只要是大家都熟悉的套路,那就好。

这场朝会也终究是一切平安的结束了。

建康府,夜色已深。

会稽王府上,大部分的灯火都已经熄灭。

司马昱向杜英移交了大部分的权力,自然也就没有了开府建牙的必要,而且他身边的那些官吏们,现在左顾右盼的都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司马昱心知肚明,看到他们也觉得厌烦。

但是朝廷前途未卜、司马氏如临深渊,司马昱又如何能够高卧榻上?

辗转反侧之后,只能起来在书房中看书,只是那什么兵法韬略,一个字都看不进去,最后索性从书架上抽出来一本《世说新语》,看着上面一个个中朝旧事、奇闻异事,倒是津津有味。

大王,公主回来了。老家臣轻轻敲了敲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