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臣等不肖

一世唐人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臣等不肖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0:21 来源:笔趣阁

1214.臣等不肖

见得众臣都是这个样子,李破军也是嘴角直扯,感到牙疼。

房玄龄宇文士及虽然话说得委婉,但是意思就是很明显了,松赞干布?一个小地方的乳臭未干的小屁孩,有个甚值得重视的。

李破军只觉得苦笑,想不到一代雄主松赞干布居然被人如此评价,大唐谋主房玄龄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连见识深远的宰辅重臣都是这般想法,大唐百姓士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句话,那就是没把吐蕃放在心上,殊不知,日后的吐蕃将是大唐的噩梦,盛世大唐破碎了,吐蕃人在这天下第一城长安城里纵马劫掠,这将是大唐君臣民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若是李破军直接说日后吐蕃如何厉害,如何攻破大唐都城,李世民君臣恐怕会以为李破军发疯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所以说李破军绞尽脑汁,也是在如何组织言语来尽量让大唐君臣重视起吐蕃来。

“诸公,请相信我现在绝不是在开玩笑,我敢说论起对吐蕃的了解,大唐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吐蕃,我通晓吐蕃语言,略识吐蕃文字,更是了解松赞干布此人。

松赞干布慷慨才雄,骁武绝人,富有英略,通达工艺、历算和文学,自幼习骑射、击剑和武技,自十岁起,便是西南高原上有名的勇士。五岁便能背诵吐蕃赞普世系,熟知历史英雄传说,长于诗歌创作,才华横溢,其文韬武略,可谓全才。”

说到这李破军似乎也是对这位未曾谋面的高原英主有了些许向往,松赞干布之名,绝对不是吹的,是可以并肩秦皇汉武一样的雄主。

“相传松赞干布之父朗日论赞十分重视松赞干布在品德节操方面的培养,专门在所有部落里挑选道德高尚、行为端正、诚实友善的人与松赞干布为友,松赞干布自幼便是与这些君子游戏成长。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松赞干布也是品质高尚,其虽为王子,但为人诚善,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常与奴隶戏耍而全无王子娇贵,甚得人心。

其继位后,肃清吏治,整顿军队,制定推广统一文字,大力发展农牧业,学习汉人耕种技术,将牧业为主的高原民族转为农牧业结合,一边牛羊成群,一边青稞丰收。另外制定统一“**令”,将各部落统一法令,草创了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阶品级,这些制度在我们看来虽然简陋至极,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在夷狄之地却是开天辟地的进步。

如此发展三年,这些尚不完善的制度就让松赞干布国力大涨,一举荡平达波、工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李破军手里紧握着茶杯,指关节都有些发白,这些有些是前世的记忆,有些是搜集来的讯息,但是毫无疑问,目前为止,松赞干布是唯一一个让李破军感到有压力的人。

“试问这样一个人,诸公还有什么理由去轻视他呢?需知骄兵必败,老虎抓兔子亦用全力啊。昔日两晋灾祸,历历在目,前车之鉴不可疏忽啊”。李破军也是摇头叹道。

李破军的叹息声幽幽回荡在大殿,满堂寂静。

不知李世民,似乎众臣都被李破军给唬住了,魏征等人微张着嘴,颇为惊愕的看着神情慎重的李破军。

“殿、殿下,那吐蕃……果真是这般情况?”

一直打着瞌睡的老臣高士廉也是惊愕的睁眼看着李破军,看那神色,也是有些警惕了。

“舅公如若不信,尽可去查”,李破军笃定的点点头。

见得李破军这般模样,众臣这下子终于收起了轻视。

房玄龄脸色一阵泛红,低头颔首退下,他身为宰相,却是对他国情况并不清楚,甚至还一度轻视,自是让他羞赧惭愧。

太子既然这样说,那自然就是真的了,既然是真的,那松赞干布还真是不可小觑,夷狄一向是反复无常的,你若强大,他便归附,你一衰弱,他就翻脸。

这些道理不用谁说,在座的重臣都是明白的,如果不是太子点醒众人,那将贻害无穷啊,一想起两晋灾祸,众臣不寒而栗,一旦那样,那他们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良久,李世民终于开口了,见得气氛沉闷,似乎被李破军无限吹捧的松赞干布吓到了,让这群大唐栋梁倍感压力,李世民好似不在意的摆手一笑。

“哈哈,众位这是怎么了?被松赞干布一小儿吓着了不成?绕他是绝色雄才,我大唐是比他差还是怎的?

吐蕃地不过千里,民不过百万,我大唐有万里之地,千万之众,十倍于它。其余钱粮、兵甲弓马殷实,良将如雨,谋臣似云,区区吐蕃,再来十个亦是不惧,诸卿何故闻之色变而不敢言语啊?”

李世民声音洪亮,在大殿里回响着,甚为豪迈,足以壮怂人胆气,何况在座的那一位是怂人,善谋的房玄龄,善断的杜如晦,善政的长孙无垢,善战的李靖……

无不都是不世出的英雄人物,怎么可能会怂,方才一时色变不言语,也是被惊愕到了,也是在思略着对策,故而气势低沉,现在听见李世民的话,都是精神一震,哄然下座,齐声呼喝道:“臣等不肖,大唐万胜”。

当然,这里的“不肖”并不是不孝顺的意思,而是自称没有才能的意思,出自蔺相如门客,乃是自谦之语。朝堂上某臣若是被皇帝批评业务能力不行的时候,就会拜罪道“臣不肖……”。

李破军也是被这群年过四五十的臣子给震撼到了,这股子气势,真不是盖的。

见得众臣还是如此风范不减当年,李世民也是甚为满意,捋须直道:“依诸卿看来,对于吐蕃,我大唐该做如何应对啊?”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房玄龄出言道:“论起吐蕃,在场只有太子殿下最为熟悉,臣等不敢妄言,还请殿下示下”。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李破军,“太子你的意见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