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三十七章 主与仆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七章 主与仆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05:12:58 来源:笔趣阁

自从周梦臣敲定等良贱之事,很多事情都接踵而来。

特别是徽州,江南,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一时间有大量的案件汹涌而来。让人应接不暇,有主告仆,有仆告主的,总之,简直好像是点燃了爆破筒。

甚至激烈程度,甚至比周梦臣想象的更加激烈。

这是因为这些矛盾本来就深植在地方。周梦臣如果不管,在几十年后,也会爆发出来,那就是北方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想相呼应的南方奴变。

虽然而今矛盾还没有发展到要爆发的程度。但并不是说这矛盾就不存在。

在周梦臣等良贱的政策之下,很多事情都激发起来。

周梦臣细细分析,总计上有几大类。

第一,就是主告仆。有奴仆知道朝廷政令,不愿意为主家束缚,要脱离主人,但是这些世家大族就不愿意了。就将这些人的吃穿用度算成欠账,甚至还有这些奴仆之前所欠的钱,一并算上,要求奴仆还钱。

这让周梦臣也有一些头疼。

这些世家大族的手段,就比魏国公强多了。

毕竟法不责众,周梦臣不可能将事情做的太绝。而这些欠账也是真的。地主对百姓的盘剥,周梦臣也不是第一次知道,而且让良民成为奴仆最简单的方法,让他们欠下高利贷,最后只能卖儿卖女,最后自己卖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奴仆。

处理这一件事情,就需要技巧了。

周梦臣首先,要各地方查,有没有超过太祖皇帝当今的法令,即利息不能超过本金。凡是超过本金的通通作废。如果利息不超过本金。则承认这欠款的合理性。

就由朝廷出面担保,从银行之中借钱还上,但是此人必须迁居海外,或者东北。

其实,周梦臣也知道,各地新开拓的地方,都是需要人的。不仅仅是朝廷需要,刚刚在各地扎根的各方势力都需要。因为,即便有一些当地土著参与劳动,也需要一些自己人来看管。

也就是说,新开发地区,与大明内陆劳动力,有则巨大的差价。

正是如此,周梦臣才不担心这一件事情赔本,让银行不肯承担。

具体到一个人二个人,或许这一件事情很容易出问题。毕竟,海上风波恶,移民是有一定的死亡几率的。某个人死了是很正常的。但是扩大样本,大部分都能赚的。

而且银行也是需要成本的。一定的坏账率也是很正常的。

更不要说,还能得到朝廷,最少是周梦臣内阁

的关照。这买卖自然是可以做的。

第二,就是仆告主。

这里面的事情就多了,其中很多细节,周梦臣都不忍直视。虽然很多士大夫家族,都对外宣称自己诗书传家,善待下人。但是真的家教很好,对奴仆非常好的人家,自然是有的。

但决计不是全部。

大宅门里面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样子。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不知不觉就吞了人命的地方。

只是,在这一件事情上,周梦臣却不能做青天了。

一来这事情非常非常普遍。

毕竟家仇不可外扬,有些事情为了保密,杖毙几个下人的事情,也是有的。周梦臣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周梦臣知道,他的弟子家中,他的盟友家中,这样的事情,都是有的。比如殷家。

殷正茂是一个狠人啊。为了保证殷家在蒸汽机领域的优势,为了防止自己家的秘密泄露。殷正茂到底弄死多少人,周梦臣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风声都传到他耳朵里面了。决计不是一个两个。

不过,这样的事情,在明代传统道德观念之中,也不觉得不对。

吃里扒外,出卖主家,自然要以正视听。

周梦臣能做的,也仅仅是去信让殷正茂注意影响。

于是这样的事情,再也没有传到周梦臣耳朵之中了。但是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了吗?未必。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德观念,周梦臣虽然有改风易俗之心,但也不能莽撞。所以,他只能就这一一系列案件。做出决断。

也嘉靖四十七年六月为准,在此之前,有主杀仆,一律按前律。也就是罚钱。如果性质恶劣。也会有其他惩罚,但不会有死刑。

在嘉靖四十七年六月之后,那就按新律为准。杀人者偿命。

这也是无奈之中的选择。

不过,周梦臣还是给了地方官的自主行动的权力。

一般地方官都是按这上面来,不过是补偿给受害者一些钱财而已。

但是海瑞却不一样。

一些常年在某家的家仆,岂能不知道某些人阴私之事。海瑞就从这一方面出发,将这些世家大族的黑料给翻出来,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国公府。

海瑞气势汹汹非要将魏国公府给连根拔起不可。

当然了,海瑞之所以如此,也是敲山震虎,魏国公府在海瑞面前都不招架,其他人家自然不敢顽抗朝廷。如此一来,其他事情的推行,就容易多了。

当然了,明面上的针对没有了。并不代表暗里就没有小九九了。

这一场明争暗斗不会轻易结束的。

最后,就比较复杂了。

有主告仆的,也有仆告主的。

这些就没有那么多人命官司了,大多都是经济纠纷。

而经济纠纷也分外难断。

一句话,奴仆的家产到底是不是主家的家产?

就好像是红楼梦之中,管家赖大家私数十万。这数十万家产,都是从贾府之中搞出来的,按理说应该是贾家的。但是在江南更多的是,主家放出奴仆,虽然有奴仆的名义,但却有自己的独立家私,又因为这些年商业上的发展,一下子比原本的主家有钱了。

这类奴仆一方面,想要脱离主家。一番又垂涎主家的一些东西。比如名声,官场上的关系。

在大明有钱固然是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单单有钱,却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这方面主家与仆家就闹出很多矛盾。

有主家想要吞并仆家的财产的。因为他们觉得,人都是我家的,这些财产也是我家的。有仆家,想将自己洗白的。有一些仆家,想办法改为主家的姓,写进主家的族谱,摇身一变,就成为某位官宦世家的小少爷,有了这个身份,能与高门大户结亲,能参加科举考试,甚至能以主人家先人的名头,去外面招摇撞骗。

甚至更有甚者,遇见主人家子嗣单薄的话,未必没有想吃绝户之想。

本来,是各有各的矛盾。但是经过周梦臣一纸政令,让这些矛盾集中爆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求的。让各地地方官尤其难办,特别有些家族都是世仆,事情一纠缠,就跨越数代人,说当年某某主说过什么什么话,而这位某某的骨头都稀巴烂了。

怎么去查证?死无对证。

清官难断家务案,这事情更是家务案之中的家务案。而且这些奴仆的家产,到底是主家托付给他们经营的,是主家财产一部分。还是他们自己勤勤恳恳赚出来的家产?也搞不清楚。

各说各话。

至于那些“名为主仆,实同兄弟”的话,到底是客气话,还是真要将这奴仆列入族谱之中。另算一房,算是义子嗣子?

反正一团乱麻,地方官纷纷叫苦不迭。根本不知道,这些案子该怎么判?

周梦臣看见这些案子,也觉得头疼,心中忽然一动,暗道:“这是危机,也未必不是机会。”

什么机会,修订商法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