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九九四章 皇帝知百业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九四章 皇帝知百业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此言一出,随同的官吏们都大眼瞪小眼。

让皇帝陛下到书院里面读书,可真有你的!

怎么,书院连如何做皇帝都能教授?

褚太后早就已经放平心态,做好了什么事情都任由杜英摆布的心理准备,可是听到王猛这句话,还是不知道他们几个意思。

小皇帝亦然愕然,想要说什么,王猛却好似已经知道了他的台词,抢先说道:

“书院之中或许并不会教导陛下如何成为一位好皇帝,但是何谓皇帝?”

这个问题抛出来,褚太后和小皇帝,甚至旁边的郗昙皆是愕然。

什么是皇帝?上天之子,代天牧民。

这还能有争议?

王猛自问自答:

“皇帝者,牧民也,但能牧民,不代表就一定能够万事皆能够顺心顺意,诸政都能够随心所欲。

知民之所需,方能引民所向。因此皇帝的高高在上、独一无二,是应该建立在皇帝对于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都一清二楚之上的,否则天下繁盛与否,和皇帝又有什么关系?

既然如此,又如何能说是牧民?”

“垂拱而治,何尝不是一代明君?”小皇帝反驳。

若是皇帝什么都要了解、什么都要知道,那岂不是要累死,需要臣子们做什么?

王猛笑道:

“诚然,皇帝可以垂拱而治,其前提却是百官能各司其职,可是不知道各个职务的分工和含义,又如何能选拔百官,任用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呢?

若是胡乱安排,那么免不了朝令夕改、紊乱不堪,百姓今日向东、明日向西,苦不堪言,过不了多久,民怨沸腾矣!

因此垂拱而治的前提是,皇帝或许没有百官在本方面更了解,但是绝对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哪怕是做到略懂略懂,也能够判断官员的行事正确与否、合适与否。

所以现在陛下知道为什么需要去书院中读书了么?”

“书院囊括百业,在书院中读书,就能够接触到百业之中的佼佼者,知其所长、明其所需,未来自然也能够在选拔任用人才的时候,知道何人可以为我所用,何人的奏对只是滥竽充数、牵强附会。”小皇帝若有所思。

王猛颔首:

“因此,书院虽然不会教授如何做皇帝,但是书院所传授的这些知识汇总在一起,就是如何治天下,皇帝的职责,不就是如何治天下么?”

小皇帝默然无言。

而旁边的褚太后对着王猛微微颔首:

“尚书所言甚是。”

王猛此时已经加尚书省尚书,正式接过了谢安的职位。

小皇帝目光闪烁,突然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那秦王是否也要到书院之中读书?”

按照尚书所说,皇帝可以在书院中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那么秦王这个想当皇帝的,是不是也要去书院进修?

若不是的话,其又如何能当皇帝?

刁钻的问题,让旁边的郗昙冷汗直冒,这小皇帝还真是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啊!

眼前的王猛可不是出身江左的官员,做什么事还会尽量对司马氏礼让三分,毕竟以前还有君臣情谊在。

真的不怕王猛一气之下直接推动禅让的流程,让你屁股底下的位置都坐不了两天?

褚太后脸色亦然微变,自家儿子自从东掖门闹腾了一次没有成功之后,看上去彻底沉寂下来,但是他越是沉默,褚太后越是担心看不懂他,也越是担心他想出来更加作死的行为。

不过王猛却没有对这个问题感到惊讶,依旧面带微笑:

“秦王啊,其本来就是关中书院的开创者,目前的这些新思路、新方向,基本上都是秦王提出来的,我等也不过是践行者罢了,因此若说谁最了解,书院上下,又如何能比得过秦王本尊?

当然了,秦王也从来不会因为滥觞于己就骄傲自满,每到一地、前往书院讲学并且听本地名家和学生讲演、介绍,和他们探讨问题,从未松懈,不知道陛下看来,这是否也可以算作一种学习?”

作为创始人,本来在眼光上就凌驾于众人之上,而且还不忘时时刻刻了解进展和新思路。

杜英的所作所为,的确已经无可挑剔。

小皇帝哑口无言。

王猛拱了拱手,告退。

马车摇晃,车内的太后和小皇帝皆是沉默。

良久之后,小皇帝苦笑道:

“母后,朕不如他,就连朕的臣子······也不如他的臣子。”

褚太后看着小皇帝的目光变得柔和几分:

“有些对手,就是命中注定的会更加强大,否则又如何会有‘天敌’之词?上天让秦王来做典午一朝的掘墓人,我们娘俩命苦,正正遇上,为之奈何?相比于中朝先帝,陛下已经做的很好了。

列祖列宗在天上看着,恐怕也会欣慰。”

“朕······真的要去那书院中读书么?”小皇帝犹豫的说道。

“陛下想去么?”

小皇帝叹道:

“朕也想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

褚太后温声说道:

“那就去吧。”

“让陛下去书院读书?”杜英诧异的听王猛说,旋即斟酌了一下,感慨道,“师兄,可真有你的。”

让小皇帝去“进修”,这样既能够彻底将皇权的威严拉低到和普通学生一个水平线上,让书生们发现皇帝也是无知的、偏执的且并非不可亲近的。

同时也可以传达出一个信号,杜英对于司马氏皇族,并没有赶尽杀绝之意,让那些遗老遗少们都放下心该干嘛干嘛吧,别每天惦念着自己的陛下是死是活了。

当然,这些遗老遗少们到底惦念的是司马氏的皇帝,还是司马氏皇帝存在的时候所代表的一种制度,那大家心知肚明。但是没了皇帝作为旗帜和口号,他们喊着捍卫制度,又有几个人会支持?

新政一旦真的推行下去,老百姓也不傻,自然知道该选择什么、该捍卫什么。

王猛回答:

“其实这也是帮助仲渊试一试,未来培养接班人的时候,这是不是可行的。”

杜英会意,新政加上工商的发展,意味着经济的腾飞和科技桎梏的打破,工业的发展定然会让整个社会日新月异。

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自己的接班人不可能有和自己一样的知识与眼界。

长在深宫之中,所了解的依旧还是过时的知识。

即使是千年之后,当教科书印刷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往往落后于时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