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十八章 朝廷的难处

奋斗在大明 第十八章 朝廷的难处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6:18 来源:笔趣阁

一时间宜春宫之中鸦雀无声,三个阁老,五个尚书,除却兵部尚书杨博而今在河朔之外,其他都在这里的。

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要先说话。

毕竟,这个问题他们都解决不了。

嘉靖有些恼怒了,问道:“户部,说说,能出多少钱?”

方钝听了,立即出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之上,说道:“陛下,南北用兵,今年一年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万两。江南受兵灾,金花银都被搁置了。户部根本没有余粮。臣实在没有办法?”

嘉靖知道方钝说得是真的,但是这不是嘉靖想要的结果,他厉声呵斥道:“多少?能出多少?”

方钝说道:“西安,开封,合计有存粮三十万石,可以直接拨给当地赈灾,户部做多能出银五十万。更多的,即便是陛下杀了臣,臣也没有了。”

嘉靖听了,不由皱眉,说道:“五十万?”

五十万两少吗?不少。

但是面对如此天灾,根本是杯酒车薪。这一次赈灾,最少是百万级别的。

只是嘉靖也明白,方钝已经把朝廷财政挤压到极限了,方钝都说没有,那一点不可能再有了。

嘉靖问道:“这如何是好?”

严嵩说道:“陛下,是有轻重缓急,而今最重要的是稳定天下大局,臣以为可以分批赈灾。”

嘉靖说道:“分批赈灾?如何分批?”

严嵩说道:“地震最严重的地方,道路已经断绝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如令人由外部受灾不严重的地方,开始赈灾,一点点地往里面推进,如此一来,就可两全了。朝廷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筹款了。”

嘉靖听了,手上忽然一抖,说道:“真要如此吗?”

嘉靖不是傻子。

嘉靖或许不知道什么叫作黄金七十二小时,当然了,而今其实已经过七十二小时。但是他知道,越迟赈灾,需要赈灾的人就越少,无他,更多人灾民在等待赈灾中饿死了。

如此一来,需要赈灾的人就少了,需要赈灾的银两也就少了。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无他,朝廷财力匮乏,很多时候赈灾都是这样的,等老弱饿死之后,留下的都是青壮,再去赈灾。

只听大殿之中一声咆哮,大声喊道:“陛下,三秦父老嗷嗷待哺,一刻也迟不得。臣请陛下开恩,立即赈灾。”

有人都一看,此人不是别人,就是礼部尚书王用宾。

王用宾在六部之中很是低调。因为王用宾知道,他这吏礼部尚书是捡来的,所以要低调做人。否则他个官帽子就不保了,于是在很多时候,简直就是一个聋子,什么也不说。

而今日,他却不能不开口了,因为他是陕西人。

而今受灾最严重的就是陕西,因为连续两年大旱,关中本来积蓄就不多了,这一次遭遇天灾,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以严嵩的办法,关中估计不知道能活下来多少。为了家乡父老,他不能不开口。

严嵩眉头微微一凝,心中暗道:“王用宾,本来还想留你一点段时间,既然你如此不识抬举,就不要怪我了。”

嘉靖三十五年,也就是明年,乃是科举年。礼部尚书在科举上是有发言权的。严嵩本意就是将王用宾从礼部尚书任上弄下来,换成自己的人,不过严嵩另外有目标,就将王用宾给放了一放,只是他没有想到,他放过了王用宾,王用宾居然不老实。

严嵩说道:“陛下,老臣这也是权宜之策,如果王大人能立即变出了数百万两,自然是想怎么赈灾,就怎么赈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用宾厉声说道:“陛下,严家父子坐拥天下财富,家产数以百万计,坐视陕西父老饿死,此所谓之无钱乎?”

“好了。”嘉靖有些厌烦,说道:“说正事。”

“陛下。”方钝想了想说道:“臣举荐一人,前往陕西赈灾,绝对是最佳人选。”

嘉靖说道:“何人?”

方钝说道:“周梦臣。周梦臣理财之术,天下无双。而今请周梦臣到底一问,或有方略。”

嘉靖一听,周梦臣这三个字,心中顿时一动。也觉得方钝说得对,周梦臣理财之术,简直是有点石成金之效。大同之前是什么样子,而今又是什么样子,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似乎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周梦臣都能变出钱来。

而今问问周梦臣却也是办法。

嘉靖心中也觉得,而今缓不应急,但是嘉靖到底还是有几分爱民之心的。严嵩如果自己做了将灾民饿死的时候也就罢了,今日要让嘉靖来批准,来背这个黑锅。嘉靖是何等爱脸面,如何能准?

嘉靖说道:“传周梦臣。”

周家距离皇宫很近,太监一路小跑过去。周梦臣一路小跑过来,来到宜春宫之中,额头已经微微见汗了。行礼之后,还不等说话,嘉靖已经劈头

盖脸的将问题抛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简直是为难人。”

周梦臣昨天夜里,是想过一些办法。但是他更多是一种体恤百姓的本能,根本没有想过,他会担负如此重任。也没有想到朝廷会如此拮据。而今具体情况,周梦臣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点,想要让三省尽复旧观,要花的钱不是几十万两,而是上千万两。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而今朝廷赈灾。根本没有什么灾后重建的环节,能救下百姓性命,最多免除赋税,剩下的就要看百姓自己如何活下去了。

但即便如此,这钱也不是五十万两的能够行的。

而且这钱是急需,急到几乎立即都要。周梦臣根本没有缓冲腾挪的时间。即便周梦臣真有点石成金之能,这点石成金,就不要时间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种情况,也只能借钱了。”

只是借钱,也是有问题的,那就是想谁借钱。

这个问题很重要,西方政府很早就向私人借钱。而崇祯最后向文武百官借钱,弄出何等笑话。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不一样?这里面原因很复杂。要真详细说了。能水上好几章。但是最基本的几条,就是西方没有统一,商人拥有不同国家作为避风港。国家不能轻易违约。其次,就是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国家能向这些金融机构借钱,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借钱。并不能杀一个人而消灭一笔债务。

而今的情况,政府在商人哪里小额腾挪尚可,比如朔州之战的赏银问题,就是晋商临时垫付的。

但是长期借贷就不好说了。

原因很简单,就好像这一次的,周梦臣不知道赈灾需要多少,但是大体在三百万两以上,什么时候能够还清?这真不知道,原因很简单,单单陕西一年的财政结余,要存够三百万两,就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可以说,任何商人算一笔账,就知道。这一笔钱借出,根本还不了。

让朝廷欠下还不了的债务,会有什么下场?

大恩以仇,有时候杀人比还债容易多了。请不要高估官员们的底线。

可以说,大明民间不是没有钱,三四百万两虽然多,一家拿出出来,但是整个商人团体,即便是并不是太富裕的陕西商人也未必拿不出来,只是要想办法,将其中一些关节给打通,甚至最好能形成一个国债市场,这对大明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

但是到底该怎么做?周梦臣一时间也想不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