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世唐人 > 第九百七十章:大唐文武何在

一世唐人 第九百七十章:大唐文武何在

作者:当年秦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02:31:18 来源:笔趣阁

970.大唐文武何在

李破军看完手中奏疏,一脸兴奋,直跃跃欲试的说道:“阿耶,这打突厥,我……”。

然而话还没有说完,李世民就是喝止道:“你就别想了,这是国战,凶险万分,你好好给我在东宫待着”。

李破军闻言一愣,满是不岔,但是他明白,现在老爹的态度这么坚决,去争是争不到的,只有等到以后看机会再争取了,聪明的转移话题说道:“那此次出兵阿耶打算如何安排?”

“你甭管了,明日朝会自由安排的”李世民看见李破军这么关心战事就是没好气,太子储君不好好读书学习,天天想着打仗杀人,这是个什么道理。

李破军捏着鼻子嗫嗫不语,又是追问道:“那不管郑家,他们会不会在打仗的时候闹什么幺蛾子啊?”

“呵,国战何等大事,料想他们也不会瞎闹,在面对外族时,这些世家的立场还是很坚定的。昔日五hu乱中原,也多亏了这些世家保存汉家文化,他们自号中原正统,是不会给外族好脸色的”。李世民笑了一声直说道。

在这一点上,世家还有有些可取之处的,在昔日五hu乱华的黑暗岁月里,正是这些世家保住了北方汉家的衣冠礼仪文化,甚至以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迫使胡人汉化,在保存和传播汉文化这一点上,世家功不可没,但是跟社会发展比较,世家无疑是个毒瘤。

“而且你要知道,荥阳郑家虽以儒术传家,但自北周龙骧大将军郑伟,前隋沛国公郑译之后,郑家多有从戎者,如今虽无掌兵大将,但至今军中天下各军中郑家担任司马,参军,兵曹者多达十数人,若是在此国战之际,对郑家发难,必生曲折”。李世民又是面色凝重的看着李破军说道。

李破军听了也是惊讶,没想到郑家还有这个底牌,这倒真是他疏忽了,郑家虽然在朝堂上看起来势弱,但在底层的官员数量上很是可观的,文武都有,这些世家真是没有一个简单的,这些个司马,参军啥的虽然官职不显,但都军中要职,缺少不得,现在既是要国战了,自然是不能轻易动郑家了,李破军也只得暂时咽下这口气了。

翌日,天色大早,李破军就是穿戴整齐准备去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幕了,今日早朝,大唐贞观皇帝将向天下宣布:出兵突厥!

随着监察御史排班完毕,王敬忠一声高喝,李世民龙行虎步的走了出来,行礼罢了,没多废话,李世民直挥袖道:“宣读代州都督上书”。

王敬忠应着从怀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折子,高声读道:“臣代州都督张公谨谨奏……頡利奢华残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此其一也;薛延陀等部落均已叛离,此其二也;突利、拓设、欲谷设均得罪頡利,无地自容,此其三也;塞北之地历经寒冬干旱,粮食匮乏,此其四也;頡利疏离本族人,委重任于外族,胡人重利反复,天兵一至,其内必乱,此其五也;北地多义士,早年有汉儿避祸北地,至今数量颇众,已有汉人召聚武装,据险要之地,纵横塞外,天兵出塞,必将赢粮而影从,此其六……”。

待得王敬忠将张公谨短短的一篇上书念完,满场俱静,长孙房杜等大佬自是早就知悉了,而其他一众朝臣则是刚刚才听到的,纷纷诧异。

待得几息过后,李世民方才开口问道:“张卿所奏,诸公以为如何?”

话音落下,长孙无忌等人便是哄然出列,高声呼和:“臣等附议”。

其他朝臣一脸诧异,看来这事陛下和诸位相公早就商量好了,继而也是一个个站出来分析出兵之事,最后令李破军惊愕的是,没有一个人反对,全部附议!

李破军的老师孔颖达,须发皆白,此时脸色涨红,挥舞着手臂高声叫道:“突厥贼子屡犯我边境,袭扰百姓,狼子野心更是窥视中原之心不死,此番天兵北伐,定要踏平草原,还我北境边民安乐”。

李破军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这还是那个说话慢悠悠的礼仪君子孔老师吗?这整个就是一爱国愤青啊。

孔颖达话音落下,一旁满脸老年斑的宋国公萧瑀亦是颤颤巍巍的起身,直道:“胡人亡我中原之心不死,汉胡难两立,不灭突厥,寝食难安,况北地多有汉家遗民,天兵北伐,定要接回汉民,使其归家”。

萧瑀这话说罢很多人也是明白什么意思,北地遗民?不就是在定襄郡(不是梁师都的那个定襄城)的隋王杨政道和萧瑀的姐姐萧皇后嘛。杨政道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隋炀帝一家子被宇文化及在江都杀了之后,杨政道和祖母萧皇后落入了窦建德手中,被窦建德封为郧公,后来东突厥的处罗可汗从窦建德那儿将萧皇后和杨政道接到东突厥,拥立杨政道为隋王,将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交给杨政道管治,杨政道在塞外定襄郡定居,拥部万人,设置百官,复立“大隋”政权。

现在的萧皇后就是在突厥境内的定襄郡,萧瑀说的迎回汉家遗民,他的潜在意思就是把他姐姐迎回来啊,历史上,李世民灭了东突厥后,确实是把萧皇后迎了回来,不过是…嘿嘿,迎进了后宫。

眼看着诸臣都没有反对,具都是群情奋勇的附和,北伐突厥,这四个字成为了大唐朝堂上一致的呼声,当百官没有像平时一样争论不休,出奇的统一时,就是整个大唐上下凝聚力最强的时候,李世民见状也是雄心万丈,顿生豪情,一拍龙案,站起身来,大喝道:“好,我大唐君臣勠力同心,何愁四夷不服,天下不定”。

说罢走到陛前,伸开双手,提气喝道:“大唐文武何在?”

“臣等在”,哄的一声,朝堂文武百官纷纷下座出列,齐喝道。李破军心神一震,煌煌大唐,堂堂天朝,正该是如此景象,也是兴奋的出列附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