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夜谈

一世唐人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夜谈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2:31:18 来源:笔趣阁

1219.夜谈

拜将圣旨一下,整个帝国就如同一个机器一样运转起来了,每个部门都没有空闲,虽说还没有定出征日期,但是战争所需要的钱粮物资却是要提前预备,一石又一石的粮草运往前线,全军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甘露殿中,李世民正在用着晚膳,旁边一旁百无聊赖的翻看着奏疏,能够在李世民面前这么放肆的翻看奏疏,整个大唐也只有李破军一人了。

看了看都是一些繁琐的政事,心中也是无法平定,直将奏疏往旁边一放,还没说话,李世民斜瞥了一眼,笑道:“这就无聊了?那我每日批阅几十上百本,岂不是更加枯燥”。

李破军苦笑一声,“阿耶,你知道我心里想着别的,现在让我看这些怎么看的进去啊”。

“哼,就知道打仗,不好好学着理政,日后看你如何适应”。

听见李破军说这个,李世民冷哼一声,恨铁不成钢的教训道。

李破军只得陪笑,眼睛一转,赶忙岔开话题,将心中所想的说出来,“阿耶,孩儿想着这次平定吐谷浑定是不在话下,毕竟我大唐有四胜,而吐谷浑有四败”。

“哦?你还学着曹魏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说来听听”。听得李破军这么说,李世民倒是有兴趣了,毕竟征战吐谷浑,大唐胜之毫无问题,但也想听听李破军的说法。

“大唐兵多将广,军人持之,敌人畏之,而吐谷浑军士甚少,蛮夷之地,不知兵要,此乃武胜一也;

大唐有阿耶英明神武,知人善任,用人无疑,而吐谷浑慕容伏允暴戾恣睢,桀骜多疑,此度胜二也;

大唐土地万里,人口千万,物产丰饶,国力强盛,而吐谷浑高寒之地,不事生产,地不过千里,人不过百万,甚是贫瘠,此力胜三也;

大唐宽仁厚德,推城四夷,教化八方,而吐谷浑不敬不忠,反复悖逆,此道胜四也。

有此四胜,败吐谷浑何其容易啊”。

听得李破军说着,李世民倒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毕竟李破军说的这并不是什么很高明的论调,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一转头,眼中好奇的看向李破军,“你这小子到底想说什么?”

到底是让李世民才出来了,李破军说这段废话就是为了下面的话头,微微一笑,李破军直道:“阿耶,自古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这败吐谷浑容易,不知道这善后事宜如何处理?阿耶可否有决断?”

“善后事宜?”李世民眼睛一亮,继而试探问道:“恢复前隋区划,设置西海、且末等州郡?”

李破军见此,心中一沉,却是微微点头道:“嗯,设置州郡,派遣官吏,然后呢?这鲜卑人该当如何处理?”

李世民听得眉头一皱,想了想直道:“杀是杀不得的,唯有实行羁蘼之策,另册可汗统之”。

听见果然是这样的安排,不出李破军所料,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李破军不由得暗自摇头。

原本的历史上大唐覆灭吐谷浑之后,却是并没有全力摧毁慕容家族在吐谷浑的统治,在犯唐元凶慕容伏允身死之后,大唐便停止了兵锋,反而册立伏允之子慕容顺为西平郡王、甘豆可汗,接替伏允,继续统治吐谷浑。

被大唐蹂躏过的吐谷浑一蹶不振,自是对大唐毕恭毕敬的,但也丧失了对抗吐蕃的能力,在松赞干布长大以后,吐蕃雄起,一举吞并了吐谷浑,从此吐蕃更是势大了,与大唐接壤的国界增大,直接冲突越来越多,最后更是打破了大唐国都。

在李破军看来,这完全就是把战争的果实拱手让人,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剿灭的吐谷浑却是并没有将其吞并,反而便宜了吐蕃这头隐忍的高原狼。

既然将吐谷浑打下来了,那就好生治理啊,要知道青海湖那边可是水草丰美的的,河湟地区可是物产丰富,可不是吐蕃那高寒之地啊。

所以现在听见李世民这么说,李破军心里那是一万个不爽,看见李破军一脸的不岔,李世民也是一怔,自己这也只是个初步想法,这小子干嘛这副表情,难道我说的很差劲吗,也是恼怒道:“你这小子,到底想说什么”。

“阿耶,你说咱们费心费力的把吐谷浑打下来图什么,难道就为了出口气吗?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益,咱们既然把它打下来了就得享受还有的利益啊”,李破军蹙着眉直道,拿过一张简易地图。

又是说道:“阿耶你看,吐谷浑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正处在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的要冲,扼住了河套地区的咽喉,咱们要想打通西域,连接西方诸国,这吐谷浑是绕不过去了,毕竟走陇右还要绕远。还有这……”说着李破军直接地图上那一块湖泊。

“这是吐谷浑王城伏俟城东边的青海湖,哦,大唐管它叫西海,这西海占地甚广,四周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草丰美,乃是天然马场,多产良马,吐谷浑良马十之**产自西海,另外您看这河湟地区…”。

李破军又指着地图上青海湖东南一带,“这河湟地区乃是黄河与湟水流域的三角地带,此地河川相间,土地肥沃,不亚于河套地区,这么肥沃的土地让那些鲜卑人占领着简直是糟蹋了”。

咽了口唾沫,“所以,孩儿觉得,若是灭了吐谷浑,一定不可再学前隋,再另封可汗、遣返故地,优待其王室可以,但是一定不能让他再回去掌权。直接设州遣官,治理吐谷浑,另遣重兵,筑城固守,总之,就是不能再把土地交还给鲜卑人,更不能让吐蕃人给夺去了”。

其实灭了东突厥之后,继续让东突厥保全部落和风俗治理草原,李破军就觉得很艹蛋了,费心费力灭了你,结果到头来还是让你在那儿悠哉悠哉的生活着称王称霸,然后强大起来又来蹦,这不是吃饱了撑着的吗。

毕竟李破军清晰的记得,东突厥灭亡后,那些被削弱的突厥酋长蛰伏数年待得实力壮大之后,又来反唐了。打了降,降了又叛,判了又被打又降……这一种循环一直持续到了百年之久。

这种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做法,李破军自然是嗤之以鼻的,但是那时李破军人在江南,朝中的事务他不知道,已经被温彦博等一干大臣定下了,也不好多说。

但是这一回,李破军可算是不能在让那群老文士打着天朝仁义的名声这样做了,占了就是占了,这块地就是我的了,干嘛要说什么仁德教化,非要去另册可汗又分封下去。

把反叛的老爹杀了,然后又册立儿子为可汗继续掌权,到头来,吐谷浑还是鲜卑人的吐谷浑,还是慕容家的,而大唐呢?什么都没落着,这不就是吃饱了撑的慌嘛。

听了李破军的话,李世民良久不语,只是看着地图上的吐谷浑,继而悠悠一叹,“你所说的,我又何曾不想,毕竟开疆拓土,可是,真正的开疆拓土何其难也,中原之地尚好,这蛮夷之地,则更难了。

即便是打下来了,也是难以久治,毕竟文化民俗皆不同,昔日五胡乱了天下,却是难以长久,正是此理,胡人难治汉,同样,汉人难治胡啊”。

听得李世民说的千难万难,李破军却是不太认同,毕竟后世民族融合的那么美好,虽说那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李破军就不相信,大唐就硬是治理不了。

“阿耶,汉文化至今鼎盛的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因为它善于接纳,善于包容,能够与时俱进嘛,吐谷浑之地本就是胡汉混杂之地,其王城伏俟城被当地又称为切吉加夸日,在吐蕃语中,“夸日”是城池,而“加”就是汉人,意思就是切吉地区的汉人城,因为那里自古以来就没有筑城的习惯,后来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混居了,就渐渐的形成了城池,也就是如今的吐谷浑王城。

汉人既然能够影响吐谷浑建立城池做王城,那为何就不能够想岭南百越辽东一样被治理呢?”

在李破军看来,汉人的同化能力无疑是非常强大的,没见后来的契丹蒙古女真,本来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的,可是受汉人影响,还愣是改了一个符合汉人文化的国名,辽元清,还都纷纷学习汉家文化,这就是汉文化的魅力,不仅可以包容,更可以同化。

看见李世民若有所思,李破军又是说道:“等覆灭慕容王朝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区划,归附且末等前隋州郡,派遣官员治理,派遣重兵筑城。然后现在那些世家不是喜欢圈地吗,河湟地区那么多肥沃土地浪费着可惜了,朝廷可以鼓励移民,中原百姓没有土地的百姓可以迁入吐谷浑,官府给发放农具种子等生产物资,再免个三年赋税,甚至给补贴,我就不信没人去,只要有了汉人,加大当地的汉胡比例,定然可以安定下来”。

“移民?”李世民听得一愣,继而也是微微点头,“当年始皇的五十万南征将士留在了岭南,这也相当于移民了”。

移民这一种现象古已有之,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在战争、自然灾害、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多的是人迁移外地。移民好的话可以扩大生存空间,增长经济,提升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种族等发展。移民不好也可以引起社会动荡,导致社会排斥甚至分裂。

但是在这个时候,唐之前,却是没有朝廷主持的移民的,小范围内不算,那些逃荒逃难的也不算,秦时五十万南征军士下岭南、汉末时士人百姓南逃交州避难、魏晋时所谓的“衣冠南渡”……等等这些,都不算是朝廷有组织有规划的强制性移民,都是外部因素影响的。

真正让朝廷干预的组织移民还要等到明清时期,比如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等等,这才是官府强制移民的。

现在没有官府组织移民的说法,所以听得李破军说鼓励百姓移民吐谷浑的主意,李世民也是有些意动,先前段纶南下修梅岭关隘,打通岭南道路之后,就已经开始组织鼓励百姓南下岭南了,现在再来一个吐谷浑,似乎也不成问题。

“岭南也需移民,只是如此一来,中原人口似有不足……”。李世民眉头紧蹙道。

“人口不足……”。李破军也是一滞,后世中国人满为患,还要计划生育,现在的大唐却是人口不足。

也是,本来隋朝开皇年间,全国共有七百多万户,人口约有五千万人,可是经过十数年战乱,诸侯混战,天灾不断,到了贞观初年,全国仅剩两百一十多万户,人口仅有一千万余人,不到隋朝极盛时的四分之一。

想到这些,李破军也只能砸吧嘴,直道:“只能鼓励生育和排查人口了。官府悬赏,生下子女有奖赏,赐粮赐钱赐衣物等等,然后清查户籍,排查隐户。隋末战乱逃进深山老林的人不在少数,另外世家豪族隐匿的奴仆,还有庙观的道僧等等,这些人都要清查……”。

见得李破军越说做多,越说越远,已经完全跑偏了,李世民也是摆摆手直道:“这些暂且不说了,待我和诸位相公商酌一番”。

但实则李破军无意间说的这些正说道李世民心头去了,暗暗都记在心底了。人口问题很严峻,不容他忽视,你贞观年间人口不如隋朝的多,日子越过越回去,这不就是说他李世民无能嘛,不如隋帝会治国嘛,这是李世民万万不能接受的。

见得李世民打住了话头,李破军摸摸鼻子,喝口水,又是将话题转到了吐谷浑身上,“这次大战不知阿耶作何部署?现在已进寒冬,不会现在就用兵吧?”

李破军虽然不执拗于冬不用兵的兵法,但是也是有些拿不定,毕竟吐谷浑西北之地,想想大西北那寒风凛冽,雪花飘飘,李破军就是一个激灵,这个时候用兵却是有些不太好,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

这不,李破军一说罢,李世民就嗤笑道:“冬季怎么了?东突厥不是在冬季被灭的吗,冬季我们不好用兵,他吐谷浑更不好打。

难不成要向那魏老儿说的,待得来年开春再打?来年开春了,草肥马壮,更不好打”。

李破军闻言面色一尬,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天寒地冻的,我唐军吃的是干梁,穿得是棉衣倒勉强受得住,那吐谷浑吃穿的都得靠牛羊,却是太过困苦”。

又听得李世民说道:“而且吐谷浑此次劫掠姑臧,并没有撤军,反而屯兵凉州一侧,凉州、兰州一线乃河西之要道,若不即刻用兵,一旦河套有失,不仅失去联通西域之地,而且西北也将置于蛮夷马蹄之下,继而陇右危矣,京畿危矣”。

虽然大唐对吐谷浑并不重视,都认为必胜,但是吐谷浑毕竟有十数万控弦之士,在西北苦寒之地又占据主场,确实不可轻视大意。

李破军听得一惊,一看地图,果然如此,凉州一失,河套便被掐断了,大唐将会面对很尴尬的局面,抬头一看,“阿耶,这凉州?”

“呵呵,放心吧,我早已做好了部署,要等你现在反应过来,我要这朝堂诸公有何用啊”。李世民很是打趣的笑道,很少见得李破军这样疏漏的时候,终于见这小子惊了一次。

“凉州一带有李大亮守着,当无大碍”。

“李大亮?他不是在京中任左武侯卫大将军吗?什么时候去凉州了?”李破军这几个月新婚燕尔都在沉醉温柔乡,对于朝堂动向却是关注得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