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六百五十章 送别

晋末多少事 第六百五十章 送别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03:32:04 来源:笔趣阁

以后无论桓冲接替桓温,还是自成一家,还能少了刘波这个为数不多的近臣的好处?

“少将军担心氐蛮会主动进攻?”刘波还是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桓温留桓冲在关中,不就是为了监视杜英么?

所以少将军的关注点是不是不太对,这让刘波很担心杜英会不会在背地里捅刀子。

能够让大司马和王右军纷纷下场,而又纷纷离场的人物,刘波并不吝惜于给予其足够高的评价和提防。

但是桓冲并没有回答刘波这个问题,而是直接翻身顺着望楼的梯子向下滑。

刘波惊了一下,旋即扒着望楼的栏杆看去。

荒野上,三名骑兵飞快向南奔驰。

三人,这不是王师斥候常见的队列人数。

而他们的背上都直接插着红旗,更是为了在远距离上就提醒营寨之中的自己人:

敌袭!

刘波打了一个哆嗦,摸了摸自己的嘴,真的就一语成谶?

接着,他也麻溜的滑下望楼,便听到营寨寨门一下子打开,斥候骑兵飞掠进来。

他们显然经历了一场恶战,不少人身上都沾了鲜血,还有一名斥候背上还插着箭矢来不及拔走。

而他们的声音,更是声嘶力竭,直接唤醒了整个营寨:

“氐蛮大军,人数过万!距离此地五里!”

“擂鼓,聚将!”桓冲的声音接踵而至,“刘波!”

这是距离他最近的将领。

初临战阵,刘波只觉得激动,当即慨然应诺:“末将在!”

“尔率所部先出,于营寨北侧半里处结阵,若氐蛮轻骑先至,则莫要恋战,且战且退,若氐蛮步卒先至,则务必坚守防线!”桓冲径直说道,“莫要惊慌,余会在最快的时间内调集兵马,随在汝后!”

刘波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在王师之中,先锋的职位,可不是什么炮灰。

整个王师的领兵先锋谢奕,那是和桓温有过命交情的兄弟,而且也是大家公认的猛将。

因此桓冲让自己充当前锋,在刘波看来自然是一种信任。

战鼓声拔地而起,不只是中间的营寨,左右两侧营寨也一样激荡起鼓声。

虽然九死一生逃回来的是桓冲麾下的斥候,但是很明显,朱序和任渠都没有放松过对北方情况的观察。

看到斥候飞驰而来,他们也都果断下达了击鼓聚将的命令。

现在正是战事随时有可能爆发的时候,因此哪怕是谎报军情,导致下达了错误的命令,也比氐蛮真的杀上门来,结果来不及反应好一些。

桓冲听着似乎在互相呼应的鼓声,心中不由得微微安定。

这样的队友,倒是令人放心。

马蹄声阵阵,更多的斥候返回营寨,三三两两,俨然历经了几度惨烈的厮杀:

“氐蛮轻骑,左翼,三里!”

“氐蛮步卒,右翼,四里!”

“再探!”桓冲按住佩剑,年轻的他,此时心也在怦怦直跳。

情理之中的进攻,意味着这一场恶战,很有可能会猝然开始,而桓冲要指挥三路兵马,力保渭桥,为长安的增援争取到时间。

而氐蛮显然也本着速战速决的想法,所以俨然也是以轻骑开道,一路绞杀王师斥候,不然不至于一直到六七里外,才被斥候发现。

这也意味着,这一场大战,从一开始,就注定激烈。

甚至惨烈。

王师各部逐渐汇聚,次第开出营寨。

而望楼上的令旗舞动,朱序和任渠也会遵令而行。

“阿兄要走,但王师荣誉,就让余来守护吧。”桓冲缓缓攥紧拳头,“虽然江南争斗的厉害,但是北方的汉家故土,自然是寸土不能丢!”

胡尘再席卷关中之前,至少还有我桓冲!

————————————

桓温早在昨天夜里就已经悄然离开长安。

没有让任何人送行。

杜英早晨知道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惊讶。

荆州的局势显然让江左搅动了起来,以至于桓温不得不尽快抽身南下。

尤其是要赶在王羲之之前。

因此王羲之今天早上离开,桓温自然要早走一步,而且最好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至于桓温麾下的军队,早在昨天就已经南下,算起来现在应该已经过了蓝田。

离开了长安郡的范围。

“来的时候,父老乡亲箪食壶浆,走的时候却悄无声息。”王猛站在杜英身边,感慨道。

杜英知道他说的并不是眼前正在和王坦之等人告别的王羲之,而是现在已经不见踪影了的桓温。

“大司马应该并不觉得自己得到了关中,所以如此离开,也算是对自己的鼓励了。”杜英微笑道,“所以咱们还是得小心大司马的报复,保不齐什么时候大司马就想卷土重来了。”

王猛努了努嘴,看向王羲之:

“只要这位不回来,大司马怕是很难回来了。”

“这位······”杜英叹了一口气。

恐怕是很难再回来了。

看到王坦之等人已经后退半步,杜英和王猛一齐迎了上去。

“此去江左千里,右军多保重。”杜英拱了拱手。

“承仲渊吉言了。”王羲之微微一笑,“仲渊为朝廷留守关中,任重而道远,更应该保重的,是仲渊啊。”

“御外辱尔,职责所系。”杜英郑重回答,“只要杜某还在长安,关中寸土不会丢。”

王羲之当即忍不住感慨道:

“能守关中者,大概只有仲渊了。”

杜英从容笑了笑。

王羲之则径直登上马车,不过当他勉强在马车上站稳的时候,回过头,目光沿着大街看去。

雪后长安,大街已经被打扫干净,但房顶上仍然有皑皑积雪。

银装素裹。

刹那间,杜英觉得,王羲之也应该很清楚,这是他最后一眼看长安了,因此他想要再深深的看一眼。

目光缓缓落在杜英身上,王羲之微笑:

“仲渊可还有诗送我?”

身形已经不再挺拔的王羲之,站在马车上,目光依依不舍。

杜英心中亦然感慨莫名,和王羲之的相处时间并不多,而且大家处于敌对和互相算计的时间显然远多于坐下来安心论道品茶的时间。

没想到自己在这个时代遇到了书圣,却是和书圣勾心斗角。

造化弄人。

但是他心中对于王羲之的敬佩,却也从来都没有改变。

王右军,也有自己的理想和坚持,更是为华夏文化留下了足够分量的瑰宝。

历史长河翻滚,千古人物,群星闪烁。

而如王羲之这般的,也不在多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