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危机四伏

一世唐人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危机四伏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2:31:18 来源:笔趣阁

1371.危机四伏

对于神策军诸将没有随军东征,李破军也特意去过一次护龙山庄军营,薛仁贵、席君买等人虽然有点失落,但经过张文瓘几人隐晦的提醒,也是恍然大悟,纷纷明白了圣人的苦心,更何况这数年来,神策军战事颇多,薛仁贵都已经积功升到了将军衔,席君买昔日不过一军中悍卒,现在也是堂堂中郎将了。

安抚了神策军众人,李破军又是快马加鞭回到了长安城,而此时,大唐东征军也已准备就绪了。

甘露殿,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册子哈哈大笑,“隋炀帝无道,征伐辽东时,百姓们打断自己的手脚来躲避兵役,朕现在外面东征高句丽,都是选择自愿出征报仇雪恨的,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这就是民心啊,这就是民意啊”。

原来自从李世民的征兵令颁发全国之后,百姓们纷纷呼应,不过半月,便是已经集结了六万大军,而且这六万大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府兵,大唐以武力征伐四方,现如今,国力鼎盛,人人向往着军旅立战功,更是向往着讨灭高句丽,报仇雪恨,收复失地。

整个大唐就如同一个机器一样,有条不紊的运转着,一月之后,时属仲夏,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之后,李世民亲率关中劲旅一万人马向着洛阳进发,洛阳将是皇帝行在的第一站。

长安城头,李破军眺望着滚滚烟尘向东而去,右边一人,面容清隽,须发花白,正是年过六十的名相房玄龄,左边站着顶盔贯甲的李大亮,此时的李大亮虽然调任工部尚书,但仍兼着宿卫禁宫的要职,此时只见得李大亮面容严整,神色中隐约有些忧虑。

李破军见状道:“李尚书无须忧虑,此番东征,定然大胜”,李大亮字大亮,以字行事,李破军也知道李大亮是反对东征的,李大亮认为高句丽远在数千里之外,是偏远蛮夷,跟中原关系不大,不像是突厥、薛延陀一样可以威胁到中原,没有必要劳师远征。

李大亮闻言笑了笑,“那是自然,高句丽东海胡夷,安能抵抗王师”,李大亮虽然反对东征,但是现在东征已成定局,没办法阻拦,那就只能竭力支持,作为宿将,他自然知道兵者国之大事,不能说丧气话的。

一旁的房玄龄听了李破军的话倒是眉头一挑,笑问道:“哦,殿下说必胜,臣想听听因何而必胜”。

李破军哭笑不得,“房相公这是考我了啊”。

略一思索,李破军看向城内川流不息的人群,顿觉开怀,开口道:“其一,以大伐小,我大唐国力鼎盛,兵精粮足,反观高句丽,弹丸半岛,四郡之地,经此一乱,国力衰微,如何相抗。

其二,以正伐逆,大唐王师乃是收复失地、报仇雪恨的正义之师,反观高句丽,弑主谋逆,多行不义。

其三,以训练有素之精锐劲旅讨伐混乱不堪、临时征召的杂兵,此番东征的兵卒皆是训练有素的老府兵,而高句丽不过是一群叛贼掳掠百姓的乌合之众。

其四,以精力充沛、志气高昂之师讨伐抱怨连天的疲惫之师。大唐将士皆是自愿东征的精锐,而高句丽尽是掳掠百姓的杂牌军,只是迫于刀兵才无奈从贼,其中不乏良善厌战之人。

综上所述,如何不是必胜呢”。

房玄龄听了哈哈大笑,捋了捋胡须,看着李大亮,“大亮觉得殿下所言如何?”李大亮字大亮,以字行事。

李大亮苦笑道:“玄龄公何必如此,某家虽不赞同东征,但如今已成定局,某家难道还会没有信心吗,区区高句丽,跳梁小丑,某家无非是觉得没必要而已,既然圣人决议东征,某家自是附从”。

李破军见状笑了笑,伸手道:“既如此,二位请吧,前线大军的粮草和后备军还需要二位鼎力相助呢”,说罢三人笑着向宫里而去。

只是留守京城的三人不知道,更大的危机正在向大唐慢慢袭来。

大唐西南,高原之上,有一座高大的山城,其名为逻些。

在贞观七年,年仅的十七岁呃松赞干布,在为父报仇平息了本部的叛乱之后,迁都逻些,逻些地区显要的地理位置,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达拉山,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年轻的高原霸主。

山南地区的琼结、泽当等地区虽然是吐蕃部落的发祥地,那里埋葬着松赞干布的祖先,但是由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被那里的叛乱者杀死,那里的旧贵族都是反对他的叛逆者,松赞干布始终心怀芥蒂。

相比之下,逻些地区的部落都是支持他的,都是他麾下平乱的主力,位置正处在吉曲河下游,是彭域的中心,有唐古拉山作为屏障,东连娘坡,西邻羊同,南依雅隆河谷,可谓是天然的高原都城。

定都逻些后,吐蕃国力日益强盛,彭域河谷出现了大片的农田,牛羊遍野,马匹肥壮,而就在去年冬天,松赞干布发兵羊同,尽取羊同之地,国力更是雄霸西南。

逻些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城中的寺庙、房屋、道路、水渠等等已经逐步完善了,愈加有一种都城的风貌,虽然没有中原大城的雄伟壮丽,但是在这雪域高原上,已经是一等一的雄城,再加上松赞干布勤修内政,不断地学习大唐,农业商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街道上,人来人往,汉人,藏人,天竺人,南诏人,泥婆罗人,往来不绝。

而此时,街道尽头,却是传来阵阵马蹄声,远远传来吐蕃将领的呼喊之声,“抓住那个汉人”。

很快马蹄声近,一个衣着华丽的汉人趴伏在马背上,背上赫然插着一支长箭,眼见着后面追兵将近,那华服汉人大急,一个不慎便是跌下马来,周边行人纷纷避让,顷刻间,后面的追兵便是围了上来。

为首的吐蕃将军怒不可遏,上前一脚踩住华服汉人,用着吐蕃语喝骂,“该死的汉人奸细,亏我们尚论论科耳大人将你当做贵客”。

尚论是吐蕃的“舅臣”,也就是与王室通婚或者王室宗族的大臣,论科耳就是松赞干布的叔父,囊日松赞的弟弟,乃是吐蕃王朝一等一的贵族大臣,也是松赞干布登上赞普宝座的支持者,所以论科耳在吐蕃国内可谓权势滔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