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松赞干布,强势登场

1213.松赞干布,强势登场

看了这本册子,李破军算是明白了这几位重臣都是面色凝重的激烈讨论了。

“松赞干布竟然就这么强势登场了……”。李破军眼睛微眯,沉声呢喃道,虽然手里拿着册子微微摇动看似轻松,但是从那微蹙的眉头和慎重的神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李破军的内心并不轻松。

原来从西南传来的消息,却是吐蕃的那些事,松赞干布这么一位牛人,李破军自然是早就在关注着的。

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是吐蕃的第三十二任赞普(相当于匈奴的单于、突厥的可汗),朗日论赞也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启用臧古、巴鱼泽布等一干出身贫寒的将领,夺取吉曲流域的广阔土地,然后赐予这些新兴将领领地和奴隶,使这些贫寒出身的将领很快就成了新兴贵族。

这些新兴贵族都是朗日论赞提拔起来的,自然对朗日论赞忠心有加,朗日论赞借此大大的加强了王权,但也因此触怒了传承百年的老贵族,吐蕃的老臣老贵族纷纷不满,心怀怨愤,而朗日论赞提拔新兴贵族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这些老贵族,岂会去理会老贵族的不满,这一点就像是如今的大唐一样。

一批批新的高门世家产生,比如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房杜程秦等人,借此来打压关陇、山东以及江左等老牌世家,但是李世民显然比朗日论赞懂得火候一些,好歹知道温水煮青蛙,慢慢来打压一批拉拢一批,而不是像朗日论赞一样,直接不顾老牌贵族的反应,强势打压。

朗日论赞的强势打压确实有些效果,王权确实集中了,但也是彻底激怒了老贵族,既然赞普不让我们老牌贵族活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了。

那些吐蕃老贵族竟是直接造反叛乱了,显然,那些传承百年的老贵族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很快,吐蕃的达波、工布、娘波等地相继割据独立,各自为政,情形就如同东汉末年一样,一个字乱。

在叛乱过程中,吐蕃之主、松赞干布之父朗日论赞还不知道被谁给下毒了,雄心万丈想要壮大吐蕃的君主暴毙于山南琼结的王宫之中。

好在朗日论赞毕竟不是真正的“寡人”,也是有许多人拥护的,特别是他提拔的那些新兴贵族。

唐贞观三年,这一年,吐蕃之主朗日论赞被害,刚刚统一的高原又是四分五裂,这一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在这个危机存亡的时刻,他没有害怕退缩,而是积极拉拢新兴贵族,在叔父论科耳和宰相抢囊等亲信的帮助下,以赞普独子、吐蕃赞普的合法继承人的身份,登上了赞普宝座。

这个消息李破军也是知道的,当时还一度庆幸,甚至还想过派人去将浑浊一团的吐蕃乱局给搅和得更乱,比如暗中资助达波、工布等地叛军一些兵甲资源等等,可是后来北伐伪梁等事务缠身,不了了之了。

现在看到这个册子,李破军没想到,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竟是仅仅用三年时间就将一团糟的吐蕃给肃清了,三年,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将四分五裂的吐蕃给整合了。

即便是李破军,也是不得不佩服,到底是高原上的一代雄主,确实了不得,要知道,虽然吐蕃不算大,但是那般不亚于东汉末年的乱局,能够在三年时间里统一,也是相当有难度的,何况,松赞干布年纪还不大。

这厚厚的一本册子,足有上十页,清清楚楚的记载着吐蕃这几年的大事记,李破军目不转睛的看完,闭上眼睛,也是唏嘘不已,雄主到底是雄主,不由得心生出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的慨叹。

十二岁的松赞干布登上赞普宝座之后,展现出来的一系列的优秀操作足以证明他的能耐,李破军都忍不住想要用天龙破城戟给他削个柰(苹果)了。

面对全国大乱的情形,松赞干布有条不紊,稳如老狗,一方面积极布防,坚守着山南琼结、泽当等吐蕃王室的发家之地,一方面追查着谋害他父亲朗日论赞的元凶,经过好一番查探,终于将领地内阴谋叛乱的几个老贵族揪出来了,消灭了内部隐患。

然后松赞干布并没有像热血少年那样的冲动,并没有脑袋一热就发兵平叛,而且一方面休整国力,深入民间,修生养息,厚赏士卒,训练军队。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瓦解各方割据势力。

终于,在实力增大了之后,松赞干布亲率大军,度过雅鲁藏布江,收到了逻些和吉曲地区的拥戴,彭域地区更是主动向他这位少年英主投效。

三年的蓄力,终于让松赞干布忍耐不住了,向世人显示出了雄健的肌肉,短短几月时间,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以飓风扫落叶的手段,将那些土鸡瓦狗一般的割据势力逐个荡平了,吐蕃分裂三年之后,重新得到了统一。

吐蕃统一了,这样的大事,由不得大唐朝堂不重视,因此,李世民在收到这封册子的时候,也是赶忙召集重臣来商议。

而且还特意的叫来了李破军,因为李世民记得,李破军以往就好像对吐蕃格外重视。每次讨论敌国四夷的时候,李破军总是对这个西南苦寒之地的小国格外的慎重,废话,作为历史上数次打破大唐长安城的强敌,李破军能不重视吗。

待得李破军看完,正在思略之际,李世民也是将目光看向了他。

“太子,以往你便对吐蕃多有重视,现在,你有什么看法?”

听见李世民的话,众臣都是看向了李破军。

感受着众人目光,李破军微微坐直了身子,不再是那么懒散,但仍是恭谨回道:“在场有诸公善谋能断,孩儿不敢妄言”。说不说是一回事,客不客气一下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世民眉头一皱,似乎有些不满李破军的“客气”,直挥手道:“但讲无妨”。

见此李破军也是一笑,看了看手中册子,直问道:“敢问阿耶,这册子是何人所献?”

“此乃琅琊郡公牛进达所献”。李世民一顿说道,“怎么了?有何问题?”

怪不得,李破军微微点头,原来是牛进达所献,这么说就不奇怪了。

这本册子上面记载吐蕃最近几年的情况甚是详尽,而吐蕃又是西南偏远苦寒之地,平时有何消息传递都挺难,这么具体的吐蕃国内消息,若不是专门派人收集是不可能得到的。

而历史上牛进达的主要功绩就是击溃吐蕃,在与吐蕃的数次冲突中,唐军在牛进达的率领下屡战屡胜,而牛进达本人就是多年镇守西南,与吐谷浑、吐蕃以及獠人的战斗中多立功勋。

而且牛进达现在就是剑南那边,跟吐蕃搭界,所以他搜罗这封情报也是不难理解了。

“那牛将军是什么意思呢?”这只是牛进达的进献的一封情报,并不是奏疏,李破军也不明白牛进达到底是什么想法,是告知朝堂一下吐蕃动态呢,还是请求出战呢还是什么别的情况,但李破军估计,请求发兵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李世民虽然对李破军接二连三的发问有些不爽,但仍是将手边的一封奏疏扔给他,“牛进达请求发兵,趁吐蕃尚未彻底稳定之际,再将其搅乱”。

李破军眉头一挑,粗略看了一下牛进达雄赳赳,气昂昂的请战奏疏,便是噌的起身,很是正式的朗声道:“陛下,牛将军之奏,臣附议”。

李世民微微讶异,众臣也是,只见得李世民看了一眼众臣反应,便是抬眼道:“说说看”。

“从这份册子便可以看出,松赞干布雄才大略,实不可小觑,如今吐蕃一统,而松赞干布又是改革军事,平衡贵族,加强王权等一系列措施,就足以表明他的野心并不小,若不趁其现在势弱,将其打杀,灭其国,擒其王,必将贻害无穷”。

李破军义正言辞的说道。

然而这些说的都是明面上的大道理,并不足以说服人。

李破军刚刚说罢,便听得一声冷哼,“殿下所言,恕臣不敢苟同”。

李破军瞥眼一看,竟是魏征,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知道魏征这老头没有坏心,但是看见那副蹬鼻子挑胡子的模样,李破军就是觉得不爽,“不知玄成公有何见教?”

“吐蕃乃我大唐附属国,一向恭谨有加,年年来贡,岁岁来朝,从无表露半点不臣之心,然殿下一口一个打杀,一口一个灭其国,擒其王,有失仁德,此乃暴虐之行,必将失却人心,也让四夷附属心寒惶惶,有失王道”。

魏征虽然年过半百,须发微白,但身躯却是格外的挺直,一如他的气节一样,凛然不可屈折,声音铿然有力,义正言辞,魏征一说罢,便是迎来了一阵附和,连房杜几人都是微微点头。

李破军也不得不承认魏征说的确实在理,毕竟吐蕃到现在为止,没有表露出一点不臣之心呐。

无论是朗日论赞,还是松赞干布,表面工作做得那叫一个全面,年年来贡,岁岁来朝,连李渊李世民的生辰都是记得清清楚楚,每年都恭敬的来送礼,表现得比李破军还孝顺。

这么忠心的一个附属国,你要是什么都不说就去攻打,确实是师出无名,别看这一个“名”。

若是没有合理的名义出兵攻打,不说其他的,连大唐本国的士人百姓都会有微词的,毕竟战争还是需要一块裹羞布的,连后世那样不要脸的东洋倭贼都要打着什么狗屁共荣的名头,何况如今的煌煌大唐。

看见李破军微微点头,似乎是认可了自己的论调,魏征也是捻着胡须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模样。

但是李破军仍不服气,毕竟史书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吐蕃数次攻破大唐都城,劫掠边境次数更是数不胜数,虽然那是后来的大唐皇帝不给力,但若是不趁着现在吐蕃还未壮大将其打压了,李破军实在不甘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诸公,据我所知,着松赞干布绝不简单,在我看来,他之才干、野心,比之窦建德王世充利可汗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破军颇为着急的说道,见得李破军这副模样,众臣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们也知道李破军不会无的放矢,毕竟李破军的智谋和能力也是众所周知的。

房玄龄蹙着眉头,惊叹道:“松赞干布,不过舞象之年的夷狄君主,竟得殿下如此夸赞?”

“三年时间整合了乱局,虽然有些手段,但吐蕃地不过千里之广,人不过百万之众,不过大唐两道之地罢了,殿下未免有些高看松赞干布此人了吧?”连一向温和的宇文士及都是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李破军听得只能是摇头苦笑,这也不怪他们,在座众臣虽然都是饱学之士,无不都是见识高远的人杰,或许说起中原某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这群重臣那是张口就来,但是吐蕃还是太过遥远了,这就是眼光的局限性了,就像之前李破军说起西方遥远的天竺、波斯甚至是英格兰一样,没一人知道。

吐蕃虽然是大唐的近邻,但是吐蕃统一也没个十几年,差不多跟大唐同时统一的,之前压根就没个统一的政权,都是各自为政的小部落,吐蕃也是一个部落,只不过朗日论赞统一各部之后,整合各部才成立了吐蕃政权的,直到数年后,松赞干布才正式建国,建立起了完备的吐蕃王朝,不再是松散的部落政权。

这么一个苦寒之地的夷狄政权自然引不起众臣的兴趣的,毕竟说句实在话,在众人眼睛,吐蕃太弱了。

现在李破军将松赞干布和窦建德王世充利可汗等人相比较,众臣自然是不以为然了。

英雄惜英雄,虽然是敌对的,窦建德等人都是败亡了,但是众臣都是当世人杰,那个不晓得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能耐,那都是搅动风云的一时枭雄,在能人辈出的乱世中,能够割据一方、建国称帝的枭雄哪一个能简单了,夏王窦建德,郑王王世充,突厥可汗利,放眼一看,哪一个都是了不得的枭雄,李破军竟是说松赞干布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比之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众臣自是是嗤之以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