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二十七章:初见孔颖达

一世唐人 第二十七章:初见孔颖达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0:21 来源:笔趣阁

27.初见孔颖达

李破军自母亲哪儿用完晚饭回来就一直眉头不展,李世民如今战事受阻,远在洛阳,他也帮不上什么忙,何况他也没有办法帮忙,这看来根本就是一个无解之局。

嗯,就算是父亲无功而返又如何,历史上不还是一点事儿没有,第二年大唐国立后不还是成为秦王,几年后不还是登顶了,可见这次东征之事根本影响不到什么。

就算有难,也是小事的。

关于历史上这次东征可是轻描淡写的,不知是李世民登基后有意淡化还是根本没事,总之对于李世民来说影响是不大的。

李破军这样一想倒是轻松不少,他还真怕历史有误差,让这次东征事影响倒了父亲,毕竟现在是一家人,一根绳上的。

回到房里天已黑了,硕大的蜡烛扑朔的闪着并不亮的光,可笑还有不知死活的蛾子往上撞。

李破军在灯下读着那一本《太公兵书》,尽管全本早就读过几次了,可每次李破军读都有不同的收获,深奥之及,极尽兵家之奥妙,这是李破军对这本书的见识,了解越深。李破军的震撼越大,怪不得姜子牙能兴周八百年,被誉为兵家之祖,名副其实。

读者读者不觉已经呵欠连天,放下书,吹了蜡烛,马马虎虎的躺下了。

一天的高强度极限练武使他浑身肌肉虽经过泡澡揉并小睡了一觉扔是觉得酸胀。很快就沉沉的睡过去了。

李破军却不知,他的灯一熄灭不久,外间就进来一个柔弱娇小的身影,原来是小秋儿,秋儿在李破军卧室外间睡,这也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照顾他。

小小的脸疲倦不已,托着腮看着内室的灯,虽早已呵欠连天瞌睡来袭,但看着小郎君一天练武晚上还如此用心看书,她就强撑着不睡,心里一直很心疼这个年龄小的可怕却令人佩服的主子,更像是弟弟,小小年纪,出身高贵,却自强不息,文武兼备,每天勤练不缀。

好不容易看见灯熄灭,她刚想进去却又停住脚步,却是怕吵到了他,等了好一会儿,觉得应该是睡着了,才慢慢轻轻的进去,和着月光,看见小郎君安详的小脸沉稳的故意着,上前替他拉好着被子,放好书,关好门窗,轻轻的走出去了,正如她轻轻的来。

这一切都是秋儿自己内心促使做得,这个待人和善乖巧可爱的主子在她心里更好似一个亲弟弟,然而她只得好好的照顾他,虽说她自己也才**岁,也才是一个小孩。

这一切别人都不知道,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李破军此时却不知道他人生中收获的第一个铁杆归心的人竟是他的侍女,更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女人。

刺眼的阳光投过窗纱撒进房里,李破军迷糊着揉揉眼睛,习惯性呃醒了,昨晚一夜好觉,顿觉浑身舒畅,伸了个懒腰,童心一起,“恶”上心头,炸窝似的一喊:“小秋儿,来伺候本少爷更衣啦”。

外间坐着打扮的小秋儿吓得一跳,手中脂粉盒都掉了,蹭的一座起身就反映出是小郎君又在恶作剧了。鼓着嘴去打水了。

李破军一大早戏弄完秋儿之后,正在小院晨练呢。

阿正就过来了。“小郎君,昨日你说的箭靶刚刚福爷已经差人送来了,还有一大捆箭矢呢,不知道小郎君打算放在哪”。

李破军一听,效率挺高啊,昨天下午吩咐的,今早就送来了。

转头一看,指着沙坑那一头就说道:“把箭靶放在哪儿吧,记住钉牢些”。

很快箭靶就被务实的阿正钉好了,又去找来了李破军上几次用过的弓,李破军急不可耐的试了试,半石的弓对他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只是手指有些生疼,戴扳指又没合适的,一切只因年纪太小。

准头自我感觉还行,毕竟前世是神枪手,那准星那是杠杠的,只是这力度就不怎么样了,射了几箭就感觉手指火辣辣的疼,实在受不了,都快磨破皮了,只得暂缓练习。

刚放下弓,准备回房呢,就看见活泼跳脱的翠瑶来了,上前行礼说道:“小郎君,夫人唤你过去呢,让你赶快,别让贵客久等了”。

李破军一听就迷糊了,贵客?什么贵客,还要我去干嘛,我还只是个孩子啊。就问:“翠瑶姐姐,是什么贵客啊,还要我去干嘛”。

一旁的小秋儿听得不由的嘴脸一撇,为什么就不跟我叫姐姐呢。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李破军是主人。

“呃,我也不知道呢,我就知道是一个文士,看起来气质超然的,对了,夫人还管他叫先生呢”。

李破军还想细问,翠瑶就来不及了,“哎呀,小郎君,你赶快啊,夫人催着呢”。

李破军只得擦擦汗就走向大堂了,不管他什么人,见到了不就知道了。

“孩儿见过母亲”一进门就向母亲行礼,哪怕平日再亲切贴心。此时有外人在,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李破军看见大堂里母亲坐在左侧首位上,下手尊客位坐着一个年约四五十的文人,身着白灰文士圆领袍,文质彬彬,一看就是饱学之士。

“虎奴来啦,怎么又满头大汗的,是不是又练武了,都说了让你注意身体”。

说着可能觉得有外人在就顿了顿说道:“看来给你找个名师是对的,不然都快成武痴了”。

说完遥尊着那文士说道:“这是孔先生,也就是你爷爷为你选的名师,还不拜见”。

“小子李破军拜见孔先生”。

李破军依言拜道。他此时也知道这位是谁了,他就是孔子之后,贞观名臣孔颖达,当世经学大家。

孔颖达捻着几髯胡须看着李破军,半晌不语,才语气平缓的说道:“嗯,确是人中龙凤”。

长孙无垢又说道:“孔先生听闻你爷爷让他教导你经学,特地前来看看你,要知道孔先生乃当世大家,收徒很严的”。

孔颖达这时也不好对着女眷端架子,笑着说道:“夫人言重了”。

可是一转脸脸色就一肃对着李破军说道:“老夫收徒甚言却是不错,一向不论资质,只论品格,小郎君神童之名长安皆知,老夫也曾读过那几首诗作,确实不凡,你的资质肯定不错的”。

顿了顿喝了口茶又说道:“二公子英敏不凡,夫人也是贤淑温良,料想小郎君也是品质上佳,况刚刚老夫也见到了你沉稳有度,不急不躁,资质品格皆为上等”。

说完哈哈一笑“如此佳徒,何有不收之礼,何况老夫与二公子也是知交已久啊”。

这时长孙无垢也是笑颜满面,“先生满意就好,今日匆匆一面也未准备,将军也不在家,等来将军归来再备礼上门拜师才对。”

长孙无垢还真怕人家看不上李破军呢,毕竟是当世名家,而李破军却毫不担忧,因为他知道这孔颖达也是李世民一方的人,怎么不答应。

孔颖达闻言也是笑容满面的答应,毕竟这拜师之礼读书人最是看重,古语曰天地君亲师。师长可是仅此于父母的存在,何况孔颖达乃儒家正统,更是在意。

长孙无垢又陪着孔颖达聊了几句,孔颖达就告辞了,他也不便久留,更不便待饭,毕竟男主人不在家,自始至终李破军只得垂手在一旁看着听着,颇有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的样子。

孔颖达走后李破军终于坐下来来了,吃了点桌上鲜果,又陪着母亲聊了一会儿,临走前长孙无垢却让人搬了一大套儒家典籍给他,说是让他回去自己预习多看看,李破军看着一堆书不由得一阵头大,其中大部分都是书简,只有少部分纸质。

就这样李破军郁闷的回到小院了,后面还跟着好几个搬书的伙计。

回去的李破军不由得将一阵郁闷发泄在了练武,好似只有挥戟如风的时候才能忘却所以烦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