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九章 张居正的想法

奋斗在大明 第九章 张居正的想法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6:18 来源:笔趣阁

大明田赋,黄册,土地制度难道没有问题吗?

不,不仅仅有问题。而且是有大问题。

毕竟,嘉靖登基之初,就是想动土地的。但是一系列事情下来,最后,嘉靖初年的改革,最后不了了之。强势如嘉靖在这上面,也不能做什么。

可见这里面的问题之大。

周梦臣更知道,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本质上就是对田赋的改革。

虽然有很多非议,但也知道。但张居正改革的成果,却是有目共睹的。

可见大明土地制度问题之大。

周梦臣知道,张居正虽然而今是他的得力臂膀。但是如张居正这样的人物,决计不可能仅仅是别人的助手,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张居正的思想或许比历史上有一些变化,但是他的着眼,也是在土地上。

毕竟,在中国,土地问题就是所有王朝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解决得好,国祚就多一些,土地问题解决不好,国祚就短一些。青史昭然。

从某种程度来说。张居正所提出的才是大明最根本的问题,周梦臣一直以来都回避这个问题。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叔大,你我多年朋友,肝胆相照,我也不瞒你了。我不是不知道本朝根结在此处,而是正是因为本朝根结在此处,我越要放在后面来做。”

“做事如用兵,要先易后难,先小敌后大敌,土地一事,不知道多少人身家性命所系,只要稍稍一动,就会引来极大的反扑。但是而今我先从外围下手,叔大你没有计算过,而今田赋已经不是朝廷收入大头了。如此一来,动土地即便有所动荡,朝廷实力越强,就越能镇压下去。如若反过来。恐怕事与愿违。”

“叔大之心,我岂能不知道。只是要暂且忍耐。”

张居正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不过,周兄对最底层百姓还是不大了解。虽然,而今朝廷其他赋税收的不少,但是真未必见得,就胜过田赋。因为从土地收上来的,不仅仅有天赋,还有赋役。”

周梦臣心中一动,说道:“这倒是我想差了,只是越是如此,越不能轻举妄动。”

大明田赋两千三百多万石。折合银子不到一千万两,似乎仅仅是大明今日税入的四分之一。但是实际上,大明从来是田赋轻,而赋役重。

田赋征收不多。只要不搞出什么飞洒,将达官贵人的赋税落在普通百

姓身上,等手段,一般人都交得起田赋,但是赋役太重了。

其实也不是赋役太重。

在太祖时期,最重均平。不管是田赋还是赋役都是平均到每一家每一户头上。十年才赋役一轮。一轮数月而已。但是这一切均平的根据就是黄册。

但是而今的黄册,早就是几百年前的废纸了。

一点用都没有。于是就有了赋役滥发,或者赋役不均等等事情。让人家破人亡。

赋役就是百姓自带干粮无偿的为官府劳作。从而衍生出种种费用。可以说,最基层的县衙,很多都是从赋役上捞油水,才能满足上上下下的胃口。

而赋役本身就是无形的劳作。其中上下其手,太容易不过了。让下面人多干几天活,百姓也只能从了。毕竟这些事情告状都没有什么证据。

如果赋役折算成为工钱。那么大明六千万人丁,已经黑户额外增加的赋役时间。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未必就比海关赋税要少了。

别的不说,五六十年代的农田水利建设,几乎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的。二三十年下来,真做到了将中华大地变了一个样,几乎所有的土地都有完善的水利工程。

如果这些工作量折算成钱,将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数字。

总体来说,赋税问题的难度,是小于赋役的问题。而赋役问题的难度又是小于土地问题的。毕竟已经侵占过的土地,让人再吐出来,简直比杀人还难。

张居正也算是安心了。说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周梦臣说道:“此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张居正说道:“你可知一条鞭法?”

周梦臣心中一动,果然张居正如同历史上一样,看重了一条鞭法。毕竟一条鞭法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可以说在成化年间就已经有了雏形。这嘉靖初年也有人推行过,只是都是以省为单位。而且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周梦臣说道:“自然知道。不就是一切赋税折银,一体缴纳。公私两便。”

张居正说道:“正是。”

周梦臣说道:“这个我也想过,却有几个难题。第一,百姓手中哪里有钱。百姓从来是卖了粮食才有钱,而青黄不接的时候,与秋后粮食价格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如果硬要用银子交税,恐怕这价格浮动会更厉害。恐怕仅仅是肥了粮商。”

“第二,一切赋税折银。真的能保证,今后这些赋税不会重新加上去。如此重新

增加这些赋税,就等于对百姓加税了。”

“本来还有火耗问题。而今一切用银元,铜钱,算是解决了一个。”

张居正听了,说道:“飞熊已经,计将安出?”

周梦臣说道:“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却也不难。只需在全国建立一套官仓体系。叔大有心,这一次户部改革的时候,就可以先试行一二。第二个问题,我也没有办法,可以说,今后定然会加上去的。所有有些赋税,并不是合并得越少,越好。或许保留几个重要的税目。或者仅仅是合并征收。而不核销税目?”

著名的黄宗羲定律,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意思每一次赋税改革,都会降低农民负担,但是很快就会反弹,农民负担会迅速超过改革之前的负担。

所谓“积累莫返之害”。

张居正一时间觉得头大。

建立一套遍布全国的粮仓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说思考合并赋税之后的问题,这的确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

张居正看着周梦臣,心中悠悠一叹,暗道:“果然,宰相必出于州县,我在翰林院坐了十年冷板凳。固然有今日的地位,但是在很多事情上,远远是比不过周梦臣的。甚至永远都比不过周梦臣了。”

张居正内心深处,对周梦臣其实并不是太服气。甘为周梦臣之下,是政治上的一种有利选择,而不是真心服气,愿意为周梦臣的副手。

毕竟,天下有能力的人,即便表面上似乎很谦逊,但是骨子里都是心高气傲的。张居正更是这样的。

而今日,张居正忽然觉得有些服气了。他服气的并不是周梦臣的学问,毕竟张居正是一个实干家,对于儒学各种学说,并不是太在意的,有些人评价张居正,说他骨子里是一个法家,就是因为这个。

他服气的是周梦臣处置政务的能力。

这是他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同样看到了一条鞭法,周梦臣的思考,就比他深入比他完善。张居正自然有几分灰心与服气了。

只是,张居正并不知道。周梦臣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正是因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在明朝的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对一条鞭法的分析,林林总总的,不知道有多少。

周梦臣当时看过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但也没有记下来多少。这几条还是根据印象,一点点的倒推出来的。只是后世诸葛亮的角度一看,自然让张居正佩服周梦臣的先见之明。甚至怀疑起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