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八五章 世家入见,指明方向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八五章 世家入见,指明方向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韩胤倒不是在斟酌利弊,他既然已经答应了,那此时不会再犹犹豫豫、判断合不合适,而是着眼于这个计划的不足之处:

“交州的人口户数,无法和江左相比,甚至经过战乱的中原也不逊色之。

如舆图上所标注,晋安县的人口不过百户,名为县,实为村也。那么这沿途如何能支撑得起商队的补给需求,又如何能让商队走一遭,还能盈利?”

关中的商货,不远万里、海陆转运南下,结果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这不是白折腾一圈?

久而久之,商货在交州只能高价售卖,可又不符合当地落后的经济收入情况,只怕是世家豪门也不能长期购买,最终不会再有商贾愿意走这一遭。

因此看上去开疆拓土很美好,实际上这其中还有的是艰难。

一直在旁听的杜英,此时微笑着开口:

“其实答案就在随汝而来的那个人身上?”

“顾昌?”韩胤诧异,这还能有世家发展的舞台?

杜英微微颔首:

“如今岭南能够开发,就是因为世家,那为什么不能让世家继续南下呢?”

韩胤皱眉:

“但是这样,世家岂不是又能找到一片土地,重新发展壮大?”

曾经世家南下,就是在会稽开辟山林,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气候,即使是面对横扫北方的秦王军队,他们一样有一战之力——甚至如果没有火炮的帮助,在这等河网密布的地方作战,北方将士还真不见得是这些世家部曲的对手,之前驻守京口的时候,韩胤就已深有同感。

而如今火炮在大家都效忠于秦王的情况下,对于顾家这种家中都有封疆大吏的家族,定然不会是是那么秘密。

所以到时候世家能够获得火炮,又掌握水陆交通,一旦在岭南割据、形成气候,朝廷又应该如何处置?

可不和如今对付会稽世家那么简单了。

杜英摇头说道:

“世家在会稽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会稽水土适合种植,且山中的百越也多半都已经在孙吴时期就被打怕了。再加上大量的北方流民南下,为世家所用。

有土地、有人力而且没有人阻拦,世家形成气候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

可是若是世家继续南下岭南呢?岭南烟瘴之地也,土地开垦、林木种植都要从头开始,这就是至少一代人的功夫。

而本地的百越和豪强,山头林立,想要从他们的口中夺取财富,又谈何容易?

且现在朝廷开始逐步引导流民北上,未来江左的不少人口都有可能会迁移到北方,等到下一次有大量的人口南下开垦,恐怕也至少是数十年后了。

所以没有土地、没有人力,并且还有人阻拦,世家又如何能像身在会稽这样如鱼得水?”

韩胤愣了愣,既然条件已经恶劣如此了,世家还凭什么傻乎乎的南下?

杜英微笑着说道:

“对于世家而言,这江左肯定是待不住了的,他们现在属于前朝余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被扫入垃圾堆的老古董,之前本王没有对他们动手,不代表之后不会动手,他们应当心知肚明。

而且就算能够乞求到一时的和平,之后江左土地肯定都是要重新丈量、分发给百姓的,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渐渐地被周围的百姓田产所包围,曾经世家和百姓之间是主仆、是奴役的关系,现在一下子变成了邻居,易位而处,尔可愿意居住在此?”

大家身份都一致了,所以当年的种种仇恨定然都要报的,或许并不会通过直接刀刀见血的方式,但是今天刨你几株粮食,明天打你家的狗,后天对着你媳妇吹口哨,这些都是难免的。

世家们对此还只能忍气吞声,谁让他们是代表着曾经世家制度的余孽呢?从前人到自己这一辈的债,自然都得要还。

要是敢于反抗,说不定老百姓们就联起手来,把“世家残害百姓”这顶帽子直接扣在你的头上了,哪个世家听了不得瑟瑟发抖,保不齐明天朝廷的火炮就架在门口、查抄的官吏在摩拳擦掌了。

惹不起,自然躲得起。

其实杜英也给了世家很多选择,世家子弟多半文化素质过硬,新开设的诸多书院、私塾都有他们的容身之地,只要不在里面宣传什么老旧思想就可以——当然在这上面,老百姓们比官府还敏感,要劝说他们回到之前那种做牛做马的生活,他们第一个不干。

除此之外,世家也可以加入到垦荒、北还的队伍中,当然一旦这样做就意味着在新的地方完全重新开始了,世家们自然不乐意,但是杜英可以帮助他们乐意。

此次查抄的世家财产充公、人丁全部押解北上,到了北方重新分配田地,过不了几年,他们也就泯然众人矣。

当然,对于那些之前和都督府眉来眼去、暗戳戳已经有关系了的世家,诸如顾家、阮家这些,哪怕之后杜英南下的过程中,他们也因为种种原因曾经出尔反尔,杜英念在往日的交情上,也不会这么残忍,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路子走。

岭南,就是一个选择,而他们也可以带走自己的家产,并且获得朝廷的帮衬。

想明白个中环节的韩胤,微微颔首,若是能够有世家出身的大批人跟着自己的军队南下,那么在岭南他也不是独木难支。

“让顾昌进来吧。”

顾昌进来后,杜英也不跟他客气,也没有那个耐心向韩胤解释那般一条条分析,直接抛出了让江左世家南下岭南的想法。

顾昌愣了愣,惊讶于秦王的开门见山,又犹豫于秦王所开出的条件。

如果不是这里真的呆不下去,谁又会愿意背井离乡?

其实顾家如今的处境还算是不错的,吴郡富饶,基于此,虽然一下子诞生了四大世家,论世家群体的规模和影响力几乎仅次于当年的颍川世家群体,但是依旧能够保证本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这也是为什么陆家和朱家想要谋反,不少百姓随之响应,平时世家吃肉、他们喝汤,也能够喝的满腹油水啊。

所以顾家站队成功之后,倒是并没有从顾家佃户那里感受到多少排斥和不满。

不过杜英也知道顾家的现状,为此他所开出的条件,和其余寻常世家又不相同。

交州刺史?顾昌面露喜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