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零二章:薛仁贵来了

一世唐人 第一千零二章:薛仁贵来了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2:31:18 来源:笔趣阁

1002.薛仁贵来了

王皓回了帐中之后,枯坐地上,脸色变换,良久,起身掏出一张黄泛的粗糙纸,就着炭条写了一段话便是放进了信壳里面,趁着还不太晚,去了后面,找到运输粮草的杂兵,“兄弟,劳烦把这封信带给我娘,上面有地址,拜托你了”。说着从兜里掏出好几个大钱递给那杂兵。

这些运输粮草的辎重杂兵,时常来往前线和后方运输粮草,所以就有了带信这一项业务,当然,也是要有些酬劳的,那辎重兵掂量了一下手中大钱分量,又看见王皓不是普通士卒,也是笑道:“兄弟放心信一定送到,明日一早我就要回,两天后信就到你家老娘手头了”。

“那多谢兄弟了”。王皓抱拳道谢了,转身走后,却是一脸苦色,家书?呵呵,他老娘都被那该死的人控制住了,这所谓的家书也只是给他们罢了。

翌日一早,李破军便是领着四千骑军告别李靖大军,前去冲川谷了,而李靖大军还在等候唐俭前去突厥迷惑頡利。

灵州,磴口,这是一座临近突厥的城池,也是紧临着沙漠,大唐任城郡王,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率领两万大同道大军已经在此驻扎半月有余了,一直寻不到战机,也未等到中军命令,只得苦等,这一日,随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到来,磴口这个小土城动了,人声马鸣,多日没动的大同道大军要准备启程了。

磴口城门处,李道宗端坐战马,一身黑甲更衬出儒雅中有几分英武,看着黄沙漫漫的大漠,眉头微皱,想起了那封信上面说的,不由得心底有些迟疑:冲川谷,頡利会往此来?

尽管有些迟疑,但是主帅军令不可违,而且太子殿下也是独自前去冲川谷,哪里临着铁山突厥大营,若是頡利发现了太子在此,那太子危矣,李道宗更要去了。

正准备挥手出发的时候,忽的斥候来报,“报…总管,后方来了一只二百人的队伍正向磴口而来,具都青壮,且有兵器”。

李道宗闻言神情一肃,一旁的副总管张宝相,面容粗犷,蒜头鼻子大方口,闻言直咋呼道:“后方?后面是咱大唐的地儿,谁敢这么嚣张?”

李道宗眉头一挑,直说道:“速去探明是敌是友,若是敌,围歼之。若是友,询清来意”。说罢便是大手一挥,“全军出发”。

区区二百人的队伍李道宗还不放在眼里,还是速去冲川谷要紧,太子殿下安危不容疏忽。

然而片刻之后,那斥候便是一脸怪异的回来,“禀总管,那二百人具都是大唐百姓,为首者自言是绛州人氏,前来投军,讨伐突厥”。

张宝相出身草莽,向来没有正形,闻言又是哈哈大笑,“投军?这都是什么日子了,募兵之日早就过了,他投的哪门子军”。

李道宗闻言眉头一皱,微喝道:“张将军,太子曾有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值此国战之际,我大唐有此等义士不远千里前来相助,着实可敬可佩,张将军不可轻辱”。

说罢李道宗思略了一下便说道:“我军将士足够,却是无需兵源了。只是有劳了这些义士拳拳报国之心,这样,传令辎重,取三百人半月口粮给他们,好生劝其返乡”。

斥候闻命去了,大军继续出发。

片刻后,那斥候又回来,挠挠头竟是颇为尴尬,直说道:“禀总管,那群壮士不愿离去,为首者说愿随大军北上杀虏,每天只需两顿饭食就好”。

这下子李道宗就是惊奇了,不得不正视了,此等义士,倒是不可多得,说不得又是一名没出头的人杰呢,当即就是挥手道:“大军继续前行,请他们过来”。

斥候下去了,不一会儿,一阵熙攘声传来,李道宗凝目看去,便是一惊。

只见得约二百余人,衣衫褴褛,满身污泥,没有一个干净点的,头发也是散乱,就像是一群逃难的人,但是令李道宗惊的不是这个,而且气势,李道宗是兵家里手,一眼就看出来这二百人的不凡之处了,二百人虽然是衣衫褴褛,装备破烂,没有完整的衣甲,但是慢慢走来,却是阵势不散,气势不低,特别是为首三人,看模样依稀不大但是端坐马上,手持长兵,颇有气势,特别是……中间白袍持戟的那人,李道宗握紧了剑柄。

李道宗当即就是喝道:“止步,为首三人上前即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这些来历不明又气势不凡的二百余人,李道宗是不可能让他们近得自己身前的。

“绛州龙门薛礼见过李总管”。

“绛州龙门周青见过李总管”。

“绛州龙门薛先图见过李总管”。

三人来的近前,翻身下马,神情颇为激动的拜道。

“三位义士有礼了,听闻三位义士不愿返乡,这是为何?”李道宗见得三人行礼,也是虚扶一下和煦问道。

李道宗是当朝郡王,一军主将,这等身份如此做派已经算是有礼了。

这支衣衫褴褛,宛如乞丐一样的队伍,正是薛仁贵三人领着二百精壮投军而来,薛仁贵三人一路北上,却是总寻不到大军在何处,他们到马邑的时候,李靖大军已经深入大漠了。听闻太子殿下收复了定襄郡,等他们到定襄的时候,太子殿下也进了大漠,军机大事,他们也打听不到去向,辗转得知,任城郡王李道宗的大同道大军驻扎在灵州磴口,他们又是一路紧赶慢赶跑来磴口,正好赶上大军开拔,薛仁贵大叫幸运,这种情况下,李道宗赐粮让他们返乡,薛仁贵怎么可能愿意。

见得李道宗不愧有贤王之称,并没有轻视他们,反而以礼相待,薛仁贵抖擞精神,升起信心直说道:“好教李总管知晓,我兄弟三人具都是自幼习得弓马,略知兵策,志愿尽忠报国。此次大唐征伐北虏,我三人不愿继续庸碌,只愿杀虏报国,死而无憾,是故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前来投军,愿做总管帐下一马前卒,杀敌建功,万望总管体恤,收下我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