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一章 现任黔国公沐朝弼

奋斗在大明 第十一章 现任黔国公沐朝弼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05:12:58 来源:笔趣阁

正如周梦臣所料。

杨博也在叮嘱王崇古,说道:“周梦臣的心思极狠,戚继光此去不仅仅是要打仗的。只是我们在辽东利益关联很多。周梦臣不在乎,我们不能不在乎。你此去一定要不枉不纵。关系到杨照之死的。自然不能留。这群混蛋,不杀几个人祭旗,真以为我杨博老了,提不动刀了。只是决计不能扩大。”

王崇古嘴里有几分苦涩。

他不能说杨博不对。但是他很明白他的处境很为难。

杨博之所以不想要让周梦臣大开杀戒,将辽东卫所军官集团,清理一空。一方面,固然是担心动-乱。虽然说而今辽东卫所军官,关宁军那种近乎割据的军事集团。但是辽东卫所军官抱团。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

万历年间,万历皇帝都调不动辽东军了,只能让七八十岁的李成梁再度出山做总兵官。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辽东军抱团,并不是从万历朝开始。而是很早就有了。辽东地区一直是这些人家的自留地,辽东军官,比其他地方卫所军官,享有更多的权利,军事权,与行政权。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如此强大。

更重要的是,晋商与这些人有合作。

杨博作为晋商的代言人,他在辽东任职的一段时间,更是晋商大举进入东北的时间。与这些军官合作,垄断了东北人参,皮毛生意,晋商与这些地头蛇,有合作有竞争。

他们双方最大的矛盾,就是杨博的主持的军事改革了。

周梦臣对杨博在辽东的军事改革,很不满意,却不知道在杨博看来,他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如果一切维持原状。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也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更不会让双方矛盾最后到了勾结蒙古人的地步。

就是杨博从这些人手中夺得了一些兵权。并建立以杨照部为主的,几支比较符合周梦臣要求的营兵。

或许,有人觉得辽东那些做不到这个地步,那就是看看李如松是怎么死的。浙军在朝-鲜是如何被自己人灭掉的。如是等等。

而今这个情况,杨博固然对辽东卫所家族动了心思,但是这些家族从开国就在辽东,一直到现在,而且在朝中,并不是没有靠山的。丰润伯曹家,是他们明面上的靠山。

初代丰润伯曹义,就是在辽东起家的。双方一直以来都是有联系的。甚至丰润伯家族一些旁支,还在辽东落地生

根。

杨博一方面要照顾周梦臣的想法。另外一方面也不愿意得罪地头蛇,这也关乎着晋商的商业利益。

王崇古对杨博的想法,还是了解的。但是他做过周梦臣的下属,特别知道周梦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意志坚定,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他不觉得,周梦臣会放过辽东这帮人。

在他看来,周梦臣这个人心胸广大,不怎么计较私仇,也就是你得罪了他本人,只要有一个不错的态度,周梦臣也不会太计较的。然而,周梦臣不计私仇,却记公仇,如果抵抗周梦臣的某些政策,即便是兰芝当门,也是不得不除,更不要说这些辽东军,也谈不上什么兰芝不兰芝的。

他在里面调和矛盾,定然会里外不是人。

杨博到底年纪大了,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些错位。

他对周梦臣的定位还在几年之前,还没有将周梦臣与徐阶,严嵩等人并列。

这种错觉对于那些年长的人对年少的人很容易出现,就好像是在父母看来,孩子一辈子都是孩子,哪怕七老八十的。同样的道理,杨博比周梦臣大好多,当年是小老弟,而今虽然上去了,内心深处还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小老弟。

只是这些话王崇古却不能对杨博说。

只能说道:“请杨公放心,我此去定然让辽东局面尽可能平静。”

王崇古说的是平静。至于怎么平静,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辽东风云将起。但是真正有大事,还在明年,也就是嘉靖四十三年的事情,一场大战筹备,进行,都是需要时间的。

周梦臣要在另外一个方面布局了。

军改的三大问题,辽东,西北将门,还有云南沐家。

既然周梦臣将辽东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那注意力自然要放在其余两端了。说实话,周梦臣处理事务的顺序,依然是先易后难,先处理辽东,是因为辽东相对容易处理,辽东军实力虽然不弱,甚至比西南沐家要强,但是京营,蓟州,宣大,河朔,这些强镇都在这里。

强弱对比是相对的。

明征土蛮,暗中解决辽东军内部的问题。打败仗,裁撤,打胜仗,高升别处。只要动起来,总是有办法解决的。

而云南沐家就有一些问题了。

云南沐家在云南根深蒂固。真要是无故动之。真要动摇西南柱石了。不过很可惜,云南沐家的家主,并不是毫无问题。周梦臣详

细调查之后,立即就发现了满手黑料。

现在黔国公乃是沐朝弼。

在周梦臣看来,首先是得位不正。

沐朝弼不是第一继承人。他哥哥死后,爵位在他的侄子头上。只是侄子才六岁,他代掌军权。然后六岁的侄子就死了。即便侄子死了,爵位按照大明朝的规矩,是他二侄子的。朝廷让他将小侄子与生母,送到南京,然后他这个小侄子又死了。

虽然说,在古代婴儿夭折率不低,但是周梦臣还是不能相信,这都巧合。

天下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情。

如此一来,沐朝弼兄长一脉死绝了。爵位才落在他的头上。

这一件事情,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很难调查了。朝廷当年正是鞑子兵临城下的时候,根本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事情,甚至有些人故意捂盖子,一方面是沐朝弼做了不少工作。另外一方面,很有可能朝廷也不想有这么大丑闻,更不愿意黔国公一脉,就此绝嗣。

但是能做出这样事情的人。又怎么能安安分分的。

他当上黔国公不久,就借口土司叛乱,想朝廷求了便宜行事之权。也就是他在军事上有先斩后奏之权,他凭借这个权力,打了好几仗,统统报捷。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将他当成西南柱石的原因。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这其中很有可能有猫腻。但是并没有太过计较,一方面就是因为,沐家的权势。很多人不敢触霉头。另外一方面,就是云南到底距离朝廷太远了,在很多朝臣看来,他们根本不在乎,云南的消息真假如何。只要不闹出事情来,沐朝弼能稳定西南形势,他自己做一些小动作,就比必深究了。

毕竟用人要看大节,而不是小节。

但是周梦臣派人调查,何心隐亲自跑了一趟西南,得出结论就是,黔国公所有胜仗都不是假的,但是都蓄谋已久的。对于能打下的土司,敲诈拉索。让他们交钱贿赂。不成,就借口发兵,反正他有先斩后奏之权。打了土司军中上下发一笔横财。

如果仅仅是这样,周梦臣虽然觉得沐朝弼不是一个好人。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大明二百多年来,一直都在打击土司,云南土司那么多,最好能全部改土归流才好。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周梦臣断然不能忍受了。

对于那些实力强大,沐朝弼觉得打不过,或者打起来,损失太大的土司,他就是另外一副嘴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