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六百九十四章:玉具剑

一世唐人 第六百九十四章:玉具剑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2:31:18 来源:笔趣阁

694

玉具剑

在李破军的印象中,拓拔忠汉不是那个粗狂暴躁的草原胡人吗,记得当初还顶撞过他,被他打趴了方才服帖的,一言不合就是拔刀砍肉的鲜卑胡人现在现在几个月不减却是变的这般彬彬有礼的,李破军还真是有些惊疑,这家伙,莫非是人假扮的,如果有易容术的话。

易容术当然是没有的,拓拔忠汉闻言也是赧然一笑,竟是有些不好意思,直说道:“卑下在护卫张大匠时,张大匠铸兵甚是缓慢闲适,只是日复一日的守着铸炉,我本是经不住的,就跟张大匠闲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至少性子被磨平了许多,又听张大匠讲我朝独孤怀恩,党仁弘,丘行恭几位两军的故事,我很是向往,他们也是外族人氏,能在中原入汉籍立功授爵,我想我也能…我也想学习他们,刚好手里也大将军发的饷银也没处花,嘿嘿,就去买了许多书,也认得许多字了”。

听得拓拔忠汉扭扭捏捏的说罢,李破军李然几人也很是惊愕,却是没想到拓拔忠汉这粗糙粗狂的汉子也有这般玲珑心思,也有这般志向。

李破军听了面带笑意,深深地看了一眼拓拔忠汉,却不成想,随便招的一名外族士卒,竟是块璞玉,不懂不怕,只要愿意学,拓拔忠汉作为鲜卑胡人,骑射本领那是一等一的,若再好学懂得些兵法战策,那未免就不能成为大唐历史上阿史那社尔、高仙芝、黑齿常之、哥舒翰、李光弼、李克用这样的名将。

“好,甚好,忠汉有意学习上进,我心甚慰,日后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我或者苏翟梁几位将军,有什么想看的书你找不到的可以去找阿然要,记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也可以成为名将,日后立功了我还可以赐你国姓,入汉籍,封官拜爵都不是问题”。李破军直哈哈笑着拍着拓拔忠汉的肩膀说道。

这个李破军倒不是画大饼,只要立功了,胡人封官拜爵再是正常不过了,要知道终太宗一朝,突厥、新罗等外族人担任朝中重要官职的就有五分之一啊,终大唐一代,官至宰相的外族人就有二三十人了,这是个民族大融合的大时代。

拓拔忠汉听了激动不已,忙是拜谢,而后方才想起来正事,直拜道:“大将军,卑下奉命护卫张大匠铸造神兵,今神兵已成,护送归来,卑下交令”。

李破军听了也是高兴,直指着马车说道:“神兵可在这里?”

拓拔忠汉见状直掀开马车说道:“正是,共有枪一柄,戟一杆,锤一对,大刀一杆,玉具剑一柄,还有细长腰刀一把”。

李破军听着便是欢喜,竟有这么多,毕竟张鸦九出品,必属精品啊。

直向车内看去,只见得一队兵器堆砌着,李破军来不及细看,看着一把细长腰刀便是急忙拿出来,颇有分量,正是李破军特意让张鸦九打出的苗刀。

细窄又长的苗刀,苗刀刀身修长,形似禾苗,在民国时期命名为苗刀,刀长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可单、双手变换使用,经过发挥腰背整体力量,近战临敌使用时,辗转连击、极速凌厉、身催刀往,无往不利,刀虽身转,势如破竹,杀伤力极大。

明朝倭寇犯境,日本刀杀伤力大非一般兵器所能抵挡,戚继光以鸳鸯阵大破倭寇之后,对日本武士刀这种兵器和剑道产生了兴趣,精心研究数年,创出了《辛酉刀法》。

而经过民国数代武术家的演绎完善,辛酉刀法愈加完美,李破军前世也是机缘巧合得以学的这个刀法。

在马上李破军自然可以凭借天龙破城戟无往不利,但是战场可是千变万化的,一旦下了马,李破军若再是使用大戟,少了马力,再有地上的局限,大戟就施展不开了,而且大戟笨重,持久力不长,近战的话定是不成的。

若是用剑,倚天剑、七星龙泉路虽是绝世无双,削铁如泥,纵然李破军有剑法傍身,但是在战场上杀敌就有些捉襟见肘了,这宝剑象征意义更大,实战缺点太多了。

李破军想到这种情况,所以才让张鸦九打造一柄苗刀出来,这种近战利器在手,配合戚大帅的刀法,一旦贴身近战,纵是秦琼尉迟恭程咬金这等猛将,李破军也是有信心将之斩杀的。

将所有神兵搬进了议事厅,一一把玩,李破军那是爱不释手。

只见那方天画戟,长约一丈二,三菱的枪尖闪着乌光,两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戟杆上画有飞云白虎彩绘装饰,甚是威风凛凛。

再看那虎头錾金枪,长一丈一尺一寸,枪头为黑金虎头形,虎口吞枪刃,枪尖锋锐无比,枪身镀金,枪杆陨铁在乌金铸就,流光烁烁。

手边一柄玉具剑,李破军一看,就是眼睛一缩,只见此剑剑柄竟是用白玉铸就,剑长五尺,甚是华丽端庄,整个一看便知是君子之剑,正道之剑。

一把将剑握在手中,剑柄竟是冰凉手感,顿时只觉得一阵清凉舒适,脑中清明,这玉竟也是不凡的。

拓拔忠汉见状也是兴奋的直说道:“大将军,这玉柄您猜猜才是怎么来的?”

李破军眉头一挑,直笑道:“不是买的,难道还是捡的啊?”

拓拔忠汉闻言嘿嘿一笑,面露佩服之色,直说道:“大将军真是聪明不凡,一猜就猜对了,这玉还真是捡的”。

见得李破军发愣,拓拔忠汉直说道:“这玉说来得之真是巧了,有一日张大匠铸剑累了,便想着歇息一日,去游览一番篑山,行到一处山谷,只见得怪石林立,谷中紫气氤氲,云雾幽迷,张大匠说蓝田一向多产玉,宝玉生烟,此间天地钟秀,必有宝玉,就让我们将那些怪石打碎,而后果然发现一块宝玉,成玉具形,张大匠便用这块玉雕成玉具剑,张大匠还说玉具剑有个故事,汉光武帝曾经有一柄玉具剑,后来赐给了冯异,冯异又将剑赠给了剑术高超的伏波将军马援,后来三国时期,马援后代马超曾持玉具剑,只可惜马超死后,玉具剑不知所踪,现在这把玉具剑问世归殿下所属,也有幸让名剑不失其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