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受降礼,再分兵

一世唐人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受降礼,再分兵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0:21 来源:笔趣阁

1290.受降礼,再分兵

震天的呼喊拜见之声响彻云霄,伏俟城上值守的吐谷浑士兵都是齐齐变色,一阵慌乱。

慕容顺也是一惊,大唐太子竟是来了,那个年纪虽小,却是文采武功卓然的太子殿下竟然来了。

继而便是脸色一转,有些愕然的看向不知所措的脸色讪讪的薛万彻,慕容顺可不是莽撞无知的胡夷,他是在长安长大的,精通汉学,懂得受降礼这些道理的。

原本他还以为薛万彻是领军主将率先到达伏俟城的,向他投降也是在理的,现在居然太子和李大帅都在这儿,那哪里轮得到这薛万彻来受降啊。

当即挺直了身躯,收回了手中托盘,看了看薛万彻直道:“还请薛将军引荐,小王拜见贵国太子殿下和大帅”。

薛万彻也是脸皮子直抖,满是不甘,却也是醒悟过来,这灭国受降之功是轮不到他了。

也是冷哼一声,翻身上马,打马回阵,跑马来到李破军二人面前翻身下马拜道:“禀大使,大帅,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携吐谷浑金印图册请降”。

李破军脸上笑盈盈,饱含深意的看了看薛万彻,直道:“薛将军探路辛苦了,且去营后歇息吧”。

薛万彻听了脸色一变,探路、歇息……牙口直磕碰,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怎么,但也只得低头回道:“谢大使”。说罢薛万彻噌的起身,一甩长槊,骑上马气哼哼的回了后营,灭国受降之功没抢到不说,还不能在场见证。

“大帅,慕容顺来了,前去受降吧”。李破军后退两步,向前伸出手面向李靖笑道。

李靖哪里肯去,忙是说道:“大使贵为太子殿下,又是安抚大使,这受降礼合该大使来”。

二人好一番推辞,只是李靖坚决不去,众将也是劝道这受降礼合该安抚大使前去接受,李破军这才打马向前。

慕容顺在长安生活十余年,时间上算是跟李破军一同在长安城长大的,李破军的所作所为,慕容顺早有耳闻,也是认得李破军,看见果真是大唐太子前来,慕容顺心里百感交集。

昔日在长安城的宴会之上,他也是作为一国大王子出席的,明面地位上他是和李破军等同的,只是如今,时过境迁,他却成为了请降之人。

大步向前,双手奉上,恭敬下拜,“番邦小国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拜见上国太子殿下,前番国有逆贼天柱王犯上作乱,已致两国交兵,罪莫大焉,今携吐谷浑汗国金印及各部图册请降,万望受降恕罪”。

李破军眼睛一亮,看着这儒雅俊秀的慕容顺也是心里感慨,这个自幼在长安长大的大王子果真是精通汉学啊,汉话说得顺溜而且言辞得体,也算是胡夷之中的另类了。

翻身下马,扶起慕容顺,却是并没有接受托盘,直问道:“大宁王有礼了,吐谷浑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何在?”

慕容顺闻言脸色一阵不自然,继而也是悲伤说道:“昨夜父汗病重不治,已经归天了”。

李破军眉头一抖,其中定有蹊跷,怎么早不死玩不死偏偏这时候死了,而且这慕容顺的神色也不对劲,不过这时候已经不需要考虑那个了。

当即李破军也是表示哀悼慰问,继而郑重的接受了投降,阵前简单的受降礼完成了,接过金印以及各部图册,这一刻,称霸西北高原数百年的吐谷浑汗国宣告灭亡。

数万唐军发出热烈的呼喊之声,灭国擒王,他们做到了,这是载入史册的功绩,想到回国之后丰厚的赏赐令他们激动不已,比之战死的同袍,他们是万分幸运的,活到了这一刻,见证了这一刻,也将拥有他们应得的赏赐。

兵不血刃的进了伏俟城,一众唐军个个都是面带喜色,区区三个月时间,他们完成了灭国擒王的壮举,一路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事进展之快可谓是令人惊叹。

伏俟城内,王宫之中,体现着汉家文化的王宫让众将都是很惊奇,高甑生那夯货还一直骂骂咧咧的说道这是哪个没骨气的狗贼给吐谷浑修的王宫,让他逮着了一定抽筋扒皮之类的话语,搞得慕容顺尴尬不已。

可汗之位是没人敢做的,毕竟是一国之主,在其下摆的案桌,李靖端坐上首,李破军在其一侧,慕容顺没有得到大唐朝廷的册封也是不敢坐在可汗位子上的,在李破军下首坐着,其余诸将段志玄、高甑生、苏定方等人左右分列而坐。

“大宁王,吐谷浑太子尊王何在?”李靖坐下便是开口问道,此次战争的主要原因虽然是天柱王不服王化,一直劫掠边境,但是最直接的导火索却是那位吐谷浑太子尊王的。

本来大唐都答应了慕容伏允的求亲了,就派遣使团来宣诏,顺便带着尊王回大唐完婚,结果天柱王层层阻挠,扣押使者,而那尊王也是怂得一批,生怕大唐把他宰了死活不肯去,于是,矛盾彻底爆发了。

“昨夜城中骚乱,我弟尊王已惨死于乱军之中了”,慕容顺面色悲戚的说道,

李靖愕然,与李破军对视一眼,都是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意思,慕容顺这人不想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再简单的会面之后,慕容顺便退下了,说白了他虽是主动请降的,但是地位已经是跟阶下囚差不多了,除非得到了李世民的册封。

接下来李靖又是悬挂起了那张暗影提供的吐谷浑地形图及布防图。

“现在吐谷浑成建制的大批军队就只有伏俟城西南的蜀浑山和东北的居茹川两处了”。李靖指着地图上伏俟城一南一北两处地方道,“下面你们谁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

话音落下,段志玄噌的起身,“禀大帅,末将在任兰州都督期间,对蜀浑山多有了解,蜀浑山乃是吐谷浑名王蜀浑王的封地,蜀浑王势力颇大,原是前吐谷浑可汗慕容世伏的亲信,伏允继位之后,蜀浑王退居蜀浑山,不理国事,天柱王曾对其数次拉拢无果,但对伏允也不甚亲近,颇为中立,其部约有青壮两万余人,占据伏俟城西南门户蜀浑山,易守难攻”。

“这蜀浑王乃是老将,昔年面对隋将宇文述的进攻也是未曾溃败,不可小觑”李靖闻言点了点头,也是面色凝重说道,“而且他如今是吐谷浑境内仅剩的名气较大的名王,周边小部落定是纷纷投靠,聚小成大,现在可战青壮或许不止两万了”。

这时执失思力也是说道:“方才樊国公说这蜀浑王多年来不理国事,退路蜀浑山,依大帅看来,有没有机会将其劝降呢?”

话音落下,李破军和李靖都是齐齐摇头,李破军笑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执失将军想法是好的,但是昔日吐谷浑被前隋灭国,打得比我们现在还有惨烈,那蜀浑王都是未曾投降,如今他手底下尚有雄兵数万,又怎会投降呢?”

“哎,这点某家倒是和殿下有不同看法”,李破军说罢,高甑生却是大咧咧的摆手道。

虽是有些无礼,但李破军也知道这是他性格,再说行军打仗本就是集思广益,更何况这高甑生是一道行军总管,一州刺史了。

“我大唐可不是当年的前隋了,当年那是有慕容伏允这个首领在,即使战败,但是慕容伏允还是逃到了西南雪山,后来东山再起了,只是现在伏允已死了,他们的太子也死了,唯一的继承人慕容顺献印投降了,算是真正亡国了,这蜀浑王都是无主之人了,投降也是不无可能的”。

高甑生歪坐着大声说道,看其言辞,有理有据,倒也不是莽夫一个,粗中有细。

众将一听也是有几分道理,都是看向李靖,李靖也是点头道:“高将军所言有理”。

思虑片刻,李靖直正声道:“高甑生,段志玄何在?”

“末将在”,二人齐齐出列,高甑生也是一脸肃然。

“着你二人领本部人马速往蜀浑山一线,接应南路大军,会师之后,一应行动,皆听副帅李道宗指挥”。

“末将领命”。二人领命而去。

这时候,苏定方会意,起身请命道:“禀大帅,末将随且末道李总管从北路征战月余,熟悉北路地形,愿领军前往居茹川一线,与李总管会师,合击居茹川”。

见得苏定方会意,并且说得有理有据,李靖也是捻须微笑,直点头道:“苏将军确实是最佳人选”。说罢脸色一肃,“苏烈听令,着你领本部人马速往居茹川,与且末道李大亮所部会师,合击居茹川”。

“苏烈领命”。苏定方铿然应着,朝微笑的李破军点点头,正要转身离去。

又听得李靖嘱咐道:“居茹川中敌军虽少,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还需多加小心”。说到底人都是有着私心的,李靖年过六十,一辈子的兵法就苏定方这么一个传人,叮嘱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苏烈郑重应着,道一句,“大帅珍重”,又朝李破军深深一拜便是毅然离去了,坐上的两人都是他苏定方的贵人、恩人,绝不能负其所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