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八章 海西问题

奋斗在大明 第十八章 海西问题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05:12:58 来源:笔趣阁

只是他们未必愿意。

反正戚继光手中部队充足,出塞作战,又是兵在精,而不在多的事情。他宁可一下子将十几万辽东军全部给废了,乃至他推迟出塞时间。也不愿意后方有隐患。

王崇古更加深了自己内心之中的想法,他心中暗道:“还是我动手吧,这云中伯做这一件事情,手段太糙了。”

王崇古即便是想要动辽东将门,也不会用如此粗糙的办法。为了不闹出更大的乱子,王崇古觉得自己动手,甚至还能自我安慰一番:“我这也是为了大明天下啊。”

戚继光与王崇古说了辽东的事情,又转过头来对胡宗宪说道:“胡大人,覆灭女真,乃是北洋巡抚做主力,你准备得怎么样了。要不要我调拨一些军队给你。”

胡宗宪说道:“不必。北洋各部足够。这一次出战。不仅仅是北洋军,还有朝-鲜军,与日本卫所各部。一共有五万之众,再多后勤上就支撑不住了。”

戚继光也知道,北洋巡抚衙门是直接在海上登陆海西地区。也就是图们江出海口附近。所有后勤都是从海上运来的。所以出战的人数受制于船只的运输能力。

能供应五万人渡海,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只是对一件事情,戚继光还是存疑的。他问道:“日本卫所也就罢了。朝-鲜军参与其中,这不大好吧?”

倒不是戚继光对日本有好感,对朝-鲜有提防。而是双方出兵的意义不同。

不管九州卫所,本质上还是日本大名。但他们名义上都是大明的卫所。大明的土司。让他们参与进入这样的征战之中,可以炫耀大明兵威,也让他们不敢造次。

有利于朝廷对九州的统治。

其次,还便宜。

对,日本军队战斗力还是有一些的,而且比起周梦臣制定明军军饷与抚恤来说,日本军队就便宜多了。

而朝-鲜却不一样。

朝-鲜虽然是大明的藩国。但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更不要说朝-鲜是有前科的。

在永乐宣德之间,朝-鲜就与女真争夺了西北六镇,也就是图们江南岸的土地。当时的女真各部算是大明的藩属,为此朝廷还与朝-鲜打过很多官司。

而今也是一样的。

戚继光很明白周梦臣的心思,那就是殖民扩边。

几乎所有军人都支持周梦臣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他们都看到这个政策对军人的好处,其次,南海开拓给福建带来的

生机,让戚继光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福建原本人稠地狭。百姓为了一亩地争斗不已。

而今开拓东海卫开始,福建陆陆续续流出数十万近百万的百姓。一部分,是老老实实出海当农民,种地的。这是占了大多数,另外一部分是出还经商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福建人出海做了海盗。这就有一点不好意思了。

源源不断的福建人外流,让福建凋零了吗?

没有。

甚至让福建更加兴旺。

一方面人口减少,很多过度竞争的事情减少了。甚至弃婴都少了很多。百姓反而有了生气。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海外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福建,反而让福建更加富裕。毕竟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

如果在外面混得不如意也就罢了。如果兴旺发达了,那一定是要回家的。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海外开拓,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直接让福建出现了用工荒,从而带动了产业升级。

说实话,这时间的海贸规模其实并不大。即便西方人的到来,带来东西方贸易需求,但是仔细算算就知道,这年代西方各国跑远东的船只,最多是几十艘,上百艘的规模。

这个规模大吗?

并不是太大。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年代东洋贸易能与西洋贸易相提并论的原因。日本毕竟近。跑的人多。

而海外开拓,安置几十万人,建设数座城池,他们带来的需求,并不比东西方贸易要小。甚至更大。而且会越来越大。

正是这种无限扩张的市场,才让蒸汽机在经济上有了普及的必要。进入千万户工厂之中。

乃至让工业革-命姗姗而来。

戚继光或许没有能看得那么深。但是他看得出来,开拓政策。给军人带来功勋,给百姓带来实惠。所以,海西的地方自然是大明的。不是朝-鲜的。

在此之前,朝-鲜能开拓西北六镇,那是因为大明从来不将这些边边角角的土地放在心上。而今却不一样了。所以,对于朝-鲜参与进去的想法,戚继光内心之中非常抵制。

胡宗宪是什么样的人。他立即知道了戚继光的想法,说道:“爵爷多虑了。而今的朝-鲜不是当初的朝-鲜,而今朝-鲜腐朽之极,哪里能有力图谋海外。不过,首辅大人当年与朝-鲜敲定,在必要的时候,北洋巡抚衙门能调动朝-鲜人马,下官觉得,这样的权力,不用白不用,至于回报,就是另外的事情,而且这些朝-鲜军队,也不

堪一用,我用朝-鲜人,不过是充当民夫而已。”

戚继光一听就明白了,或许别的军队,是决计不会缺少民夫的。毕竟大明别的不多,就是人多。但是,北洋巡抚衙门却不一样,北洋巡抚衙门而今下辖的人口,不过中原一大县而已。

甚至大多数驻军都是从他外面调来的。如果当地人征兵的话,根本支撑不起北洋军。

更多都是日本人朝-鲜人等人。

这样的情况下,大军出动,需要民夫,北洋巡抚衙门根本筹集不起来,即便能硬筹集起来,北洋巡抚衙门各地正常的生产生活都会出现问题。

而用朝-鲜人当民夫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说道:“那就好,万万不能让朝-鲜有非分之想。”

胡宗宪说道:“请爵爷放心。朝-鲜如果有什么非分之想。我定然让他老老实实的去掉。”

“好。”戚继光说道:“那你有什么需要吗?不管是武器还是其他什么的。尽管提?”

胡宗宪说道:“多谢爵爷,我需要人?”

“人?”戚继光语气之中有几分疑惑。

“对,人。”胡宗宪说道:“不是一般人,而是镇守海西之地的文官。海西之地,我已经派人探查过了。虽然雪封的时间长,但是土地肥沃,一年一季足以养人。女真各部分散各地,各自为主。大军一动,剿抚并用,拿下不成问题。但是海西想要长治久安,就需要得力人手镇守,不能是将领。只是北洋巡抚衙门下面,根本没有独当一面的文官。只能请朝廷派一位干吏了。”

戚继光说道:“王巡抚,你这里能派出人手吗?”

王崇古摇摇头,说道:“想要镇守海西,此人必须文武双全。而且海西之地,将来不是一知府,就是一巡抚,官职不能太低,这样的人辽东是没有的。”

至于晋党之中有没有,他没有说。

即便有又如何?

难不倒将人派到海西这个大明最东北的地方,简直不是升官,那是流放了。

戚继光也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过他也觉得难办。他虽然是武将,但是而今戚继光的地位,不能单纯以武将来论,他支持海西地区必须用文臣镇守。还要是流官。

这第一任海西知府,或者说巡抚。就非常重要了。

戚继光接触的文官不多,只是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心中暗道:“或许,他愿意去试试。”此人说起来也是他的故人,也是文武双全,功勋不少,奈何底子太薄,一直在知府任上蹉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