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修订族志,刊正姓氏

1187.修订族志,刊正姓氏

李世民摩挲着手上的扳指,眼睛看着案桌,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心里的想法,听着众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心里也是在思略着,只要不危害百姓、社稷,一切对于世家不利的事情,李世民都是举双手赞成的,削弱世家名望当然是好的,只是要看如何实施了。

待得群臣说罢,李世民发现下手第一排的房玄龄却是从头至尾的低头不语,房谋杜断不是随便说说的,房玄龄善谋是天下闻名的,房玄龄竟是不发一言,李世民也是很好奇。

当即问道:“玄龄怎么看?”

听得李世民发问,李破军还有一众大臣都是看向房玄龄,想听听这位当朝第一谋臣有什么看法。

房玄龄听得李世民发问也是一笑,一双眸子里闪烁着看透一切的睿智光芒,手中虽然没有诸葛丞相的羽扇,但是自有一番风度。

迎着李世民的目光,房玄龄直道:“陛下,现今世家坐大,各族皆是互相通和,以联姻为桥,利益作路,士族性好矜夸,嫁女多要聘礼,择选门第,歪风遍涨,说得好听点叫结秦晋之好,不好听的便是卖婚了,此乃弊病,亟待革除,否则世家日益庞大,治下之民只知世家,不知朝廷,贻害无穷,轻重失宜,理须改革”。

房玄龄说的这是共同认知,大家伙都知道,也是纷纷点头附和,李世民点头又道:“那玄龄是什么意思?”

“修订族志,刊正姓氏”。

房玄龄就知道李世民有此一问,从容一笑说道。

李世民闻言眼睛一亮,坐正了身子,“细细说来”。

李破军也是闻言一顿,脑中灵光一闪,刊正姓氏……《氏族志》!

这就是贞观年间修订的《氏族志》了,想到这儿,李破军不由自觉的看了一眼那个须发皆白的老头,那是当朝侍中高士廉,历史上就是高士廉主持编撰《氏族志》的,结果高士廉一时疏忽,历时数年修订完成后竟是将崔氏列为了第一等,皇室李家还在其后,李世民勃然大怒,让其重修。

现在房玄龄提出的“修订族志,刊正姓氏”应该就是那历史上有名的《氏族志》了。《氏族志》的修订是有积极意义的,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世家,打压了世家的名望。

《氏族志》的出现压抑了山东,江左等老牌士族,使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了士族的地位,充分的达到了扶植庶族地主、压抑门阀士族,加强黄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也为数十年后武则天颁布的《姓氏录》彻底否定传统门阀制度打下了基础。

在众臣瞩目中,房玄龄从容说道:“数百年来,天下士族主要分布四地,并各有所尚:山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及至现今,关陇,代北个江左已大不如前,唯有王、卢、郑等山东士族,崇尚联姻,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说到这房玄龄也是摇头一笑,似乎有几分赧然,因为他自己就是和范阳卢氏联姻的,不仅是他,程咬金和清河崔氏联姻了,魏征和裴氏联姻等等。

“山东士族依靠联姻而地位卓然,现在可不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功绩薄厚以作等级,重新划分门第,以达到殿下所说的否认门第的效果,若只是否认门第唯恐士族心有不岔,若是重新刊定,则其无话可说了”。房玄龄眼神灼灼的说道。

听得房玄龄的话,众人都是嘶了一口气,好狠的计策,这是要将士族动刀子还要让他无话可说啊。

而且如此一来,即使那些老牌世家心有怨言,但势必也有新兴的庶族鼎力支持的,那些得到李世民提拔的新兴庶族肯定是举起双手赞同,并且在暗地里猛踩那些昔日站在他们头上的老大哥的,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明谋了,世家吃了苦头也只能是自己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了。

李世民听完,很快就是明白了房玄龄的意思,当即大喜。

直拍案叫道:“正是如此,山东士族世代衰微,早无功业,全无冠盖,仅靠婚姻得财,靠女子得势,朕实不知天下何以重之?”

在堂众臣听闻这话,纷纷低头,他们都是李世民信任的重臣,不然的话李世民是绝对不可能这么露骨的跟他们说这些话的。

李世民这些话让他们着实很是汗颜,因为他们这一群重臣里面,十有七八都是跟山东士族有关联的,都是沾亲带故的,正是依靠他们这些当朝重臣,山东士族才有如今这卓然的地位。

李破军也是眼神烁烁的盯着这些人看,李破军很是敬佩房玄龄的为国精神,他的岳父就是卢氏的族老,然而房玄龄却是一点都没有私心,一点都没有为老丈人家着想,一心为着国家社稷献出此计,由不得李破军不佩服。

很显然李世民也是想到了这一点,看向房玄龄的眼神满是欣慰,不愧是老搭档啊,不愧是吾之臂膀,吾之心腹啊。

“陛下可下旨,魏晋以来,天下离乱百年,族志典籍多有损毁遗失,为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谱学传统,编撰《氏族志》,修订族志,刊定姓氏”,房玄龄微捻胡须,淡淡说道。

李破军在一旁也是接话道:“明面上修谱,实则是并不考虑其过往,过往的并不算数,绕你过去辉煌,都不作数,只从今朝算起,以此来变动数百年来的门第等级,更新换代,侧重提拔新兴庶族,如此一来,天下便无独大世家”。

听得李破军直言不讳的话,众臣也是纷纷点头,各自附和,既然皇帝太子都当他们的面直言不讳,若再是避之不谈,那就是傻子了,反正对他们自身没有坏处,反而修订《氏族志》的“尚官”原则会让他们的家族得益。

看着众臣的反应,李破军也是心底直赞,这一计实在是太漂亮了,简直就是软刀子,朝廷并未否定门阀的存在,只是由尚姓变成了尚官,只是侧重扶持了新兴的庶族,调和门阀间的差距,以达到了大体的平衡,消除了特大世家的存在,也并没有激化矛盾,这软刀子杀人真是致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