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六一章 会稽孙家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六一章 会稽孙家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但是这一次,郗超和张玄之却都赶忙说道:

“向大王行礼,臣子本分。”

杜英愣了愣,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现在的杜英,还是秦王不假,但是显然不是初来乍到、立足不稳的秦王了,直接用一夜功夫铲除了那些后顾之忧、涌动暗流,如今的秦王总揽朝政、一言九鼎,即使是小皇帝,也完全可以不用放在眼里了。

既然都要进入三请三让的流程,那么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把杜英当做皇帝陛下来参见。

所以自然不能再和以前那样随便和杜英打成一片。

该遵守的礼节,必须要到位,君臣之间,和上下级之间,如何能相同?

杜英也随他们去了,正儿八经的受了众人的礼,包括谢安和王羲之也都醒来,郑重拱手,礼毕,方才问道:

“既然已经过了吴郡,那吴郡已经处理妥当了?”

张玄之颔首:

“按照大王的意思,该杀的杀,不该杀的流放,昨夜同时动手,以防建康府这边的消息传来,惹得吴郡世家仓皇抵抗、掀起动乱。”

“那会稽世家呢?”

“大军逼近会稽,会稽上下已经乱作一团,大部分应当是倾向于开城投降的。”郗超缓缓说道。

张玄之即将就任地方,之前吴郡世家是他负责,现在进攻会稽的任务已经交到了郗超的手中。

“也就是说,还有意图负隅顽抗者?”

“不错。”郗超叹道,“会稽的佛道各派,似乎正在煽动百姓、串通世家,意图谋反。”

杜英愣了愣,倒是没想到世家一声不吭,多半都是引颈受戮,结果佛道教派却敢当这个出头鸟。

“主要还是因为佛道两家在世家里本来就有很多信徒,现在对于这些信徒们来说,新政一旦推行,失去的不但是钱财和家业,而且还是自己未来供奉佛道仙神的香火本钱。”郗超解释。

郗家本来就是信奉道家的狂热分子,否则杜英之前也不会让郗愔负责关中的道教事宜。

郗超对此自然能够感同身受。

杜英也反应过来,对于这些佛道两家信徒来说,我好好收着租、供着佛,突然有一天,家没了,钱也没了,这佛爷也供奉不起来了,那之后谁还能保佑我?

佛爷,还有道尊,会不会因为没有香火钱而直接怪罪下来?

因此对于信徒们来说,关中新政的推行,所带来的打击,既是物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在这样双重夹击之下,他们自然想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郗超补充一句:

“至于佛道两家本身对于关中新政不满,自然则是因为他们之前在江左也通过种种方式收敛了大量的田产和屋舍,并且朝廷并不会对他们的产业收税,这好日子眼见得就要到头了。

再加上当初大王还是一方都督的时候,就已经在北方兴建新的佛道教派、改变宗教的管理方式,眼见得被纳入关中新政的管理之下后,他们之前的这些已经变成不合法的所得,恐怕都要被没收,而自己的信徒也都已经星散,再加上北方教派说不定还要南下,这几重危机之下,吃斋念佛、清心寡欲之人,恐怕也坐不住了。”

杜英冷笑一声:

“目光所及,不过只是几分田产罢了,就这样还指望着能够得道成仙?那铜臭味即使是在建康府都能够闻得清清楚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张玄之微笑着说道,“世家位于村寨之中,与世隔绝,目光所及,也不过就是周边两山环抱之内,因此对于这些佛家道家之所言,很容易相信。

如今再加上为了捍卫利益和所谓的信奉,一拍即合,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真的若是让他们成了气候,只怕整个会稽郡都要随之变得乌烟瘴气啊。”

杜英斟酌说道:

“领头的都是何人?”

“根据六扇门的线报,很有可能是江左五斗米道的主事孙康和孙泰兄弟。”殷举开口回答,“这兄弟二人出身琅琊孙氏,土断之时划为次等,从此醉心于道家,逐渐收拢、统筹整个江左的道家事宜,一边传道,一边收拢田产和教众。”

此时一直安静旁听的王羲之也补充道:

“孙泰尚且年轻不说,孙康此人,余曾经不止一次与之打交道,其和仙师杜炅交好,并且让弟弟孙泰拜在杜炅的名下,现在是杜仙师的关门弟子,之后很有可能会继承其衣钵。

余和杜仙师也有几面之缘,仙师曾经为余诊病,也多亏了仙师的医术高超,今日余才能坐在此处,不过仙师是闲云野鹤之人,名望虽高,却应该不会卷入其中。”

六扇门之前送上来的情报,主要都是关于建康府的,不过会稽郡那边的也不少,而且杜英也不只有六扇门这一个渠道,之前各地世家们争先恐后的纳投名状,会稽郡的不少底细,杜英都心知肚明,而且后续查抄出来的资料都还在整理,定然还可以相互印证。

对于这个杜炅,杜英自然是有印象的,不管怎么说也是本家,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是南渡的杜家旁系出身,其一向云游四方,不见得有起兵造反的冲动或者其余俗世追求,但是很明显这琅琊孙氏可就不一样了。

“五斗米道”加上“孙家”,杜英几乎第一时间就知道这孙康、孙泰兄弟是什么货色了,十有**正是历史上搅动整个天南的孙恩的先辈,毕竟当时孙恩就是依靠着道家的信众起兵,几乎复刻了东汉黄巾之乱的剧本。

而孙家的口碑一直都不好,因为这孙康孙泰兄弟的曾祖不是别人,正是赵王司马伦的心腹谋士孙秀。其在历史上有两个“小有名声”的举动,一个是煽动“八王之乱”,另一个则是强索美人绿珠,于是有了“绿珠坠楼”的故事。

这般祸乱了整个中朝,酿成后续一连串国破家亡之悲剧的罪魁祸首,其后人走到哪里自然也都是不受待见的。

再加上琅琊孙氏本来就不是顶级豪门,结果被判定为二三流世家,孙家上下竟然还不知足,逐渐从信奉道家变成了和道家融为一体,俨然是打算仿照张角,借助道家在江左巨大的影响力、寻找机会起兵。

而杜炅,大概只是被他们扯虎皮、做大旗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