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截获私盐

一世唐人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截获私盐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2:31:18 来源:笔趣阁

1056.截获私盐

税吏笑呵呵的指着这正在装车的粮食笑着安慰第五琦,然而第五琦正是愁苦望江面的脸却是忽的一愣,继而转头大惊,直抓着税吏肩膀喝问道:“你说这是哪里的商船?”

税吏一怔,之呢喃答道:“郑、郑家啊”。说罢该低头看了一眼刚刚登记在册的簿子,又是补充道:“龙门郑家的一百石麦”。

第五琦脸色巨变,继而哈哈大笑,蹭的回身喝道:“来人,将这郑家商船围起来”。

第五琦命令一下,那些吏员还有数百军士很快过来将郑家商船还有这车队给围住了。

郑承业大惊失色,忙是镇定下来上前去见礼,“大人,我是郑家商队的管事郑承业,不知大人因何将我等围住啊?”同时郑承业心里也是在猛跳,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啊。

这百石粮食里面可是有些十余包私盐的,经不起查的,只要稍微一查就是能够查出来的,以往每次都能够凭借郑氏威名糊弄过去,因此也没做什么伪装,就是简简单单的装袋然后和粮食对方在一起的,只要上前摸一摸甚至是闻一闻都能够查出来的,郑承业怎能不慌。

第五琦凝目看着郑承业,面上已经淡定下来了,盘问道:“你是从何而来?又是那个郑家?”

郑承业可是不知道现在龙门郑家已经没了的,当即也是直回道:“回大人,我是绛州龙门郑家的,属于荥阳郑氏安远堂分支”。郑承业还特意荥阳郑氏抬了出来,想着这个第五琦能不能看在郑氏威名上别发神经如检查。

但是郑承业没有想到的是,第五琦听得话后,那是欣喜若狂,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功劳啊,当即就是大喝道:“将龙门郑家之人,全部拿下,严查这批粮食,其中定有违禁货物”。

一众税吏闻言也是大惊,但是也不敢违背,麻溜上前检查,郑承业见状大急,想要阻拦,可是眨眼就被上前的军士紧紧压住,只得眼睛圆瞪的看着税吏去检查。

果然,没过一炷香时间,在堆成小山的粮食堆中就有税吏发出惊叫。

“盐,竟然有盐?”

“啊,真的是盐,大、大人,他们贩私、私盐”。

一众税吏也是面色大惊,这可不是小事啊,私盐在违禁货物中可是罪列第一等的,这比强卖强卖良民都要阔怕的。

特别是之前受过郑承业钱袋的那税吏见得北拆破的麻袋中竟是有私盐,当即就是面色煞白,捂着胸口的那个稍待,税吏额头冒出虚汗。

不过好在第五琦现在没空追究他的草率检查,看着一包包私盐北查出来,也是又怒又喜,当即喝道:“将他们押去大理寺,交给大理少卿孙大人”。说罢又指着那些私盐和粮食下令道“全部运会衙门里”。

说罢便是兴冲冲的领着军士将郑承业等人押去大理寺。

第五琦走后,码头顿时哄然。

“啊呀,刘管事,你说这郑家之人竟是胆敢贩私盐啊,这胆儿可太肥了”。

“可不是嘛,这不是要钱不要脑袋了嘛”。

“这龙门郑家仗着是郑氏分支,一直傲得没边儿,这回可算是栽了,搞不好……荥阳郑氏也会牵扯进去”。

“唉你说,郑氏有没有参与啊?”

“嘘,你疯啦,郑氏也是你我能够随便说的,别说这个了,我现在在想,度支郎中第五大人,他是怎么知道郑家的船有违禁货的?”

“诶?好像是啊,第五大人也太神了吧……”。

第五琦虽然人走了,但是关于他的热评可真不少。第五琦来码头就是为了截获郑家商船的,当然知道里面有私盐了,但是普通商贩不知道啊。

传着传着最后竟是传出度支郎中第五琦能掐会算,不只是会术算,还会占卜,来来往往的商贩不断的传着,愈传愈广,第五琦的名头也愈加响亮,以至于第五琦在度支司任职的时候,这些商贩都老实了许多,逃税扣税,夹带货物,贩卖违禁货物等等不法之事锐减,市场风气为之一震,传为一时佳话暂且不提。

第五琦将郑承业等人送去了大理寺,大理寺少卿孙伏迦也是惊异,又是叹服,直道:“第五郎中只半日就是人脏并获,着实了得,必定会得圣人嘉奖啊”。

确实,在孙伏迦这等文士眼中,得百金赏赐不如得圣人一声称赞,毕竟天子的一声称赞是会载入史册的,是会流传青史的。

第五琦也很是高兴,但却是仍有一丝清明,直摆手谦逊道:“孙少卿过奖了,此番却是我度支司的过失,幸得圣人天威,太子英明,才没有酿成大错,才得以一举擒获”。

孙伏迦将这一批人毫不犹豫毫不温柔的塞进了大理寺诏狱中,而且还是死牢,孙伏迦也是知道,这些人是死定了,即使大唐有着死刑“五复奏”的律法,但是这绝不代表着朝廷不会杀人的,毕竟有个词叫罪无可恕,有些罪行是不能够宽恕的。

有一条严法叫十恶不赦,其中十种重罪是不可饶恕的,在前隋的时候,杨广正式的将这十恶纳入了法典,十条重罪分别是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杨广把这十条重罪纳入法典,到了大唐,这条律法也沿用了。

虽然李世民认为法律不宜过重,设置了五复奏死刑,但是可不等同于废除死刑的,只不过慎重一些了,在京需要五次奏请,在外需要三次奏请,才能由皇帝批准死刑,这些人触犯了底线,复奏的时候,李世民只要提笔同意一下就是了,绝无活路。

李世民正在两仪殿看着李靖的军报呢,李靖军报中表明“突厥既亡,余部或附薛延陀,或西逃西域,降者军民三十万余众……”,李靖在请奏朝廷尽快出台安置突厥军民的策略,不然这三十余万口人着实不好安置,毕竟大军也就是十几万人,又要负责肃清草原,又要看守降众,着实有些力有不逮。

李世民正是打算召集群臣商议的时候,内侍通报,“度支郎中第五琦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