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八章 血色的胜利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八章 血色的胜利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6:18 来源:笔趣阁

“杀----”吴惟忠浑身浴血,被压制很长时间的明军,内心之中憋着一团火。此刻忽然爆发出来,一下子将本来状态不好的岛津军打崩了。

岛津军的溃逃,甚至更利于明军的发挥。

岛津义久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鼓舞士气不断向前。就是他发现,明军火器装备数量太多。不陷入混战之中,不利于岛津家的发挥。

而他也相信岛津家武士的勇猛,只要陷入混战之中,刀锋之上争一个胜负,那么获胜的一定是他们岛津家。

大抵觉得明军以火器精良胜,而他岛津家以血勇之气胜。

而今也是如此,当岛津家军队纷纷撤退的时候,岛津家最大的伤亡出现了。因为拉开距离之后,明军没有急着追击,而是坠在岛津家溃兵后面几十步的距离,什么手榴弹,火铳全部发挥出来。

岛津家的溃逃,本来就没有组织,在丘陵地区,能供大队人马逃窜的路线本来就不多,除非有人愿意将所有武器都扔掉,用类似攀岩一般的办法逃掉,否则就要堵在几个地方。

即便有士卒愿意用这个方法逃窜,他们能逃走的也不会太多。

于是,这些堆集在一起的溃兵。根本就是明军的活靶子。

岛津家的将士,成片成片的倒下去。

即便有一些有血性的武士,纠集了一些人马,进行决死反攻,但是在明军阵前也败下阵来,毕竟岛津人虽然多,但已经失去了组织,而明军伤亡也不小,但是骨干还在,大量基层军官阵亡之后,都有填补。最基本的指挥架构,还是没有变的。

他们这些人的决死反扑,被明军轻描淡写的扑灭了。

一场从中午时分一直鏖战了二个时辰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了。

岛津家大部队踩着血肉之路,逃向了北方群山之中。虽然下面有很多人都想追击。但是吴惟忠还是下令收兵,在这个无名丘陵上安营扎寨。

毕竟,距离天黑也没有多长时间了。他们对这个地形也不算熟悉。而且岛津家虽然大败,但是依然给吴惟忠带来深刻的印象。

岛津家的兵源素质,战斗能力,乃至于战斗韧性,承受伤亡的能力,都让吴惟忠吃惊。

他跟随戚继光横扫沿海,还平定张琏之乱。但是遇见的种种对手,没有如同今日如此凶悍。甚至吴惟忠觉得,他今日之胜,不是胜在岛

津家士卒不够勇猛。而是胜在组织架构上,岛津家在日本大名之中,是出了名的武士多,甚至萨摩藩这些地方,岛津就是大姓,正是因为岛津家武士多,岛津家比起其他日本大名,凝聚力是比较强的。很少能搞出麾下家臣投敌的事情。

但是即便如此,岛津家的凝聚力也是与日本其他大名而言的。而周梦臣建立起的军制,有接近近现代的组织架构了。即便承受再伤亡,只要军官团体不崩溃,军队就不会崩溃。甚至他吴惟忠战死当场,军中也是有副手代替指挥的。军心士气不会有太多震动。

而岛津家,不,乃至整个日本大名,他们有太多的封建遗留,在组织架构上,还没有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完善。

岛津家军队细细一分的话,就会是很多人的私军。所以岛津家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承受伤亡的能力,是远远不如大明的。岛津家中层将领都是各自有石高有私军的家老家臣,他们带队冲杀,如果自己死了,他们的地位很难一下子被替代,即便是能够有替代,但是如果连续死上两三个,就彻底没有替补了。

整个组织架构就处于崩盘的状态。

而明军死多少。按规定替补就行了。当然了新替补的或许远远不如之前的军官。甚至不合格。但是连续战死数任主官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要求了。甚至即便有千户的官职,干得也是百户的活。

军中就这么多人了。

如果岛津家能够按照大明的军制重新编组,今日之战,胜负难说。当然还有明军的优势,那就是火器,一战下来,大多数火铳都不能用了。

要知道,周梦臣对火器的要求,从来是性能可以不好,射程可以短一点,重量可以重一点,但一定要皮实。几乎到了你只要不将枪管之中塞满火药,硬要将他引爆之外,很少有炸膛的。

更不要说手榴弹了。

虽然吴惟忠还没有清点,但是他估计出发时候近三万枚手榴弹,而今不剩下多少了。能留下一两千枚就不错了。这手榴弹在战事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没有这手榴弹。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将士。

甚至会输掉这一战。

毕竟,义乌将士虽然顽强,但是人毕竟不是钢铁,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说起来容易,但是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现代的军队都未必能做到。

更不要说这个是的军队了。

如果岛津家能持续攻势

明军未必不会有崩溃的时候,只是可惜,岛津家内部比明军更脆弱而已。

“这就是战胜于朝廷吧。”这是吴惟忠打过这一仗最深刻的体会。他没有想自己指挥若定,在人数远少于敌人的情况下,维持住了基本的方向,没有漏洞。更没有去想自己反扑时机拿捏的时机有多准,那时候大明将士,只要能喘气的都冲了下来,才有这辉煌的胜利。

他思考的反而是战胜背后的东西。

说明吴惟忠的思维层次,已经局限于战将这一层次了。渐渐地到了更高维度。

就在吴惟忠亲自查看伤员,检点伤亡人数的时候,数名骑兵从雾岛方向而来,却是戚继光派来的信使,大军还需要一阵子才能到达,派他们来这里看看情况。

在日本,骑兵是很稀奇的。即便是威名赫赫的武田赤备,真要细究起来,也不过尔尔,原因是日本马种问题。原生的日本马不好,与滇马相近。体型所限,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东洋大马,那已经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因为乘船渡海不容易,有一队骑兵在日本战场之上,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不过,这一队骑兵乃是戚继光的亲兵,为首叫戚八。乃是跟随戚继光的山东老兵。也是算戚继光的家丁,将领养一些武装家丁,是这个时代很风尚。而且也有很实用的作用,虽然在周梦臣的军制之中,这种亲兵一般的家丁,作用越来越少。但是一时间还真不到取消的地步。

不仅仅周梦臣有家丁,戚继光有家丁,俞大猷麾下也是这种类似家丁,只听将领不听朝廷的士卒。

戚八一看战场,先是一惊,随即又松了一口气。惊得是尸体太多了,层层叠叠,一眼看不到头,松了一口气的原因是,是知道打赢的是我们。

原因很简单,明军将士的尸体,已经按照建制,一具具的找出来。如果一时间找不到,先空着这个位置,在平地上铺开很大的面积。

这是从大同军中遗留下的传统。不管是要火葬,还是就地掩埋。总是按建制来的。

至于日本人?呵呵,根本没有挖坑,都扔到一片天然的深沟之中,不知道是不是夏季洪水冲开的。丢进去掩埋就行了。至于会不会被雨水冲出来,就不关他们的事情了。

虽然为伤亡如此多的将士而忧心,但是戚八知道,打赢了才有心思伤心,没有打赢的话,连伤心的资格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