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八四章 南指交州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八四章 南指交州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只不过,这些许“缘分”,都是在对峙的战场上,郗超也曾经尝试着去劝降京口这一支孤军,不过无疾而终。

韩胤是北地流民,逃难到关中,见过了胡人在河北的杀戮,看到过世家在河东的不作为,所以早就已经对江左朝廷深深地失望,对于依旧依托于世家的大司马府也没有多少好感,再加上其从龙元戎的身份,能听郗超的话就直接动摇,那才有鬼了。

不过郗超有胆量孤身入京口,仗着的是杜英大舅哥的身份。

因此韩胤自然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大概当时在京口各有坚持、唇枪舌剑的两人,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竟然会在秦王府,以同僚的身份相见。

曾经去劝降韩胤的郗超,现在反倒是变成了韩胤这边的人。

四目相对,郗超微微一笑。

韩胤还真的认真寻找一下,可是的确没有从郗超的脸上找到半分尴尬,不由得佩服这家伙的脸皮厚度,难怪人家跳槽过来之后,就能直接执掌最重要的参谋司,成为给杜英出谋划策之第一人,绝不只是因为裙带关系。

“末将参见大王!”韩胤先向杜英行礼。

杜英伸手虚扶:

“驻守京口,孤军在外,着实辛苦。”

“承蒙大王挂怀,京口军此次也幸不辱命。”韩胤慨然回答。

让京口军负责此次江南平叛的事,甚至还从其余各军调拨炮队前来增援,自然是为了能够让京口军多刷一刷功勋,京口军上下自然极为受用。

杜英点了点头,韩胤又旋即和郗超见礼。

郗超应道:

“韩将军,久违了。”

“以前不愿见到的就是郗兄,现在最想见到的,便是郗兄啊,可莫要因为过往的恩怨克扣我京口军粮草。”韩胤打趣说道。

不过看上去是打趣,也未免有当着杜英的面提及往日恩怨的意思,以防未来郗超还真得给自己穿小鞋。

郗超一笑,对韩胤的小算盘也不在意,直接伸手指了指舆图说道:

“方才正在向大王禀报平定交州的诸多事宜,大王与我,属意都是京口军。为了这开疆拓土的功业,也不可能委屈了将军不是?”

韩胤顿时提起兴趣:

“还有开疆拓土之功?”

关中各军之中,京口军一直居于下游,并不是因为京口军人少——关中军队不以人数多寡论英雄,而以战功多少论英雄——所能最直接反应战功的,自然还是打下了多少地盘。

京口军在江左诸郡忙活的,也只是平叛罢了,比正儿八经的开疆拓土,差了不少。

韩胤若是能够为京口军接下这样的任务,自然也能够让他在军中的地位和声望更稳固。

“不错,正是交州。”郗超向南比划了一下,“如今的交州已经陆续传来消息,响应朝廷的旨意,承认摄政王的权威,但是若是只派遣官吏南下推行新政,可能只能驻足于各处大城,难以普及乡野,长此以往,再加上南岭隔绝,交州很有可能只有一两处郡府能为我所控,其余的县城村寨,都将沦为世家豪族割据之处。

且早年孙吴时期,和百越多有攻伐,自朝廷南渡之时,江左百越已不成气候,否则也不会让汉家百姓能从容开垦会稽等处荒地,但是闽越、瓯越等依旧盘踞在交州,身处大山之中,不知外面已经翻天覆地。

再加上早年的厮杀战争,难免对汉人怀有仇恨和畏惧,如何招抚他们下山安顿、开垦荒田,并且学习我汉家语言,逐渐融入汉家生活,可不是一件小事。

也只有压服本地豪强、安顿山上百越,并且依托城池构筑起类似于关中的商贸大网,让南北货物往来无所阻,朝廷对交州的治理才能连点成线,最终连线成面。

因此交州名为朝廷领土,若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谁又能说不算‘开疆拓土’呢?”

韩胤忍不住皱眉说道:

“交州,南荒之地也,烟瘴纵横,加上群山阻隔,只怕非一日之功。”

“此三代之功也,就要看你韩将军愿不愿做这第一人了。”郗超微笑着说道。

韩胤当即说道:

“余是乱世流民,本就为无家可归之人,得赖于大王任用于微末,方才能有今日。

既出人头地,则何处不可为家?若真的能为朝廷开拓岭南,亦然是光耀门楣之举。”

但他话锋一转:

“只不过······昔日历朝都多有对交州的征伐,固然战之能胜,可是却总是难以在此维持长久治理,多半最后都龟缩在大城之中,政令不出城郭。

朝廷今日还在建康府,和交州之间距离尚可,但是若来日还都洛阳,又或者更远在长安,交州······岂不是鞭长莫及?”

杜英和郗超交换了一个眼神,郗超也露出几分赞许神色,能够直接提出问题,而不是不管不顾的应诺,这种谨慎的性格才适合对一片新地带的探索。

郗超回答道:

“昔年开发岭南,皆受限于地形也,为此秦始皇也曾开凿灵渠、转运粮草,不过依旧需要穿越崇山峻岭。

但其实在江南和岭南之间,还有一条道路一直不为人所重视。”

说着,郗超拿着木杆在舆图上一指,却是落在了江左之外的空白处。

“大海?”韩胤眉毛一挑。

“不错,走海路,一路沿着海岸线南下即可。”郗超颔首,“秦汉时期,历代还未重视海贸,打造的船只也往往难以克服大风大浪。

汉末以来,江东曾多次组织浮海,探寻海上贸易的道路,有所收获。再加上永嘉之乱后,诸多世家南下,这其中有到会稽者,也有深入闽越者。为此朝廷已设晋安(今福州)、建安两郡。

其中晋安郡郡治所在的候官县和南侧另设的晋安县(今泉州),人口虽不多,但是却是沿海的城镇,和江左之间的往来也时常借助于海运,所以从江左抵达晋安,再进抵交州的番禺,并非无人走过的道路,只不过因为沿途城镇人少,所以鲜少有海船跑这么一遭罢了。

而若是未来交州发展,那么这条海上道路,自然舟船往来,成为不亚于甚至更胜于灵渠以及闽越陆地的重要通道。”

韩胤若有所思。

郗超补充道:

当然,正如之前所言,此非一日之功也,需要南方各州郡、水师以及工曹的通力配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