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未动兵戈,迫降一城

1234.未动兵戈,迫降一城

苏定方策马来到曼头城前,只是看见约摸两丈高的矮墙里面人头攒动,却是并没有一个人出来搭话,当即也是大怒,又是催马向前几步,已经进入了吐谷浑人的弓箭射程,亲兵忙是跟上,苏定方却只是摆摆手。

“城中主将,速速出来搭话,如果不然,十息之后,定当踏平曼头城”。苏定方举枪高指着城门楼大喝道。

声浪阵阵,低矮的曼头城上听得很是真切,广定王听得大喝,只觉得双耳嗡嗡,脸色煞白,“这……这可该如何是好?”说话间手都在哆嗦。

吐谷浑虽是鲜卑族,也是擅长骑射、崇尚勇武的草原猛士,但是偏安西北之地数百年,承平日久,这群分封下来的名王更是住进了汉家的城池,少数人的血性早已经消磨殆尽了,像天柱王、白兰王那样嗜血好战的名王也不多了。

广定王就是此中的代表人物,偏居于曼头山天堑之后的曼头城,也没有人来功打,自由自在的当着自己的名王当惯了,哪里见过这等场面,面对苏定方这样智勇双全的将领,早就是肝胆俱裂了。

良久,十息时间已过了,苏定方心里也是猜度出来了一个大概,这样当面叫阵,敌方将领还不出来搭话,看来太子的暗影所献的情报当真是真实,这曼头城之内的广定王当真是懦弱不堪。

对于怯弱的人,你可以去吓唬他,但是也不能将他逼急了,苏定方心思急转,也是喝道:“广定王听着,我大唐厚待俘虏,你若早降,还可以去大唐长安城快活的做个寓公,如若不然,待我十万大军踏破这低矮的曼头城,鸡犬不留。你广定王也当剥皮枭首,传阅四方”。

此话一出,城门楼后躲着的翻译脸色一白,广定王见状,忙是问道:“快说,汉人将领说什么了?”

那翻译脸色煞白,眼珠子一转,直哆嗦说道:“那汉将说,大王若是投降,可以去那极乐的长安城享受富贵,汉人的美食美人任由大王挑选,还可以赐予大王精致的佛像,如果不投降,那就……”。

“美食、美人,还有佛像?那好啊,嗯,如果不投降那就怎么样?”广定王听得美食美人佛像的时候也是面露喜色。

“如果不投降,唐军十几万大军将会将曼头城踩平,然后一个活口不留,大王也要被……被斩头分尸,埋在四方各地不得……不得全尸”。那翻译眼中闪烁着惧色说道。

广定王一听,果真脸色大骇,斩头分尸……不得全尸,不行,绝对不行,这样子死了是不能够去佛主的极乐世界的。

要知道吐谷浑盛行佛教,特别是上层贵族更是身心佛陀佛主,若是老死之后,尸首不全是不会的佛主护佑的,那将会堕进阎罗地狱,受尽折磨……

而广定王明显是被翻译的话语给吓到了,却是压根没深想过,苏定方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而这翻译却是叽里咕噜的叭唧的好大一堆,分明就是这翻译怕死。

曼头城只有三千人马,而且久不经战阵,断然不是城外那些强大的唐军的敌手的,翻译也是善于察言观色的,岂能不会为自己谋取生机。

城外的苏定方又等了一会儿,看了看身后三千军士,已经面露疲惫,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这么消磨下去,恐怕士气尽丧。

当即也是喝道:“全军听令,弓弩攒射”。

三千将士闷哼一声,张开了弓弩,苏定方神色低沉,右手高高举着,只待一声放便可以箭矢齐射。

正在这时,只见得城头一名瘦小的吐谷浑人站起来,慌忙摆手叫道:“将军且慢,慢着,慢着千万别放,我们投降,我们大王愿意投降……”。

苏定方听了一喜,却是面色冷峻,仍然没有让将士收起弓弩,只是喝道:“让广定王自缚双手,出城献降”。

那翻译听了忙是点头应着。

不多时,只见得矮小的曼头城门被打开,一名很是年轻的吐谷浑人身着华服,手被束缚在身后,慢慢的走出城来,还不待苏定方说话,那广定王竟然很是光棍的啪嗒一声跪在地上,用着非常生硬生疏的汉语说道:“我…投降”。

一旁的翻译也是手捧着广定王大印,恭敬的奉上,“罪臣吐谷浑广定王及满城吐谷浑民奴,愿降大唐,恭迎将军进城”。

苏定方眼睛一眯,着重看了这翻译几眼,看来这翻译背地里为广定王做了不少主啊,至少苏定方看得出来,面前这怯弱的广定王是不可能说得出来这番话语的,因为他连汉话都讲不清楚。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广定王能够弃暗投明,归服王化,可喜可贺”,虽是看透了,但是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苏定方毫不客气的接过了广定王大印。

继而一拔腰间横刀,直吓得广定王一个颤栗,刀光一闪,广定王背后的粗绳应声而断。

“全军收弓,持兵进城”。苏定方又是喝道。

而后一千兵士收起弓弩,手持横刀,列阵进城了,苏定方在其后谨慎相随。

直到进了城,看见城中约摸几千吐谷浑军士惶恐不安的站在空地上,苏定方这才放下心来,当即派人接管了城防,并且将三千吐谷浑兵马缴械看管。

继而在城头插上大唐旗帜,大开城门,迎接总管李大亮进城。

未动兵戈,就让吐谷浑为数不多的城池之一的曼头城归降了,不得不说,这是极大的军功,其威慑力影响力比之一场大胜,更甚几分,毕竟说出去就是威风许多了。

全歼白兰王所部,攻下曼头城,李大亮这一支偏师的军事目的就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只有稳定曼头城,向朝廷报捷,向主帅李靖请示下一步动向了,而后李大亮喜不自胜的写好捷报和军报,分别派人送出。

而距离此地千里之遥的蜀地,崇山峻岭,道路险峻,这一刻,李破军算是明白了什么叫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了。经过数天的行军,李破军已经进入了剑南道,也就是西蜀地界,看着这盆地天然的屏障,李破军也是终于切身了解了公孙述、刘备和刘文彩等人能够占据川蜀称霸一方了,山好水好物产丰饶,天堑屏障蜀道艰险,无愧天府之国之称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