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帝业江山纪 > 第六十三章 贪心不足

帝业江山纪 第六十三章 贪心不足

作者:承天之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26 来源:笔趣阁

朱常青梗着脖子大着胆子,对许倾城拱了拱手道:“皇后娘娘,纵然臣酒后做错了事情,但看在两个孩子还有我和夫人那么多年的份上,恳请皇后娘娘再给臣一次机会。民间有俗语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皇后娘娘乃我大盛国母,想来定然也不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吧?”

刘承业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看向秋意道:“秋意,男子一旦对自己的妻动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将是一种习惯,他改不掉的!你只有与他合离,才能找到你新的人生。你若是与他合离,本宫就接你入宫,和檀儿一起还做本宫的贴身宫女,你的儿女本宫也替你养着,你的父母本宫也替你孝敬,总之让你不再有后顾之忧,你是了解本宫的,本宫说到做到!”秋意此刻的非常感动的,她没有想到自己二十多年没有在小姐身边,小姐对自己还是一样好。但是要让她和朱常青合离,在听了朱常青的那句话,他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就在此时方才出去的那个暗卫再次出现,他手里拿了一张纸,单膝跪在刘承业的面前道:“启禀皇上,臣方才忘记了一样东西没交给皇上,这是朱常青写的一首诗,是一手反诗!”

刘承业眉毛一挑,反诗这东西历朝历代都出现过,睿宗皇帝时期由于高娇乱政,出现的更加频繁,骂高娇的,骂睿宗皇帝的是要多少就有多少,高娇因此还大兴文字狱,当时着实是死了太多的人。不过到了泰昌一朝,反诗这东西倒是一直没有出现过,因为刘承业做的很好,大多数的百姓都不反对他。即便当年青周两地的百姓,又谋逆者也是直接动手,从来没有搞过什么反诗!刘承业从哪暗卫手中接过那首诗,只见其上写道:“有圣君临朝,眼见天下安,无私只为国,珠明君不见!”刘承业脸上不由露出了极为玩味的笑容来。

刘承业的目光落在了朱常青的身上,玩味的道:“朱爱卿啊,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的有才,这还是一手藏头诗啊,你再说朕有眼无珠,看不见你的才华?你以为朕是个昏君吗?”

此刻朱常青还差一点就要尿裤子了,他这的确是在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写了这样一首藏头诗,没想到居然被刘承业给发现了,他这可不是小的罪过,妥妥的是欺君之罪啊。

还没有等朱常青开口说话,刘承业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淡淡的道:“朕从来都是个讲道理的人,你们翰林院的官员每年都要接受六部的考核。巧的很,朕记得你当年殿试的文章写的就是治军之道,所以你的考核是由丙部来完成的,既然如此朕就把兵部尚书叫来,问问你的成绩究竟如何?我们用事实说话,看看到底是朕有眼无珠,还是你才华有限!”说罢刘承业话音一转,对着外头吩咐道:“来人,去把老尚书给朕请过来,朕有事要问上一问。”

此刻的朱常青早就已经是面如死灰,他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他自己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这二十多年来,大盛正值盛世天下,文坛昌盛,军事强劲。翰林院的人是做京官的做京官,外放的外放,走了一批又一批,反倒是他一直留在翰林院做他的翰林清贵,有脑子的都知道是他自己的问题。朱常青也知道是自己能力的问题,只是他一直以来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他只能将自己的怀才不遇怪在他人的身上,即使这个人是皇帝,他也无所谓,就是皇帝有眼无珠!只要自己的想法不被任何人知晓,他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却不想今日会东窗事发。

此刻许建拄着拐杖正在去往刘承业寝殿的路上,身边跟着的许家的老管家。许建一边走一边问道:“这天色还早,皇上不歇歇,有什么要紧的事要见我个老头子啊,你来说说。”

管家方才一直就等在门口伺候,对于里头发生的一切他自然是极为清楚,当即在许建的耳边轻声嘀咕了一阵,许建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屑之意,开口道:“啊!是他啊,这个朱常青,做了二十年的翰林清贵,应该知道自己此生也就只能做个翰林清贵了。翰林清贵有什么不好,待遇优厚。如今我大盛文坛兴盛,服务我大盛文脉这也是一种荣耀,他还不知足竟然……唉,苦了秋意那个丫头了,也难怪倾城会生气!罢了,既然如此今日只是就解决了吧。”

对于自己女儿的性子许建是非常了解的,那是极为护犊子的,特别是她身边的两个丫头。当年秋意顾忌颇多,没有陪嫁进宫,自己这个女儿在入宫之前特地求自己对秋意照顾一二。虽然当时父女两人的关系还没有真正缓和,但是照顾一个丫鬟,许建自然还是能够做到的。

就这样秋意在许家做丫头做了二十多年,之后刘承业和许倾城父女冰释前嫌,秋意的日子就更好过了,许倾城还为这丫头找了个婆家,却是没想到好心却是做了坏事。这样的结果自己的女儿肯定是很难接受的。他知道这些事情,却没有告诉自己的女儿,就是不想让女儿烦心,既然这个朱常青如此的不识时务,那也就别怪他这个兵部尚书不给他这个翰林面子了。

许建想着已经来到刘承业的寝宫外头,恭敬的道:“皇上,老臣奉旨前来面圣!”

刘承业朗声道:“岳父大人无需多礼,进来坐吧。”说话间寝宫的门打开,许建来到了刘承业的面前,刘承业亲手扶着许建在一个靠椅上做下,这些年在许家他一直是晚辈自居。

许建坐下,还没有等刘承业开口便恭敬的道:“皇上,老夫已经知晓事情的经过。”说罢其的目光落在了朱常青的身上,接着道:“这位朱大人当年科举考的是治军之道,当时皇上新政,军改也是其中之一,皇上借着科举想要广纳忠言,这个朱翰林的策论还是很出彩的!”

“但是一时的出彩并不代表永远的放光,之后老夫每次年考就会发现,这个朱翰林没哦哟什么新奇的思路,对于兵部的事情似乎不太适合,反而是一手文章写的极为出彩。也就是说他其实更时候做个翰林,为维护我大盛的文脉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这些年做的还不错!”

“而且他的俸禄如今已经超过了三品的官员,因为他在翰林院的年月太久,所以皇上近两年的恩旨也落在了他的身上。四品的官位,二品的俸禄,翰林清贵的美名,帝国分配的华丽的宅院,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老臣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