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冰雪之城

一世唐人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冰雪之城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0:21 来源:笔趣阁

1223.冰雪之城

在京畿大军出发后,李破军也是传令李震等暗影头领,随军前往西北,暗影人员之前就已经大部前去了西北,进一步打探吐谷浑情报,在茫茫高原上,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山川走向、河流深浅及封冻程度、地形地貌以及敌人动向等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住唐军建功立业的热情,京畿大军轰轰烈烈的开向西北,而西北之地得了朝廷军令,也是很快就集结起来,凉州李大亮、岷州李道彦、利州高甑生等部,早已经磨刀霍霍,大军集结。

大唐这么大的动作,吐谷浑即使再糊涂,也是有了反应的,更何况周边唐军的调动根本没有半点隐瞒,兰州、凉州、岷州等边境线上已经摆出了一副开战的架势。

对此,吐谷浑上下也是暗流涌动,波云诡谲。

茫茫高原上,正在飘着鹅毛小雪,地上的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正月的高原可是没有半点的生气的,只有寒风与冰雪。

在广阔的高原东北部,有一个高原上的明珠,那就是华夏最大的内陆湖西海(即青海湖)。

在西海的西边、莱济河的南边,有一座高原雪城,这座冰雪之城本是夯土砖石构造的,但此时被冰雪覆盖,便好似那雪域冰城一般,夺目而又坚固。

只见得这座冰城分为内外两城,整个城池不大,外城有着低矮的城墙,用砾石泥沙堆积而成,再被冰雪一冻,却是足够坚固,墙内着低矮简略的房屋,外边散布着一座又一座、漫山遍野的帐篷。

内城东西南北不过六七十丈宽,在中原人看来甚至是有点狭小,但容纳此国贵人居住那是绰绰有余。占地颇高,坐落在坡顶之上,足有两三丈之高,足以显示城中之人的高贵和地位。

城门一开,正对着的便是瓮城,有模有样的瓮城防御体系与中原城池一般无二,要是李破军在这,估计又得吐槽暗骂:这一准又是哪个该死的汉奸为鲜卑人建造的!

还真没有猜错,西北之地,汉胡杂居,这里分布着许多的汉人,魏晋以来,战乱频频,许多汉人逃亡草原乃至雪域高原,其中不乏匠人,建造出这么一座小城不在话下。

进了瓮城一条中轴大道,宽约一二丈,略显狭窄,可容数人并马同行,左右便是长宽数丈的小院和房屋。

这样一座颇为精致坚固的小城便是吐谷浑的王城伏俟城。

伏俟城中,到处都是低矮的房屋或小院,但唯独中轴大道的尽头,有着一座颇为华丽的房子,占地颇大,占据整个内城北部,房顶覆盖的是精致的瓦片,墙壁之上,镶金嵌玉,好不奢靡,虽是没有飞檐斗角,殿阁楼台,但在这茫茫高原中,无疑是一等一的豪宅,这就是吐谷浑王宫,慕容家族的住所。

此时,王宫大殿之中,左右一排排的火盆之中滋滋染着熊熊火焰,整个殿堂里充满着热气,全然不似外面的寒风呼啸、风雪飘飘。

殿中数名女子卖力的扭动着,左右分列坐着吐谷浑王公大臣,面前是烤的金黄的牛羊肉,金银酒器里装的是劫掠来的汉家美酒。

“可汗,既然撕破脸了,就休得苦恼,唐狗有多少人来便杀多少,让那些汉狗们看看,我们雪域高原可不是想来就来的,来得了,只怕回不去哈哈…”。

左列第一人,穿着小袖小胯大头长裙帽的大汉张着黄牙大嘴,撕咬着羊腿,桀桀笑道,甚是狂傲。

而上首那人,差不多的装饰,只不过帽檐四周镶挂的是金珠宝玉,甚是华丽,约摸五十上下年纪,发丝已显花白,粗眉大髯深凹眼,这人便是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歪坐王位,凛然生威。

能够坐在可汗下首第一个,隔着这么近,敢这么粗狂的说话,之前说话那人的身份也不简单,那人便是吐谷浑仅次于可汗的第二实权人物天柱王。

就像是中原王朝封的亲王,突厥可汗封的小可汗一样,天柱王就是吐谷浑实力最大的王,仅此于可汗,掌管着众多的军队,拥有漫山遍野的奴隶和人口。

而当代的天柱王可是一个狠角色,他骁勇善战,扫灭周边众多不臣服的小部落,更是逼迫西域的高昌、党项等部落国家臣服,势力直追可汗慕容伏允。

看着天柱王猖狂不羁的放肆模样,眼里浑然没有他这个可汗,伏允眼中也是闪过厉色,面上虽是带笑,但眼睛开瞌间,尽是寒光,不管在哪里,恐怕一把手都不希望二把手太过强势强大了。

其实这一次与大唐撕破脸并不是慕容伏允心甘情愿的,伏允虽是桀骜狂傲,但那也是年轻的时候,如今伏允年过半百,饱经风霜雨雪,岁月的磨砺也使得他脾气有所收敛,所谓人老成精,伏允早就看的出来,如今的大唐不是昔日那个大隋末年了。

当年他虽然被宇文述等人按在地上摩擦,差点身死族灭,但是数年隐忍,最终瞅准机会,打得隋朝且末、西海等四郡人马仓惶逃回中原,重新建立起吐谷浑复国了,注定就不是昏聩透顶的人物,怎么会再如今这大唐兵强马壮,国力富强的时候去撩拨大唐呢。

主要还是这个天柱王,正值壮年,野心勃勃,想要重现五胡时鲜卑人的荣光,却是勇武有余,目光浅段,更是胆大妄为,在不经过他的允许下,竟是聚兵劫掠凉兰两州,更是怂恿着减少贡品,直接与大唐交恶,现在大唐聚兵十数万西征,伏允心里也是叫苦不迭。

好不容易趁着隋末大乱复国了,他是真的不想再折腾了,万一再被灭国了……不敢想象。

偏偏那天柱王还在叫嚣着什么高原高寒,汉人柔弱,经不住恶劣气候必定溃败之类的话语,伏允听得眉头直皱,能够隐忍数年趁机复国的一国之主断然不是庸才,虽是占着天时地利,但是仗还没打,天柱王就气势飘飘,伏允隐隐觉得不好。

堂下之人,虽基本都是粗犷武人,但亦不乏心思灵泛之人,右列第一人,身着细袖大帘帽,长相没有鲜卑人常见的粗犷,反而小胡子,细眼睛,长得颇为斯文,只是这斯文之间又透着几分阴毒。

这人便是吐谷浑国相慕容孝,算是吐谷浑之中少有的聪明人,多有智慧,伏允能够复国,少不了这人的辅佐。

见得伏允面色,慕容孝心里也是了然,对于可汗与天柱王暗自较劲,国相慕容孝只当是不知道,没看见没听见,这便是汉人的和稀泥之道。

他虽是可汗亲信,可汗确实强,但是天柱王势力亦是不小,草原上部落之主更迭频繁,说不定那一天天柱王就摇身一变成可汗了,所以他才不会一根筋的跟着可汗呢,反正他是国相,部落势力算是吐谷浑第三,两边都得拉拢他。

“天柱王之言甚是有理,我吐谷浑得佛主护佑,受得了这冷风冰雪,但那汉人习惯了中原的宜人气候,骤然来我雪域,一定是不堪一击的”。

听得国相慕容孝支持自己的话,天柱王面色大喜,正欲说话,慕容孝又抢先在可汗伏允蹙眉之前说道:“但是……可汗所言也不可忽视,吐谷浑勇士虽强,但毕竟人数较少,抵不过中原的千万之众,所以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前去寻求氐人和吐蕃人的协助,壮大我们势力,才能够抵抗来势凶猛的唐军”。

慕容孝不愧是吐谷浑国相,说话之间不仅两面不得罪,而且还指出了当务之急,那就是拉拢周边部落借兵,共同抵御唐军,言语有条理且是咬文嚼字,毕竟汉胡杂居之地,受汉人文化影响较深。

听了慕容孝的话,伏允和天柱王二人都是一怔,继而可汗点头赞同,看着孝直笑道:“国相不愧是我慕容家族的谋者,此言大善”。

只是眼神一闪一闪,似有深意,虽然慕容孝这番话两头不得罪,最后更是支持了自己的意见,但是慕容伏允还是不太满意,隐晦的指出:你可是我慕容家族的人!

虽然天柱王不愿找氐人和吐蕃人相助,自持勇武和实力能够和唐军对抗,但是最终伏允拍板了,求助、借兵!

可汗毕竟是可汗,已经拍板了,天柱王也不能反对。

氐人虽是颇为强大,但是在吐谷浑面前是附属部落,遣一小卒为使前去即可,但是吐蕃毕竟是一方强国,比之吐谷浑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年前同之之后,国土面积剧增,勇士数十万,着实强大。

一个强国遣使前去借兵的话,这个使节就不能是普通人了,略一思索,慕容孝主动道:“可汗,我愿前去吐蕃,面见松赞干布,必定借来强兵”。

“哦?国相愿往?”对于慕容孝这么一个老狐狸、闷葫芦愿意为使,可汗倒是吃了一惊。

“是的,可汗听我细说。吐蕃自统一之后,国力日渐强盛,松赞干布虽是年幼,但也跟可汗当年有几分相似,同样的有智谋,同样的有雄心。

我猜想,迟早有一天,吐蕃人会跟唐国决裂,所以说我们跟吐蕃,其实是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唐国,松赞干布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就算他没有想到,吐蕃大相尚囊可是睿智的人,他一定会同意。

而且出使的人身份不能够太低下,这样不足以表现可汗对吐蕃赞普的真诚之心,我身为国相前去,给足了吐蕃面子,吐蕃人一定会相助我们的”。慕容孝眼神闪亮,颇为自信的说道。

而老迈的可汗伏允也被慕容孝的几句吹捧话给捧舒坦了,略微想了想便是点头同意了。

慕容孝见状心底暗喜,唐军凶猛,不能直面却是最好,吐蕃在西南,唐军自东来,正好可以避过,非是我慕容孝怯战,实是对手太凶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