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自请安抚大使

一世唐人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自请安抚大使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0:21 来源:笔趣阁

1227.自请安抚大使

甘露殿,王敬忠正是站在殿门口百无聊赖,忽的,只听得兵甲磕碰声音传来,他还只当是巡防的禁卫,但是声音近来,抬头一看,却发现是太子李破军。

只见得李破军身着乌金锁子甲,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兜鍪,脚踩一双流云飞月战靴,英武雄壮,王敬忠有些愣了,“殿下,您……您这是?”

“阿耶可在里头?”李破军微微一笑问道。

“啊,在、在呢”。王敬忠有些搞不懂李破军这是玩的什么名堂。

李破军听了点点头就迈步进去了,王敬忠挠挠头,也不敢阻拦,毕竟未得允许,可不能着甲觐见的,当然,这位爷可不能拦的。

李世民正在持笔批阅着什么,听见兵甲磕碰声,猛的一惊,抬起头,只见得李破军一身甲胄,大步进来,当即,眉头一皱,“又来作甚?想去打仗,我告诉你没门,好好给我在东宫待着”。

李破军闻言心头苦笑,面上却是一脸坚毅,走到李世民面前,直道:“阿耶请看这个”。

说着双手奉上一张绢布,李世民疑惑接过,一看之下,便是大怒,“好胆!”

一巴掌拍在案桌上,震得嗡嗡响,门口王敬忠心头猛跳:可别是殿下惹陛下生气了吧……

“这些羌人,当真该死,真当我大唐刀枪生锈了吗,胆敢杀害朝廷大员,叛国投敌,罪该万死,罪无可恕!”

这里也没外人,李世民完全没掩饰自己的愤怒,什么喜怒不形于色全都抛之脑后,拿着绢布的手都在颤抖。

原来绢布是暗影传给李破军的消息,洮州羌人叛乱,杀了洮州刺史孔长秀,将孔刺史头颅献与伏允,依附吐谷浑。

也难怪李世民大怒,这可谓是完全没把大唐放在眼里,刺史可是封疆大吏,朝廷大员,叛乱还不说,还把刺史杀了,杀了刺史还不说,还直接叛国投敌了,由不得李世民不怒。

不过脾气发完,李世民忽的一怔,直瞪眼问道:“你这消息从何而来?朝廷怎的不知?”

李破军一笑,“阿耶也知道我手底下有一支情报人员,早在两月前,我预知要与吐谷浑开战,便将情报人员派往吐谷浑,如今我那些情报人员早已经将吐谷浑情况摸清,并且绘制了吐谷浑地形图与布防图,两日前已献与了李药师,这个消息,就是我的情报人员给我通报西北消息的时候,顺路送给我的”。

神尼玛的顺路送给你的…朝廷怎么没人顺路送一下呢……

呼~李世民深深呼了一口气,一张脸都气黑了,心底强调着不能生气、不能生气……但是看见李破军那淡然笑着的臭屁脸,终究还是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废物,都是废物,每年耗资无数在驿站之上,还号称水路驿站千余个,驿员数万名,如此大事,朝廷竟不是第一时间得知,兵部有司,都该问责……”。

李世民唾沫星子直喷着,李破军睫毛乱颤,强忍着唾沫,不敢嫌弃,也不敢擦拭,毕竟是有求于人嘛,待得李世民发完脾气,李破军正欲说话。

忽的,殿门口的王敬忠惊叫着跑了进来,一手提着衣摆迈着腿碎步跑着,一手举着一个竹筒,上面涂有红漆。

“陛下,陛下,不好啦,边关急报,八百里急报……”。王敬忠一脸焦急的喊道。

这种涂漆急报定然是坏消息的,若是边关大捷等好消息,信使就该是高唱捷报入京的,而不是这样闷不做声的传急报。

李破军眉头一挑,似乎猜到了,拍了拍王敬忠肩膀,接过竹筒递给李世民,打开一看,果然是洮州羌人杀刺史孔长秀叛投吐谷浑……

“知道了,下去吧”。李世民已经生完气了,自是表现淡然了。

王敬忠却是一愣,“陛下……”。

“无事了,王公公你先下去吧”,这王敬忠虽然是残废不全之人,但是一颗忠心却是不差,完全不似历史上那些祸国殃民的坏太监,对自己也极好,免得他受牵连挨骂,李破军也是好心提示道。

见得李破军挤眉弄眼的表情,王敬忠一头雾水的愣愣应着退下了。

明明是坏消息急报,为什么陛下没有反应呢?嗯?不对,刚刚陛下发过脾气了,难道是太子殿下提前汇报了?嗯,应该是这样的……老王太监闲来无事也在猜测着。

“阿耶,你看这洮州羌人如此妄为,无视国威,该当如何是好?”给老爹倒了杯茶水,小心翼翼的瞧了瞧脸色,李破军打着小算盘细声问道。

李世民端起茶水喝了一口,闻言眉头一皱,直骂道:“你想说什么?有屁快放,现在没心情跟你细扯”,说着抬头喊了一句,“传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速来觐见”。

门口王敬忠应着下去传了,出了这么大事儿,李世民肯定得跟政事堂的诸位相公商议的。

“在他们来之前说清楚”,李世民又补道。

……政事堂就在皇城,到这儿也就一刻钟,李破军不敢耽搁,忙是说道:“阿耶,依孩儿看来,这羌人胆敢反叛定是受了吐谷浑挑唆……”。

“这个不是傻子都能想到,说重点”李世民强势打断,似乎早就知道李破军说话喜欢铺垫这个调调。

“呃……阿耶你别打岔…这个…那个”

“到底哪个?”

“阿耶你把我思路弄乱了…”李破军翻着白眼:“羌人这么乱来,肯定要受到惩罚的,只是孩儿担心,若是一味的打杀,恐会引起其他附属部落的恐慌,毕竟蛮夷都是对咱们不太信任的,我觉得不应该只用武力,对付这些蛮人,还得一边打一边怀抚。

所以孩儿想亲自领军前去,嗯,担任安抚大使,一边打压这些叛乱蛮人,一边许以重利,再加上以我太子之尊坐镇,料想他们应该能够老实一点,而且其他诸如党项、獠人等部落,想要和吐谷浑勾勾搭搭的时候,也得掂量掂量”。

李破军脑袋极速转着,想好的一大堆层层渐进的铺垫话语被老爹强势打断了,只得尽快组织语言,言简意赅的表态出来,总之就是一个意思:我想去前线!

李破军有些不安的看着老爹,脸上满是希冀,若是慢慢循序渐进的说,慢慢的一问一答的铺垫,李破军还觉得有可能说服老爹,但是现在这么突兀的说出来,他还会让自己去吗?

让李破军不悲不喜的是,李世民没有表态,只是皱眉思略着,似乎也在思量着其中因果。

这时,门口脚步传来,长孙无忌等四人快步进来,看着高士廉有些蹒跚的脚步,李破军忙是上前扶着,“舅公慢点”。

众将看见李破军这一身戎装,也是面露讶异,不过很快想起近日来的传闻也是失笑:太子每日早中晚都要去找一遍皇帝,去请缨出战,请求去前线参战……

看见太子还是如此真心礼遇他,高士廉也是心暖一笑,他毕竟是年过花甲了,绕是身体还行,但是之前去了趟西蜀,也是把身体折腾得不行。

身为北齐皇室,又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做了皇帝皇后的媒人,培养出来一个宰相外甥,高士廉一直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之前担任门下省主官侍中一职时,因为私自扣押奏疏一事获罪,被贬为安州都督、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去往民风恶劣,学风不显的山旮旯蜀西任职,蜀西多大山,落后贫瘠。

而高士廉到任之后,大修道路,打通来往的路径,使得游人商旅增多;开荒阔田,增加耕种面积;又沿着秦时李冰疏浚的汶江新开渠水,农人获益;又兴建学堂,邀请各地学者,开诗会等等,使当地学风渐农,不再是化外之地……

这一系列都是卓越的政绩,而且高士廉毕竟是皇后和宰相的舅舅,德高望重,即便有错,轻惩一番也就罢了,李世民也就顺势将其召回,将魏征那个刺头吏部尚书给迁了,让老臣高士廉担任吏部尚书。

毕竟这回洮州刺史被杀,吏部尚书也要知情,更要调配相关官员等相关事宜,而且还有另外一层缘由,高士廉就是出生在洮州的,高士廉之父高劢就是隋朝的洮州刺史,颇有威名,坐镇洮州多年,镇压陇右诸羌叛乱多次叛乱,高士廉就是在洮州度过少年时光的,可谓和洮州羌人是老相识了。

“陛下,急召我等,可有何事?”见礼罢了,长孙无忌便是疑惑问道,其实他们心里大概猜到了,十有**就是因为急报的事儿,只不过皇帝不说,为臣者也不能瞎猜是吧。

果然李世民将急报递给他们传阅,在座四人,都是微微色变。

“洮州羌……多年不见,倒是胆量见长啊…”。高士廉老眼微瞌,露出精光,似乎有些不屑。毕竟当年他出生成长在洮州的时候,那些山里的羌人可是丝毫不敢上蹿下跳的,现在居然都敢杀官叛国了。

而后李世民又将李破军之前说过的想法说了一遍,四人这才恍然看向李破军,也是带着钦佩,他们可不知道是李破军最小知道洮州羌人叛乱的消息的,还以为是李破军恰好在这,碰上了传递急报,再当场想出了这个安抚加打压的策略、自请安抚大使一职的呢。

看见四人瞅他,李破军忙是双手合十面露祈求之色,他实在是太想去西北转一圈了。

在座的四人一个是舅公,一个是舅舅,两个是伯伯,都不是外人,看的李破军这孩童姿态也都是失笑。

高士廉看见李破军挤眉弄眼,也是心领神会,淡淡点头一笑,继而直道:“陛下,老臣觉得太子之言甚好,老臣幼居洮州,深知洮州羌秉性,其性骄横,若是一味打压,反而心生逆反。而且洮州羌性直爽,重信义,最是崇尚强者,向来以蜀汉威侯马超为精神领袖,供为神威天将军,若是一边示以强势武力,一边予以尊重,再许之重利,羌人之乱,转眼可平”。

听得高士廉缓缓道来,李世民也是认真听着,听罢之后,不置可否的看着其他三人又道:“辅机,你们意下如何?”,长孙无忌几人也自是附和的,

见得四人统一意见,李世民又问道:“那依你们看来,何人可往洮州平压羌人?”

李破军闻言鼓起了眼睛,这还用问嘛,我啊!就是我啊!李破军疯狂的暗示着,一边指着自己,一边有意无意的咳嗽着。

“喉咙坏了找御医去,休得在此吵闹”,李世民眼睛一瞪,李破军差点抢着。

高士廉几人也是暗自好笑,“陛下,那最佳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呐”,高士廉好人做到底,既然李破军如此想去,那就帮他一把,毕竟在高士廉看来,洮州羌乱,确实是小菜一碟。

李世民闻言嘴巴一憋,无奈抚额道:“难道满朝文武皆乃肉食者,非得要太子带兵前去吗?”

这话一出,高士廉几人也是慌忙请罪,这话不是说满朝文武无能吗。

“罢了,这小子心也不在京城了,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想当年,我等开创基业何等艰难,盼的就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结果他到好,天天想着上阵打仗”。说着李世民也是摇头微叹。

李破军也是尴尬无比,这说得他好像是不懂事的孩子一样。

“陛下,这是大唐之福啊,说明太子非是安于享乐的人啊”高士廉不愧是李破军最爱的好舅公,尽帮着他说好话,而后又是说道:“如今洮州羌人首领应是和木智,当年老臣与其父相熟,也是认得此人,算是老臣子侄辈了,待老臣写封书信,陈明厉害,到时太子再寻个时机交给和木智,应该会对太子勘乱,有所助力”。

李世民闻言也是眉头一挑,继而摆手笑道:“罢了,连士廉公都如此相助这小子,我如何阻拦”。

言下之意,就是应下了,李破军大喜,忙是道谢:“谢谢阿耶”,而后又向高士廉拜道:“谢谢舅公,谢谢舅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