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二章 弟子们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二章 弟子们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6:18 来源:笔趣阁

周梦臣这时候才注意到一直跟在周梦臣身后的,殷宗伊,杨节,冯从道。周梦臣下意思说道:“咦,你们怎么在这里?”

一时间三个弟子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者回答一些什么。

周梦臣立即反应过来了,说道:“走吧,我们师徒一起坐坐,看看你们而今的长进如何?”

周梦臣随即带着三个弟子来到客厅之中。

周梦臣开始询问三人的功课。

对殷宗伊问的更多是蒸汽机的进展,以壶口铁路的进展等等。殷宗伊对答如流。而且两人根本不像是传统的师徒问对。更多是同行探讨了。

毕竟,周梦臣好长时候没有研究过纯粹的技术问题了。而殷宗伊虽然是在周梦臣的理论下完善工艺,但是殷宗伊的很多工艺都是他直接参考明代各种技术手段制定的。这些技术细节,周梦臣有很多不大清楚的地方,很多地方也不知道对与不对,但是周梦臣却明显技术的大方向,也给殷宗伊指点了一些问题所在。

一番讨论之后,周梦臣与殷宗伊两人都略有所得。周梦臣了解了蒸汽机最新进度,也对蒸汽机能否上船,或者上船有用没有用,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周梦臣觉得很长一段时间,蒸汽机上船都不大有用。因为蒸汽机而今的马力还有一些小,虽然能拉动火车,但是明代的大船可不小,周梦臣今后更希望大明的船只以大船为主。所以蒸汽机的马力不够大。

而殷宗伊也有很多地方茅塞顿开。觉得又有了新的灵感。

周梦臣最后说道:“这一次本不应该叫你过来,只是今日有一件事情,想来想去,也是非你不可。”随即周梦臣就将江南造船厂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说道:“最好将你家在安庆木材加工厂直接挪到上海来。作为江南造船厂的一部分,这样效率更快一点。”

殷宗伊听了,顿时大喜过望。

殷宗伊作为殷正茂的儿子,也是遗传了殷正茂一些东西的。比如对财富渴望。

也不能说殷宗伊贪财。但是殷家内部早就有了分工。

殷正茂负责在官场,而殷宗伊负责赚钱。两人一起改变殷家。而殷家其他的人才有了选择的权力。作为殷正茂的长子,是没有选择的权力的。

有父亲的命令,也是为了家族。殷宗伊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为殷家赚钱,就是殷宗伊的全

部。殷宗伊一眼就看出来,这江南造船厂是有极大的商机。如果殷家能在江南造船厂占据股份,简直是一门能传之子孙的产业。殷宗伊自然不会拒绝。一口说道:“请老师放心,我立即写信一封,令家中叔伯将安庆的场子全部搬到上海,连熟练工人一起搬过来。只是不知道,上海这边情况如何?”

周梦臣说道:“我已经吩咐上海县对你行方便。具体情况我不是很了解的,你去找陆师爷便是了。”

殷宗伊答应下来。

周梦臣想了想,拿了自己的名刺,给了殷宗伊说道:“你拿我的名刺,去将王天俊,王天俊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不过,我而今这么做,也是此事关系重大。并不是让你仗势欺人的,你要明白。”

殷宗伊立即答应下来。

周梦臣心中暗道:“真能不仗势欺人?”

周梦臣不知道。其实他知道,这一件事情从来开始,以后世的法律看来,充满了官商勾结,甚至利益输送等等。对绝大数人来说,都不是公平的。

但是这是这个时代的常态。没有一些后台,很多事情都做不起来的。

周梦臣用自己的权力来推行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时候也在想,我到底在创造一个更好的时代,还是更坏的时代?

思想之中可以有很多道路,但是现实之中,道路只有一条,只能想这样走着。

周梦臣随即看向两个弟子,杨节与冯从道。说道:“你们两个的功课如何?”

杨节与冯从道立即掏出一叠文卷。周梦臣拿来一看,居然是朝邑县的调查。不过,这两个人是第一次做这个事情,很多事情都没有抓到要点。很多地方都是简单的数据堆叠而已,数学工具也没有用多少。总之,如果在后世,这分调查的结果,是不及格。

周梦臣也明白,他什么也没有教导,直接让他们两人去调查。他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不错了。

如果平日,周梦臣自然要细细教导一翻,告诉他们错在什么地方,然后数学在这上面怎么用?但是周梦臣此刻哪里有时间啊?

军事上的事情并不是做出布置就完了。周梦臣还有督促下面的人落实,而且准备战斗的事情,并不仅仅是督促军队,还有各方面的事情。

除此之外,漕粮一事,周梦臣也要持续关注。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也是要准备起来的。那就是与王世贞商量好的讲学。

这一件事情

在周梦臣看来,是与面前的战斗同等重要,一个是要取得海上利益,转变朝廷的海禁政策导向,另外一个却是竖立起官学思想,更是能影响大明今后,乃至华夏今后的思想。那一个都不能放弃。

尤其是后者。

前者更多是需要周梦臣来维护,或者说督促周梦臣为首的总督府衙门的运转,更多是按部就班的准备。在真正大战发起之前,周梦臣需要做的决策也不会太多。

而后者就不一样了。

后者是要考教周梦臣真才实学。虽然周梦臣已经准备了很多讲学的内容,自觉能够自圆其说,完美地将科学理论缝合在儒家思想之中。

但问题是,很多事情不是周梦臣觉得行就行。需要江南这些大儒的看法。

而且这些大儒一个个在学问上沉浸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周梦臣一点也不敢轻敌,谁知道,他们会提出什么刁钻古怪的问题。

如果是刁钻古怪的话,周梦臣还不是太担心的。

因为周梦臣这些年也不是白给的,自信能够应付这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但是周梦臣最担心的问题是,他越是研究越是发现,科学思想与儒学之间,是有很多可以弥合,可以糊弄的东西,但是在本质上一些东西,是根本不可能糊弄的。

也就是说,周梦臣这种儒学马甲套科学思想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让周梦臣很难受。如果有人看出来的话,周梦臣只要两个选择,第一是认输,承认自己的学问有问题,第二是破门而出。就是让气学破出理学门墙。

理学从唐代发端,到南宋大盛,到了嘉靖年间,即便衰落了,但是大家都是理学的框架之内讨论问题,周梦臣所秉承的气学,说是理学中的气学一脉,也未必不合适。

而破出理学门墙,就是从根子里否定理学,也就是说周梦臣不是从王阳明说起,而是从程朱说起。

如此一来周梦臣要面对的非议就太多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梦臣要思量种种影响,考虑该不该怎么样做?如此一来,气学与心学的冲突,很可能演变成气学同儒学的冲突。毕竟,而今大明流传儒学,几乎能与理学划上等号。

周梦臣心中藏着这么多事情,哪里有时间批改作业,于是翻开之后,不置可否说道:“有些事情,你自己想明白比较好。你们两个人底子厚,很多事情都已经明白了。只是躬行不够,而今我给你们两个选择?你们自己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