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四十八章:徙封江陵王

一世唐人 第四十八章:徙封江陵王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0:21 来源:笔趣阁

48.徙封江陵王

李破军回家后在母亲哪儿挨了一顿不痛不痒的训斥后,被告知李世民几日后就应该会回京了,届时会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

上次生擒薛仁杲只是一个小小的献俘仪式,这次应该会上次更盛大的,还会举行祭太庙等重大仪式。

转眼间三四天就过去了,李破军在府中也是接到了消息,明日上午李世民就回来了,到时候还要去城外五里亭迎接。话说此次李世民东征逐鹿中原出去了**个月,接近一年时间,所以李破军也是很长时间没见过李世民了。

第二天,李破军也是早早的起来了,穿上一身崭新的素罗衣,在秋二的服侍下一阵打扮。

良久,房门打开,迎着早晨的朝阳,出来了一个俊秀威武身形挺拔的的少年,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些许词语似乎不足以形容了。

当真是

“宗之潇洒美少年,皎如玉树临风前”。秋儿的眼睛痴痴的看着。

李破军也是装13的微微,洒然而去了,只留下一个绝世独立的背影。

很快跟着长孙无垢牵着小承乾登车去了城门处,看见了李渊的车架和众臣,也是赶忙下去见礼。

一下车,李破军毫无疑义的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没办法,人帅就好如此,李破军心里暗自说道。

长孙无垢见礼后,李破军牵着小承乾也是上前。

“孙儿拜见皇爷爷”,小承乾也是奶声奶气的跟着复述。

“呵呵,文瀚啊,都起来吧,走,随朕一起去迎接世民”说完牵起李破军的走缓缓走向那路边长亭里,李破军也就右手被李渊大手牵着,左手牵着小承乾。

这一幕可是羡煞了众臣,都是暗自想到,这秦王一家可真是受皇上宠爱啊。

李建成也是眼中闪烁,没办法,谁让他的儿子不成器呢,甚至还多次因为犯错而受到了李渊的训斥。

两排禁军护卫之外的百姓也是议论纷纷。

“皇上旁边的那位郎君可真是俊秀啊”

“呵,你知道那位是谁不”。

“噢,兄台知道,还请告知小弟”

“看见你这么诚恳的份上告诉你吧,那位就是我们要迎接的秦王殿下的长子李破军,封号中山郡王,那可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啊”。

“啊?他就是传说中的中山王殿下啊,第一次见到真人,果然名不虚传啊”

…………

很快,远处掀起一阵尘土,一彪人马风尘仆仆而来。

李破军一眼就看出为首的就是他老爹李世民,还比较抢眼的就是一左一右的两位将军,一位黄蜡脸一位黑脸,李破军转念一想就知道这是秦琼尉迟恭二人了。

只见李世民打马百步之外就来参见李渊了,这个场合李破军也不好上前见礼,只得父子二人眼神交流一番。

李世民看到两子被李渊牵着,也是眼中亮光一闪而过,似乎精神气更盛了。

一套礼仪过后。

在长安百姓的一路欢送之下,以李渊为首的浩瀚队伍由承天门进入宫中,前往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李破军也是在队伍中老老实实的看着。

古人对于祭拜天地祖先视为一件神圣的事情,也因故有跪天跪地跪父母一说,但凡出征凯旋,逢年佳节都要告奠天地祖先。

奠天地祖先因为重视,也由此显得格外庄严肃重。

上香祭拜,叙事问好,每一个环节都要诚心对待。

祭祖完毕,已经过了正午时分。

接下来也是最为关键重要的一个环节献俘仪式。

这献俘仪式自古就有之,两周遗留下来的记载中就包含着无数献俘礼节。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衍变为一个习俗习惯,唯有在取得盛大战果的时候,才有必要举办献俘仪式。

唐朝自立国起,李世民这次攻略河南,力擒王世充、窦建德两大枭雄,一统中原北地取得的战果比之李世民当年生擒薛仁杲的大胜,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这献俘仪式也格外隆重盛大。

此战遭受俘虏的窦建德,王世充等人极其政权的贵族,都要以白练捆缚跪拜与太庙、太社面前。先向天地祖先请罪,而后还要前往承天门瞪顺天楼接受献俘。

一切依照礼法来定,李渊在承天门顺天楼前楹当中设帐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献俘将校在楼下左右班立,楼前稍南设献俘之位。百官到齐后,侍臣将班齐牌用红丝绳袋提升上楼,报知皇帝。

皇帝就座,百官三呼万岁行礼。侍臣宣布“引献俘”,将校把被俘者带到献俘位。

李渊坐在高处,看着下方为首的窦建德王世充等人以及他身后的上百文武官员。心情就忍不住愉悦。能够看着不可一世雄霸一方的窦王二人倒在自己的面前。看到威风八面的一方诸侯跪伏在他的面前请罪。成王败寇两个词语

战败者没有任何的尊严可言的,即便是窦建德王世充这样曾经威震一方的雄主,此时此刻也只能羞辱的跪伏在万众之前,拜倒在李渊足下。

接下来就是在窦王的跪拜中宣读战报,这宣读战报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叫法,这叫做“露布”。

“露布”制度,始于后魏,成为东汉。东汉时,官员把那些不是很重要不需要用特殊手段封口的文件称为“露布”。后魏以“露布”发表战胜消息,每当攻战克捷,便以露布的形势传达消息,以漆竿上张缣帛,写上捷报,使天下遍知。这种办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露布渐渐就成为“布于四海,露之耳目”的“献捷之书”。

隋代文帝起,有宣露布之仪。但凡取得大胜,则在广阳门外集中百官及四方客使,宣读露布。这宣读完毕,还要百官舞蹈再拜行礼。

大唐取胜的经过早已由“露布”制度,宣告天下,然而在当下依然要宣读战报,以赞美己方将士浴血奋战换取来的功效,所出征的武将也以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战报中为荣。

李世民李靖等出征主将名字出现的次数自然不在少数,余下的尉迟敬德、薛万彻、薛万均、张公瑾等副将也逐一出现,甚至在李破军惊异的目光中出现了秦琼和程知节赫然出现在其中,他俩是在李世民这一次击破洛阳的时候一起归附的,可是把李破军激动坏了。

献俘仪式的过程中,李渊还会当众宣布对于对窦王等一干俘虏的处置。

若是宣判死刑,则直接拖到刑场受刑,若是宣判可赦其罪,则需要三跪九叩的谢宽恕之恩。

关于对窦王的的处置,李渊与满朝文武有过商议。朝中有两个不同的声音,一个较为激进,直接以杀了了事,另一种觉得王世充是投降不是被生擒的,直接杀了也不好,若是杀了关系到天下势力的心思变化,若直接杀了王世充,会引起投降归附那些人的不安之心,从而脱离大唐控制,逃离大唐投奔其他诸如薛安都,杜伏威等部,影响统一大局。

而且李世民也答应过王世充投降的话就饶他不死,所以李渊就下诏赦免玉世充死罪,贬为庶人,与兄弟、子侄等一同流放到蜀,而斩窦建德于市。

然而让众人咋舌的是没过几天,王世充及其兄王世恽却被仇人独孤机的儿子、定州刺史独孤修德等在府州驿站中杀死。李渊无奈也只得下令罢免独孤修德的官职,而王氏其他兄弟子侄等,在发遣路上也因谋反被杀。

所以窦王这两位反王的下场可是非常悲惨,李破军听到也不由得心有戚戚,至于王世充之死,谁能知道他到底是不是死于独孤修德之手呢,这一切也是不得而知的,也不重要了。

随着献俘仪式结束,接下来就是所有出征将帅中期待的缓解,大胜过后的重头戏——论功行赏。

其中李世民身为主将收获最大。

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

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小政府机构。

对李世民而言,天策上将这个职位对他最为重要。

因为这一职位将成为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角逐皇位的重要筹码。自己可以给别人封官,招募人才也就方便了很多。自己拥有封官的权力,他不愁招不到人才。比如他就曾在房玄龄建议下,将杜淹招募到天策府中。李建成少了一个得意人才,他得到了个,胜算又多了几分。

“天策上将”拥有的权力也使得很多人都对他更重视起来,谋臣勇士纷纷投入他的门下,玄武门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常何其实也早被他拉拢过去。所以说,“天策上将”这个称号虽然是李渊自己造出来的“安慰品”来安抚他,但也是十分值钱的,确实给李世民提升了声望,也给他之后的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其他人的封赏也是颇厚,比如秦琼获封翼国公,又获赏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等,尉迟恭因功被加为秦王府左二副护军等。

另外就是一系列宗室改封加封。

李神通本为右翊卫大将军,永康王,改封淮安王,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授任河北行台左仆射等

而作为风云人物的儿子,李破军兄弟也获得了赏赐。

李承乾由于之前年龄小,也没啥机会,这次这机会也被封为了恒山王。

李破军则由中山王改封为江陵王,话说这封地江陵也是不简单。

江陵的城市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至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五代以来,中原王朝统治中心在豫陕之间,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粤,是中原沟通岭南的要冲,号为“东南重镇”,“亦都会也”。

历代建都于长江中下游的政权多建都于此,有春秋迄五代共有十代政权建都,其中楚是大国强国,东晋和南朝都拥有中国南部半壁江河,故江陵的古都地位较高,仅次于“七大古都”,是荆楚名都。

一大套繁琐的仪式花费了整整一中午时间,终于结束了。

李破军回到府中不由得大松一口气。

而李破军此时却是想起了他的封号,就去询问刚洗浴换装的李世民。

经过李世民一番解答,李破军略一了解,对这封地那是颇为满意的,比那些杂牌封号强多了。

而江陵也是荆楚富庶的地方,税收也是可观的。

而李破军的标准也是封官威不威风,这江陵王也是叫起来也是挺威风的,甚至比那一国之名的中山王还好听些,也比小承乾的恒山王好些啊。

李破军不由得一阵得意。

晚间,一家人好好吃了一顿团圆饭,李破军看母亲看向父亲那眼神,他都不好意思在这儿待下去了。

吃得颇为尴尬,好在话匣子打开了就好了。

李世民现在可是志得意满,也是喝得颇为开怀,和李破军连连尽饮,李破军也是七八岁的人了,甚至长孙无垢都曾想着给他招呼着亲事了,所以李破军自然是喝得酒了。

然而李破军对这个时代的酒却是实在不敢恭维,想是米酒一般,此米酒稍微烈一些,只是格外的香醇,这还是宫廷藏酒,李渊赏赐的。

李破军记得唐朝有一种的烈酒叫做三勒浆的,好像是西域传进来了,味道比较烈,李破军不由得期待,改天出去试试,其实他在军队的陶冶下是不饮酒的,奈何此时境况不同,思想不同,也是颇为好奇。

说到酒,李破军倒是有一种想把蒸馏酒做出来,可是如今时机尚不成熟,只能静待时候了。

饭后李世民说到说不得这几天会举行会猎,放松放松,以庆贺大胜。

自然又是撩起了李破军的好奇与向往。

“放心,到时候你小子肯定会带上的,你也是练箭已久到时好好表现,可不要丢人”。

在李世民的一声笑骂中,李破军晃悠悠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