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零五章 凡尔赛和约(十一)

新顺1730 第二零五章 凡尔赛和约(十一)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7 05:43:17 来源:笔趣阁

1713年的《乌得勒支条约》中,法国将哈德逊湾的约克堡割让给了英国。

那是北方水路的入海口,也是毛皮贸易最关键的据点,因为这个时代的北美只能靠河船来运输毛皮。

谁控制了河口,谁就控制了毛皮贸易的产出终端。历史上的哈德逊湾公司,也即HBC,拿到了关键的河口,一直活到21世纪,赞助了奥运、上了市、甚至差点收购了梅西百货,可谓是样板式的“殖民时代和原始积累攒下的家底厚的很”的说明书。

法国海军一直拉胯,没得办法,只能如刘玉所言,殖民就是卡位,卡入海口、卡三岔口。既是卡不成入海口,只得深入内陆去卡三岔口。

所以,从1713年开始,夕阳之海、日落之湾,这东西对于法国而言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的“传说”。

一如被土耳其崛起后卡断了东西方贸易通道时,“向西航行是能达到印度”的“传说”。

只不过,现在嘛……

德·拉·维伦德里,向大顺的探险队成员告知了他现在要做的事。

“我现在正在召集印第安人的士兵,去夺回哈德逊湾的约克堡。也就是这条水系的入海口。”

“这里不是大海,是巨大的湖。从这里可以到苏必利尔湖,再从那里跳到另一条河流,进入哈德逊湾。”

略微解释了一下,大顺这边的人就很容易听明白法国人在干什么。

简单来说,战争快要结束了。

而现在,法国在东部的军队,正忙着攻打英国人的堡垒,占据隘口。

北方的哈德逊湾的贸易站,并不是在法国的正规军计划当中,因为法国政府希望通过谈判,把约克堡纳入自己的统治。

但德·拉·维伦德里,父子五人,在这一代经营了几十年,他们当然知道法国的贸易政策,有非常严苛的管控。

然而,同样的,法国也允许私人公司的存在。

德·拉·维伦德里父子等人,都有法国的军衔。但这个法国的军衔,和大顺这边的土司发的五品将军差毬不多。

他们手里并没有正规军。

你有本事、你能搞到钱,能借助印第安人土着,或者像是阿卡迪亚人这样的法裔混血,你就把队伍拉起来。

拉起来后,打下来的好处,自然不会少了你们的,可以算作股份。

同时也会承认你们在这里的半统治地位,以及在一些贸易领域具有优先权。

德·拉·维伦德里,就是个空头中尉。

军衔,确实是法国政府发的。

正规军,一个没有。

枪,一条不给,自己募集资金、自己买。

现如今,战争即将结束,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很显然,法国和大顺两边,对于占据十三州,一点兴趣都没有。

一方面,大顺这边肯定没兴趣。

而另一方面,法国人自己心里也是有点批数的,法国能管的了新教徒?

当然,这里指的是十三州的核心区域,在核心区域之外的关键河口、三岔口、隘口等,还是要拼力争夺的。那些小的居民点,能驱逐就驱逐、能占领就占领。

是以,眼看着战争、至少北美方向的战争基本上结束了,德·拉·维伦德里,和自己的亲兄弟们,自然是商量着,把贸易站抢回来。

这样,战后,他们家族就可以获得在北美毛皮贸易中的优势地位,甚至可以成为法国贵族,至少也能跻身上流社会了。

摸清楚了这里面的道道,大顺这边的人也就更加放心了。

只要河流的下游在法国人手里,那就先放了一半的心。

现在又知道这条河并不是直接往大东南流淌的,只是作为毛皮贸易的水路,那么另一半心也就放下了。

这对大顺,当然是好事。

法国毛皮贩子的利益越大,也就越会组织自东而西的垦荒,因为垦荒种地和毛皮贸易,犯冲,只能是两选一。

而且,毛皮贩子的势力越强、毛皮贩子以及人参贸易集团的话语权越强,那么向西开放垦荒的可能性就越低。

换言之,给大顺这边留下的时间也就越多。

大顺这边当然也有毛皮公司,比如鲸海公司。

但一方面,大顺的这些公司,相对于朝廷的意志,就是个屁。阻碍垦荒,搞点小动作还行、欺上瞒下也还行。

但在大略上,他们没有欺上瞒下的空间,因为刘玉很清楚北美西海岸的垦荒价值,并且一直在布局这件事,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在大略上欺上瞒下。

另一方面,还是大顺这边以金矿为突破口,鲸海公司早在育空河采金时期,就已经开始转型了。

最后,就是鲸海公司的毛皮贸易,对于草原的反刍动物,兴趣真的不大。而对垦荒者来说,草原、旱草甸子,是比森林更适合的垦荒地。这两边的利益实际上是叉开的。

鉴于此,大顺这边的探险队在回答“夕阳海”、“日落之湾”的问题时,也就很巧妙地回答了一下。

说并不存在这样的海湾,也不存在一条可以直接通往太平洋的河流可以助于贸易。

他们当然也不会说他们是在西海岸找金子的,只说自己是“纯粹”的探险家。

德·拉·维伦德里对此还是非常相信的。

因为,法国人不可能理解“垦荒”是多么迫切的一件事。因为法国人不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大顺的人地矛盾,已经尖锐到何等地步了。

所以,在法国人眼里,或者在维伦德里的眼里,跨越大洋,来种地?显然不可能。

所以,要么是找毛皮的、要么是找人参的。

但,他父亲那时候,就是靠人参和毛皮发的家,向西的探索一方面是要找夕阳海。

另一方面,也是在寻找新的人参产地,尤其是在大顺当年派来的采参人的帮助下寻找这种超高贸易价值、为数不多能从大顺的嘴里撬出来白银的贸易品。

然而,他当然知道,人参是不可能在草原生长的。所以,既然大顺说过了草原就是山脉,山脉对面就是海岸,那么西海岸的人参估计是没戏了。

当年刘玉“包藏祸心”的人参贸易,此时终于大见成效。

正如昔年东虏的贸易品,人参貂皮东珠一样,刨除东珠,实际上人参的生长地和毛皮产地基本是重合的。

法国人这些年在人参贸易中大赚便宜,所以也就到处找人参。

以德·拉·维伦德里父子为代表的法国探险家,实际上这些年的重心,逐渐转向了南方,而并不是西方。

尤其是伴随着大顺参战,哈德逊湾必然要被法国控制后,“夕阳海”的意义大为下降。

那么,毛皮、人参又不可能生在草原。

相反,西洋参的产地,基本上是围绕着北美五大湖区,向南一直到奥索卡高原、联络到阿拉巴契亚山。

这也就意味着,分割北美、以法国为缓冲遏制北美十三州的战略,在以德·拉·维伦德里等为代表的法国探险家的“帮助下”,已经基本达成。

沿着五大湖向南、再到奥索卡高原、再到阿拉巴契亚山,基本上等同于将十三州给包住了。

法国在北美的利益集团,会在战后,死死守住这个巨大的利益,绝对不会松口。

这也意味着,大顺实际上可以和法国达成殖民地瓜分划界约定:以人参生长区为界,大顺要草原区、法国要森林和高原区。

借助法国的人参貂皮东珠利益集团,以及法国特色的归化态度,还有法国奇葩的此时居然就有的“黑色法国人”的这种超族群的构想,帮着大顺顶住十三州的“边疆良家子”西拓。

并且,法国能也只能选择和大顺继续合作。

一则卖人参。

二则,法国只靠自己,顶不住十三州的巨大人口优势。

这里面的局,每一环都缺一不可。

不管是当初塞过来的采参人、还是大顺主动扩大和法国的人参贸易、亦或者维伦德里这样的法国探险家,缺了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导致出问题。

现在,显然,“夕阳海”问题既然已经成为法国探险家的一个“纯粹求知”的东西,那么这对大顺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局面。

某种意义上,在北美,法国在北美,成为了大顺的“朝贡”、或者藩属。

大顺出钱买人参貂皮东珠,为法国在北美的“龙虎将军”提供军费,由他们来顶住真正的敌人。

这一套,大顺这边还是比较熟悉的。

而且,很显然,火枪时代,不可能玩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