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十章 军制改革的阻力

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章 军制改革的阻力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6:18 来源:笔趣阁

“不错,”高拱说道:“此事应该大造声势。令天下有识之士咸知。”

“只是-----”高拱有些迟疑地说道:“这个区区小报。有这个威力吗?”

周梦臣说道:“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啊。”

高拱说道:“那就看看吧。”

周梦臣说道:“不仅仅是看看。还请高兄为报纸写一篇文章。”

对于高拱这样的人来说,写文章就好像是吃饭喝水一般容易。只是涉及变法。高拱却有一些慎重,为了自己留了一些余地,说道:“容我构思一二。”

周梦臣说道:“那就等高兄的大作了。”

周梦臣离开吏部,就去了兵部。

他去兵部,在兵部见到了杨博。

周梦臣没有第一时间说报纸的事情。而是说起一件他一直在操心的事情。周梦臣说道:“我新来京师,军制改革的事情,却不怎么听闻了。之前事情多。也没有来问,今日得闲,特地来问一问。”

杨博叹息一声,说道:“还能怎么办,卡在这里吧。去年一直,我算是完成了山东,北直隶。辽东,山西,河南等地的改革。已经是困难重重了。至于,陕西,西南,两广,简直是步步艰难。”

于是,杨博好像倒苦水一般,将表面的问题,内里的纠结,全部告诉了周梦臣。

首先一切改革从京师开始,五军都督府改组为枢密院。丰国公为枢密院使,京营的改革都归枢密院,这里面的问题,杨博不问。

不过,有一点却是要双方核实的。那就是大明军队总兵力。

杨博一口咬定最多三百个营,一百五十多万大军。

但是丰国公这边很不愿意,要知道大明经制之军,也就是卫所军有三百万之众。这一下子砍掉一半。军方这里怎么肯。但是朝廷而今稍稍有了一点点钱。但是真要养三百万大军,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于是,双方拉锯一段时间,确定了三百个营。其中京营要有六十个营。也就是三十万大军。当然了,丰国公表示,京营可以驻守边关各地,减少边关兵力。

随即一百二十个营,也就是六十万大军,要全部布置在九边。这是大明原本的军事格局,重兵在北,再加上京营三十万,近百万大军都在北边。

只有六十万大军,可以布置在其他方向。

六十万大军看似不多。但实际分散在西南,东南,两广

海外等地,既要驻守要点。又要防范重要的战略方向。也幸好,水师并没有列入其中。

否则,这兵力更不够用。

但是即便如此,西南需要重兵,东南刚刚闹过倭乱,兵马也不能太少。以至于河南,山东,山西,湖广等省都一个营两个营的人马。

这是因为在腹里之地,不受四方战略威胁,而且与其他身份调兵也很容易。

只是,确定京营,各省兵额,然后完成一整套新兵制是整个兵制改革最容易的事情。

因为只需要纸面上计算一下就行了。但落在实际上,却会遇见很大的问题。

杨博就遇见两大势力,一是西北将门。一是云南沐家。

先说西北将门。西北将门作为一个政治势力其实并不是太显眼的,但是在军中却有根深蒂固的传承。而且西北将门,因为在穷苦之地,没有别的出路,大多数从军,一直以来都是相当能打的。

在明代最后支柱秦军,大多都是西北将门。而清代八旗不能打的,崛起于康熙平三藩时期的河西四将,之后的甘陕绿营都是西北将门。

这些人在军中根深蒂固,牵涉的利益太深厚了。而且本身也是比较能打的。

这就尴尬了。

周梦臣在东南对东南卫所,毫不留情,如同砍菜切瓜一般的处置,还搞出一场南京兵变的,对于西北将门的处置,就很棘手了。

重了,说不定真掀起一场叛乱。轻了。也就是换汤不换药,就是换了一个招牌。之前怎么做,只好还会怎么做,如此,改制与不改制,又有什么区别?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云南沐家。

云南沐家在西南世袭罔顾。代天子镇守西南,权力之大,甚至一度到只知沐王爷,不知朱皇帝的地步。而西南的卫所规模也相当不少,甚至可以说云南的汉人绝大多数都是出自军籍。

再加上西南大部分土司,西南卫所虽然战斗力不强,但都承担着很多任务,更何况西南而今也不安分。正打仗。虽然平定土司战乱的事情,几乎年年都有,但也不好在打仗的事情做这些事情。

当然了,周梦臣也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

杨博不肯尽全力做这一件事情,最少是顾虑太多了。

延边各镇之中,军制改革做好的,也就河朔省,与辽东镇。原因很简单,河朔省原本的章程与新军制相差不多,需要改变的地方很少,更不要说周梦臣的威望在河朔还是好用的。而辽东镇

乃是杨博镇守之地,他刚刚离开,但对辽东的局面了如指掌。改动也很容易。

至于腹里的卫所,本就零落的七七八八了,比江南卫所也好不到什么地方。

动起手来也容易。

但是西北将门,与云南沐家可不是能够起轻易搞定的势力,一个不好,下面来一场兵变,杨博觉得自己就吃不消了。

所以,他要斟酌在再斟酌。

说到底,军制改革这一件事情,不是杨博自己的政见。杨博自然愿意慢慢来,不想得罪人。更不想因此而动摇自己的地位。

杨博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在双方都回到京师之后,已经有一些疏远,无他,周梦臣想进内阁,杨博未必不想再进一步。

大明的政治现状,几乎每一个人都要用一半以上的精力来应对朝廷上的纷争。剩下的一半精力才能用来做事。杨博在这上面也是如此。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他不可能说动杨博,让杨博在这上面冒险。而且周梦臣如果说了,甚至会让双方已经有裂痕的关系,继续破裂下去。

虽然而今关系远不如之前了。但依旧是盟友,再破裂下去,说不定就是敌人了。

于是,周梦臣点到为止,将话题转到了报纸上,将报纸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说道:“杨兄,我今日来,一来是希望杨兄行一个方便,今后对于报纸走驿传这一件事情,放松一些。还有请杨兄写一篇文章。”

“好说。”杨博说道:“如果礼部的报纸走驿传完全没有问题。我的文章也没有问题。只是有一件事情,周兄需要想到前面,那就是驿传毕竟是朝廷用的。而且送的东西也有限,而今什么都走驿传。即便加了一些钱,也未必能受得住。”

“多谢杨兄提醒。”周梦臣说道:“我会注意的。”

周梦臣当年在兵部任职的时候,对驿传进行过一次改革。改革得并不彻底。只是将大医精诚等刊物纳入驿传体系之中。杨博说得也对,增加几分刊物的传递工作。并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报纸放开,将来定然有无数报纸发行。都通过驿传体系。驿传体系恐怕容纳不了的。

毕竟驿传体系是军情体系的一部分,不可能全部为报纸服务。

这一件事情归根结底是古代落后的交通导致的。周梦臣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引入民间物流业,反正民间早就有所谓的书局,信铺,镖局一类的东西。只是加以改造就行了。

只是到底行不行,还要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