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大军阀 > 1080 要忙大事,你也不必和他闹别扭了

唐末大军阀 1080 要忙大事,你也不必和他闹别扭了

作者:云霄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13:55:46 来源:笔趣阁

李愚这次上疏请奏,本来还以为要向李天衢讲解一番雕版印刷术的功效,以及对印刷普及前景的展望云云...结果却没想到对于这个尚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印刷技术的了解,当朝帝君不但门儿清,甚至举一反三,倒过来竟然意图改良雕版印刷,而打算开创什么活字印刷术...这也着实把李愚给惊着了。

毕竟李天衢身为马上打天下的天子,即便并非不通文墨的武夫,但是做皇帝的,也当是以治国之道、帝王心术为重,又怎会对民间这等技艺如此上心?

虽然李愚也知道李天衢先前设立军器监火器作坊,而对于研发诸般火器十分重视。可是这般时节战事频繁,诸国君王秣兵历马,打造军器应用于战争也实属常事。可是似雕版印刷乃至尝试创新的技术,高坐朝堂的皇帝知微见著,竟然立刻便想着又当如何改良...这可就十分稀奇了。

毕竟历朝各代的文人有个普遍现象,就是把他们视为新奇的技艺,乃至科技发明看做奇技淫巧,通常都会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崇古守旧,而更推崇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但凡有什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一经问世,通常也不会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往往也要经历旷日持久的过程,才能被社会慢慢接受,并广为普及。

所以隋唐时节技术便已十分成熟的雕版印刷,一直到了五代时期由李愚首倡,才得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北宋仁宗皇帝时节,虽然活字印刷术便已经问世,可是终宋一朝,普遍使用的仍是雕版印刷术,一直到了明朝汲取宋、元时的传统技术,才得以广泛的应用。

然而李天衢本身就是长在红旗下的穿越者,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讲究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要是一味的崇古,那都在乌龟壳上刻甲骨文罢了,对推动文明的发展又能有什么益处?

每个朝代的文人风气各有特点,而趁着前朝覆亡、新朝一统的过渡期,李天衢心想也正可以通过雕版、活字印刷的广泛应用,为下一个正朔王朝的文人特征奠定基调。要考取功名,你们可以苦读圣贤书,去学治国安邦之道,但是本朝同样会大加鼓励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创新研发技术。

但凡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起码都会知道中国四大发明当中的活字印刷。而李天衢暗忖再通过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由皇帝亲自下场倡导发明,从长远看来,于国于民不也是天大的好事?

所以李愚听得愣怔,而尚还没来得及回复之时,李天衢便又说道:

“只是若单以木料为单字字模,遇水更易膨涨,也难以长久保存...也可以尝试以铜、锡、胶泥制字,再试用松香、蜡、纸灰等物混合涂在铁框上,再将活字按模本逐次排序,镶嵌于其中,当然也须经过工匠调试才是...如此相较于雕版印刷,大部分重复的文字不必反覆雕刻,自然也更为省工简便。”

李愚不由得嘴巴微张,忽的发觉李天衢凝视过来,也立刻回过神来,而躬身道:

“陛下奇思妙想,别出机杼,微臣实感敬服!实则上奏之前,臣已详细探访了一番,与雕版印刷之法相较,正如陛下所言,书经典籍,也都有大量文字重复,而如若预先预备单个活字,随时拼版,也能加快制版刊印。

印刷事毕,拆版后的活字亦可反复使用,而且占用的空间也会比雕版小了很多,不但易于存储保管,单制一块活字,到底要比重制整块雕版更为省工省时。至于这活字印刷之法又能否应用,臣以为...也确实可行!”

李愚奏请朝廷,而设立官署大规模推广雕版印刷,而刊印九经等儒家典籍,事先当然会详加考察一番。雕版印刷的制作工艺、刊印流程、又当如何保管等事宜,他也尽是了然于心。

而李天衢提议不用整块雕版印刷,而制作单字模块排列在字盘内,再进行涂墨印刷...按说这等工艺发明,本需要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经验,可是在这个时代,也已经具备了研发改良活字印刷的条件。李天衢要做的,无外乎就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而李愚又是懂行的人,所以他自然是一点就透。

李天衢见李愚的反应,遂又颔首说道:

“既然如此,既然弘文馆司掌校正图书、教授生徒、参议朝廷制度及礼仪等事务。朕会下诏另设印刷作坊,至于广招工匠,以及安排刻字、刊印、选墨择纸、编纬造册、保管存放等一应人手,李卿自然熟知印刷之法,自然要你由主持。

除了九经之外,朝廷要统一刊印的文献典籍,朕还要合计一番,过后再说于你知晓。而工坊设立初期,仍不妨以雕版印刷书籍,与研制试用活字刊印事宜齐头并进...而所有事宜一共又需多少开支,待你估算出个数额之后,再呈禀上来,朕自会调拨国库钱财予以支持。

李卿,此事若成,你非但为朝廷立下大功,而首倡推广刊印书籍,以兴教化的事迹,也足以青史留名了......”

本来便已是满面春风的李愚听李天衢说罢,虽然嘴上仍称谦道逊,可是他脸上喜色也明显多了几分...毕竟人都有不同的追求,而李愚出仕为官,他非但性格刚直,敢于发表政见,而且清廉自守,从来不置办田宅家产,就一直官署内供臣僚歇酣的别馆暂住...按原本的轨迹,他还是当过后唐宰相的人,而于患病之时,明宗李嗣源派人前往探视,却见李愚室徒四壁,卧榻也不过是旧毡破席...李嗣源闻报后都甚是感叹不已,又赶紧下诏赐绢百匹、钱百千,乃至帷帐什物,为李愚置办家当......

入仕为官不求财,所以李天衢拨调国库钱物,也根本不会疑虑李愚又会不会趁机中饱私囊...似他这等人骑士就是图个在世的时候,乃至于史书上能够留个好名。

所以当李愚意识到雕版印刷可以取代传统的抄纂方式,不但能推广书籍,更能使得大量极具价值的文献得以保存...他开始详察探访,自问已经对雕版刊印这等工艺已经了解的十分透彻,便立刻上书请奏李天衢,也是铁了心势必要做成此事。

而如今眼见李天衢不但极为痛快的答应了下来,要地给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不但如此大力支持,还给他支招,告知他又当如何才能使得刊印文献典籍的成效能够最大化...李愚对于自己所效力的这个主公,自然也是满心的感激之情。

涉及到个中细节,又交代一番之后,李愚谢恩告退,欢天喜地的,便准备甩开膀子去操办设立工坊、核查雕版、招募工匠等一应事宜...然而刚起身,李天衢忽的又叫住了他,而长声说道:

“啊...对了,方才想起来,朕这些时日也曾听说,李卿时常讥嘲冯道冯学士,而直言对其为人甚是嫌恶...就算平素彼此有些争端,朕倒是以为,你们毕竟同殿为臣、都是同僚,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到底也不宜闹得太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