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二零二零章 河西会盟,世家和解

晋末多少事 第二零二零章 河西会盟,世家和解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永初五年,春。

凉州,酒泉城。

旌旗招展,营寨林立。

象征着大秦皇帝的龙旗布满城头和原野。

小小的酒泉城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杜英在凉州刺史顾淳的陪同下,登上酒泉城楼,向西眺望。

大队的人马正逶迤东来。

杜英伸手指着那车马队伍说道:

“昔年冠军侯在此征服匈奴,开疆河西,从此直通西域,在此以御酒宴请三军将士。

如今朕也来此酒泉城,是会盟乌孙,接受乌孙内附,其功可比肩冠军侯乎?”

“天下素来以和为贵,而不以战为贵。因此陛下虽非征服异族之第一人也,但所能比肩者,汉武也,非冠军侯也。”顾淳笑着说道。

杜英颔首,应下了这个奉承:

“记者都已经就绪了?”

“自然。”

“会盟之后,要立刻通过报纸,把这个消息传递到漠南。”杜英接着说道,“乌孙不是重点,重点是漠南各部。”

“明白。”跟随的礼部宣传司立刻应诺。

杜英方才看向身边的顾淳:

“卿家主政凉州也已经很多年了吧?”

“自陛下起兵于关中,就是凉州刺史。”顾淳赶忙谦虚的说道,“本事稀松,战战兢兢,经年未有寸功,让陛下失望了。”

“既然已经是从龙老臣了,这些谦虚来谦虚去的话就不要多说了,汝在任上有没有功劳,朕也都看在眼里,不是爱卿说了算的,而是监察司说了算的。”杜英笑道:

“因为汝侄儿在交州刺史任上,所以让你在这里多蹲了两年,以免总有非议。会盟之后,可调入京师了。”

顾淳顿时大喜,凉州虽然是东西交通要道,商贸发达,物质生活上什么也不缺,但是这天气和风景让出身江南的顾淳的确有些不适应。

之前顾淳就心里清楚,顾昌作为顾家的代表,领交州刺史,实权在手,自己这个凉州刺史就很难有提拔的空间了,因此心态早就已经放平,年轻一辈们爬的更高,年老的自然要让路。

但是现在杜英打算提拔他,这单纯是因为顾淳这些年的功绩么?

顾淳自然不相信。

这更像是已经打压世家这么多年的陛下,在释放一个缓和的态度。

那些被压着难以提拔、不得不给一些寒门弟子让路的世家子弟们,显然也终于看到了曙光。

杜英当然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提拔顾淳,就是让看上去公正,但是实际上也的确在压制着世家的人才选拔和晋升制度彻底回归正常。

四五年过去,世家的田地多半已经被瓜分,官场上的关系网也多半已经四分五裂,那些门生故吏经过多年的考核、筛选、调任,多半也已经天各一方,相互之间的联络早就已经中断。

可谓是沧海桑田。

此时世家子弟再次正常步入官场,所看到的已经是同样成长起来的寒门子弟甚至是寻常布衣,而那些可以和他们官官相护的同侪、长辈们,也都已经无从联系。

世家结党抱团的土壤已经没有了,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所以杜英也不介意让这个群体再一次回到舞台上,毕竟新崛起的寒门和布衣派系,在治理国家上仍然还存在诸多见识短浅和不足,这是他们的成长环境所带来的桎梏,是他们和世家子弟相比,几乎只能通过多年的历练和经验才能弥补的。

可是飞速发展的天下,又很难给他们这么多时间。

世家子弟的重新登场,无疑会带来更多经验和更多思考的方向。

杜英和世家的和解,也意味着给了残存的世家一条活路,避免这些泯然众人矣的世家仍然隐怀怨恨之心,暗中积蓄力量,还不知道最后会扇动什么样的风暴。

毕竟杜英本人作为新的秦朝的皇帝,和那位始皇帝一样,也是倾向于皇帝应当时常巡视山河万里,了解疆域的广阔和百姓的疾苦。

而在这个过程中,鬼知道世家余孽们会不会给杜英也来上一出“博浪沙”,所以打压的差不多了、已经难以死灰复燃了,那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顾淳沉声说道:

“臣下入京之后,定然向天下宣扬陛下的仁义和知人善任。”

向世家寻求和解,自然不可能杜英主动说出来,而是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无声无息的解开桎梏的过程。

顾淳的提拔,或许只能作为一个潜在信号,而只有顾淳主动发声,各种暗示甚至明示,大家才能心里更有数。

杜英赞赏的看了一眼顾淳。

到底是世家的顶梁柱,闻弦歌而知雅意。

两人说话间,乌孙的车队已经越来越近。

杜英喃喃说道:

“今日会盟河西,期望能成千秋功业啊。”

永初五年三月,秦帝与乌孙十二部首领会盟河西酒泉郡。

双方歃血为盟,乌孙十二部首领向秦帝俯首称臣。

秦帝在河西、西域各自划设郡县,安顿乌孙,并在西域之北设立北庭刺史府,统领乌孙故地,同样划分郡县,并派兵北上修筑城池。

自此,游离于华夏之外数百年,曾经一度也和强汉和亲、平辈论教的西域强国乌孙,归入华夏。

此次河西会盟,消息很快通过报纸传递天下。

秦帝的威望自然再一次水涨船高。

之前其击败胡人、收复华夏,并重开西域,这林林总总,终归还是在秦汉两晋的疆域范围之内做文章,说到底都是“收复故土”。

而现在让乌孙内附,这是征服了以前从来没有征服过的敌人,开拓了从未涉足过的疆土。

这让人们恍惚间想到了十年前只能守着山河半壁、苟延残喘的司马氏东晋,两相对比,新朝的强大和朝气蓬勃,毋庸多言。

所以就算是心里再怎么把杜英这个“篡位奸臣”骂一百遍的守旧派、世家核心子弟,此时也不得不承认,在杜英的治理下,不需要担心战乱,不需要担心离散。

再加之杜英以此次河西会盟有功为理由提拔凉州刺史顾淳为礼部尚书,入京师为官,更是让那些最后的死硬派们彻底松开了心里的那个结。

外有武功,内有和解,这新生王朝在早年扩张太快而埋下的种种隐患,最终还是在翻涌前进的浪潮面前,逐渐消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