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功绩昭昭,威德赫赫,开国高祖,当加尊号

1306.功绩昭昭,威德赫赫,开国高祖,当加尊号

见李世民跟吃了火药似的,李破军也只得摸摸鼻子忙是说道:“第一,许敬宗不是请求给阿耶您上尊号吗?我觉得您可以将尊号上给皇爷爷。此举一来可以安抚皇爷爷,让他开心开心,解解心中积郁。二来也可以彰显我大唐以孝为本。

第二,这太极宫乃是前隋所建,老旧破败,地势较低,周边龙首原上的百姓甚至都能看到宫内,不足以彰显朝廷威仪,而且阴暗潮湿,对人的身体有害,您看阿娘和皇爷爷不都是被这破败环境影响身体的吗,正所谓新朝新气象,如今突厥吐谷浑皆已被灭,外敌已除,国内清平,国库充实,另外修建宫殿也没什么负担,不如另外选址,重修宫殿吧”。

李世民听了眉头微皱,思索一下,直道:“几年前,我记得有人提议在龙首原修建新宫,你不是竭力反对吗?”

“今时不同往日啊,当时只有一文钱怎敢想着吃肉啊,如今有万贯前又何必委屈自己吃杂粮呢”,李破军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李世民略一沉默,看向长孙无忌,“辅机,你怎么看?”

“殿下所言有理,昔日大唐百废待兴,自是不可耗费人力物力修建宫殿,如今国富民强,修建宫殿已不足为虑了”。长孙无忌很是聪明的没有明说建还是不建,只是将李破军所说的又给阐述了一遍。

“后日朝会时,辅机你让人提出来,议一议”李世民点点头直道,说罢又转头向王敬忠说道:“宣杨师道,房玄龄,魏征,陈叔达,萧瑀,高士廉,李道宗,李靖等人立政殿议事”,说罢想了想又道:“把许敬宗也叫来”。

“阿耶,阿娘,我先回去看看哈”,见没自己什么事,李破军心念着要当爹的事忙是告退了。

李世民立政殿议事把许敬宗也叫上了,很明显,李破军提的第一条建议,他同意了,给李渊上尊号。

急匆匆的回到东宫,承恩殿里却是没人,抓住一个行礼的内侍,李破军问道:“太子妃呢?”

“回殿下,太子妃与郑良媛在西池院游湖”。

李破军转身就向西池院走去,几步来到西池院,只见湖泊之上,一艘小船飘荡在上面,水面清波微漾,甚是安逸。

眼神止住了要行礼的宫女侍卫,李破军玩心大起,脱下外袍,偷偷摸摸的在一旁下了水,盛夏天气,还是泡在水里舒服,这从渭河引来的活水着实凉爽。

“姐姐,你说郎君什么回来呀?不是说大军都已经班师回朝了嘛”

隔得远远的就听见萧嫣那有些低沉的声音,似乎有些失落,“妹妹别着急呀,说不定郎君这时候就在回来的路上呢,更有可能已经进了东宫呢”一旁郑丽婉拍了拍萧嫣的手轻声笑道。

船边的李破军听了也是一笑,趴在船舷上笑道:“你怎么知道的啊?”

二人听见声音吓了一跳,撇头看去,只见李破军笑嘻嘻的趴在船边。

“郎君”,二女大喜过望,忙是扑上前,吓得李破军赶紧起来,“慢点,别掉水里了”。

“嫣儿,你说咱们怎么就那么准呢哈,这么快就中标了”李破军笑嘻嘻的抚摸着萧嫣还未凸起的小肚子,这话说的萧嫣一阵羞怯。

三人在船上游荡了一会儿,便是回承恩殿,不多时,李承乾、李丽质和李泰几个弟弟妹妹也是一窝蜂的过来,满满一堂,好不热闹。

立政殿,李世民捏着眉头,不多时,脚步声起,高士廉、房玄龄等人就是联袂而来了。

行礼罢了,看着堂中静立的许敬宗,房玄龄心里一沉,莫非陛下还是经受不住尊号的诱惑,决定给自己上尊号了。

房玄龄虽是不赞同,但若要是让他出声反对,他可是不敢的,毕竟李世民一发怒,他就浑身哆嗦趴在地上颤抖,胆小这可是他的致命弱点。

“陛下,召臣等来此,莫非是有意臣之请奏?”见得李世民和众臣都不做声,欣喜难耐的许敬宗也是轻声说道,打破了沉闷。

李世民眼底闪过一丝鄙夷,摆了摆手,“朕是不会加尊号的,自古帝王,皆无此先例,朕自知远逊古之贤君,怎敢欺天自大,妄加尊号”。

听得李世民这一番话,高士廉,房玄龄等人心里一松,脸上浮现笑意,直伏地拜道:“陛下谦逊有德,实乃大唐之幸,百姓之幸”。

许敬宗微张着嘴巴有些诧异,这结果似乎与他想象的不同,但他毕竟是许敬宗,何等机智,当即也是附和,不敢再重提。

李世民没管他们如何想法,自顾自起身,看着旁边那简略的大唐三百六十州地图,心中感念,直道:“朕虽无德无才,不敢妄自尊大,但有一个人却足以配得上尊号”。

说着一停顿,看着不解的众臣,李世民声音陡高,向北面临风殿拱手朗声道:“那便是当今太上皇,昔年暴隋无道,民不聊生,皇图动荡,荒庸之主穷兵黩武,群盗发逐鹿之机,殄暴无厌,横流糜救,太上皇审独夫之运已去,知新主之当兴,清君侧,诛奸佞,拥新主,决神机而速若疾雷,驱豪杰而从如偃草,终使天下靖平,又得新主禅让,始有大唐基业。其功绩昭昭,威德赫赫,因此,朕意,请为太上皇上尊号,诸位意下如何?”

后面屏风之后的记录史书的起居郎褚遂良听得这番朗朗之语,稍微一怔,继而便是大喜,忙是执笔记录,一字不差。

诸臣听罢也是愣了,继而也是大为叹服,李世民说得这番话,可真是亮堂,任谁都挑不出一个刺来,注定是要留下一个好名声。

当下众位重臣便是顺理成章的全票通过了,无一反对,在座的诸位大佬同意了就是最终决定了,至于拿到朝堂上过一遍就只是走一个流程了。

“此事便交由子聪公(陈叔达表字)了,两日之内,着你礼部议定尊号呈上来”。李世民看着下面一个须发皆白身躯佝偻的老人说道。

这人便是礼部尚书陈叔达,已是六十多岁高龄了,陈叔达颤颤巍巍的应着,李世民见状不由得更是心中有感,时间飞逝,人皆老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