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三十章:重振父威

一世唐人 第三十章:重振父威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2:31:18 来源:笔趣阁

30.重振父威

李世民回来之后接连几日只是在家中不出,只有房杜几人隔日前来汇报,李破军听说已经有李建成一党的人在弹劾父亲了,料想父亲也是暂避其锋芒。对外也可装作东征无大胜之后的自我惩罚,在家闭门思过。

然而谁成想,李世民那是一点思思过的觉悟都没有,虽然是东征失利但想让他认错待罚那是不可能的,千古一帝自有其骄傲,何况此次东征他也没啥错啊,只是无功而返而已,再说还不是击败段达了吗。

且看这时,李世民父子正在花园亭子里下棋呢。

要说这李破军前世啊,几乎很多东西就会,很多东西上手就会点,可就棋下不好,说白了就是个臭棋篓子。

这天李世民提出要试试他的棋艺,他正好借此机会说他不会,因为他本身就不会嘛,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李破军不想太过招风了,小小年纪没人教却什么都会,这就不是妖孽而是妖精了。

李世民正捻着几根好似不存在的胡须,哈哈笑道:“没想到我儿天生聪慧,神童之名传遍关内,却是对这棋艺一道一筹莫展”。

说完像是报复性的哈哈大笑几声。似乎找到了李破军不会的东西他很骄傲,跟自豪。想想也是,自己就被人称为人中龙凤,天之骄子。但是生的儿子却比自己还妖孽,小小年纪,文武兼备,比当爹的还强大,这不是羞辱当爹的嘛,这不小心居然找到了一个弱点,终于可以重振父威,树立形象了。

不得不说李世民很腹黑,虽说是心中没那么想,但是脑海里还是有个潜意识,这小子终于有弱点了,也有比老子差劲的地方。

李破军头皮发麻的看着棋局,纵横交叉的线路,弄得他头昏眼花的,看来他确实对这种阴谋类的不适合,

李世民就在一旁语重心长的说:“虎奴啊,这棋艺之道,它不仅是在棋盘欣赏到精彩的对弈,看到双方通过实地与形势发展的有效结合,最终获得赏心悦目的结果。它还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计算能力、从一个小小的棋艺中可以扩展到天下博弈、涵盖了军事、思想、算数以及对事物发展的认识等等…………”。

李破军怔怔的看着老爹在哪儿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的讲着大道理,更难可贵的是都是由棋艺展开的道理,这让李破军不得不佩服老爹,不愧是名传千古的帝王,果然厉害,他此时就想嚎一句:厉害了我的爹。

…………李破军算是彻底被李世民折服了,不迭的点头,表示受教,没想到李世民兴致不减,继续得得得的讲,李破军第一次发现李世民又好为人师的爱好。

“棋是一种挑战心理的最好方式,测试你的心智,对于我等征战沙场的的人来说,它是你的战场,你的战术是否能够破敌在这里将全部体现,通过棋盘我们可以看清战争局势,通过对方的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方心中所想的,从而百战百胜…….”。

就这样李世民父子俩讨论了一下午的棋艺之道,说是讨论其实就是李世民一个人讲,李破军就搁一旁瞌睡咪西的点头不止。

一下午时间很快过去了,傍晚李破军又是习惯性的练戟练箭,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刚想凑合吃点就睡,结果就被翠瑶喊去父母哪儿用饭了。

饭间,李世民说道“听你娘说父王为你选了一个启蒙老师,乃是孔颖达,这正合我意,孔颖达学问高深,桃李三千,又与为父相交深厚,又他对你启蒙最好不过了”。

说完楞了一下,取笑道:“但是我家虎儿恐怕是用不上启蒙了啊,哈哈,才名都传遍关中了,不过到时候孔先生肯定会因材施教的”。长孙无垢也是笑着表示如此。

这时长孙无垢说道:“二哥,那日孔先生来府考验虎奴,我曾说过等来日二哥回来再带虎奴登门行拜师礼的,毕竟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方便。正好这几日你都在家,不如明日你就带虎奴去孔府行拜师礼如何”。

李世民一听也是的,就表示认同,就定下了明日李世民父子二人去孔府登门拜访行拜师礼。

第二日,李破军早早就被秋儿拽起来了,比平日都要早半个时辰的,一切只因为李破军要拜师了,又是一阵打扮,终于打扮好了,一张白嫩的小小脸蛋上被铺满了脂粉,令李破军吐槽不已,可是又不能抗拒,只能默默承受,他心中想,等以后有权了有能力了,一定要改变这个陋习,大老爷们好好的阳刚之气不好吗,非要擦粉弄得不男不女的,奈何这是这个时代的风气,男戴花擦粉很正常的年代。

打扮好后一身不自然的李破军到大厅中去,李世民已经端坐主坐喝茶等候已久。

对宝贝儿子拜师,李世民可是非常在意的,毕竟古代天地君亲师,师长的地位可是非常之高的。师生关系除非特殊原因断绝的话,那是会伴随一生的。

而对于孔颖达这个师傅李世民也是满意之至,对李建成推荐的这个人没耍心思,心里也是有着特殊意味的。

毕竟孔颖达一来学问高深,教导李破军不会浪费了李破军的才华天赋;二来孔颖达地位特殊,为当世大学问家,推崇人多,孔颖达本就与李世民关系好,这样一来更是牢牢的将孔颖达绑在一个战车上了,这也是李世民的一点私心;三来孔颖达弟子遍天下,多少年轻官员受过他的指点,李破军一旦拜师,就与他们成为了师兄弟,将来也不至于无人与之互助,朝野之上也有人帮助的。

所以说现在李破军去拜师,李世民心中的满意之至的,恨不得早点拜完,确定师徒关系。

看见李破军揉揉捏捏慢吞吞的走过来,还一脸的别扭,就忍不住训斥。

“动作快点,拜师礼如此慢吞吞的成何体统?”

李破军也是无奈,虚心接受了。

很快到了孔府,孔府宽大而不显得奢靡,甚至还有点简陋,可是从下至看门丁,上到一府管家,都是一副彬彬有礼的,行事细心不马虎,沉稳有度,就知道这府主人的修养和管教了。

孔颖达大开中门,迎了李世民进去,由此可见有多看重李世民了,当然也很看重李破军这个神童弟子。

师徒关系的重要不言而喻,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

一套繁琐的拜师礼下来,李破军都快要虚脱了。

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李破军对着孔子画像嘭嘭的磕了几个响头,孔颖达满意的听着那磕头的声音,那力度,那响声,没话说,捻着须点头。

第二个程序,行拜师礼。师傅孔颖达安坐右侧,父亲李世民安坐于左边,李破军又是行三叩首之礼,然后投师帖子。这个倒是很快就完成了,可是接下来的第三个李破军头又大了。

第三个程序,师傅训话,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可是就是这简单的内容楞是被孔颖达得得得的讲了大半个时辰,李破军听的头皮发麻,晕乎乎的,倒是李世民还很有精神的不停笑着点头不迭。

至于那些弟子献礼的莲子,桂圆之类的,已早有人送好。

一套礼仪一来,终于结束了,李破军头疼不已,太麻烦了,有板有眼的,一切按规矩来,生硬的不能有任何偏差,李破军只得硬着头皮进行完了。

最后孔颖达还送了李破军一枚玉玦,说什么《庄子》中说:“儒者授珮玦者,事至而断。”所讲的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君子、高士,遇到某些需要做决定的事情能够当机立断,才能够佩戴玉玦。希望李破军成为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君子,并且有决断有魄力。

一通复杂枯燥的拜师礼就这样结束了,李破军终于松了一口气。

下午他就随父亲回府了,从明日起将会正式接受孔颖达的教导。

李破军感受着时间越来越近,又烦恼着将要接受更加正统正式的传统教育,虽说是喜欢传统文化,但那学起来却是枯燥无比,特别是一个古板老头教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