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大军阀 > 1084 将军中的常青树,又赚到宝了

唐末大军阀 1084 将军中的常青树,又赚到宝了

作者:云霄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13:55:46 来源:笔趣阁

“宋齐丘至契丹复归返程,而为我朝拿获,与陆路相较,走海路归期不定。所以吴国徐温、徐知诰那边,想必还不知我朝已识穿他意欲勾结契丹的阴谋,而且又有确凿的证据,有了兴师问罪的名义,纵然悍然出兵征讨,也是名正言顺......”

听张骁兴匆匆的问罢,李天衢旋即又长声念道:

“不过我朝是师出无名也好,名正言顺也罢,楚、越等国与吴国唇亡齿寒,也决计不会坐视我朝的势力延伸至江南地域。所以即便先前名义上臣服于我朝,如今恐怕也将出兵支持吴国。

虽说如此一来,我朝这也有了对楚国用兵的名义,但同时与多国交战,这段时日也须好生筹谋部署才是......”

张骁领命退下之后,李天衢吩咐下去,又宣召一人入宫觐见,然而那个人,本来却并效忠于魏帝的军将。甚至先前的态度,还一直对魏朝抱有敌意。

毕竟杨师厚本来效力于朱氏梁国,与魏朝数度交锋,还占尽了便宜...而后为势所迫,投入巴蜀,又转战于滇地。杨师厚却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为了自己子嗣的后路着想,遂与魏帝李天衢达成了协议:

你如果既往不咎,而让我的后世子孙在中原得享富贵安乐,那么趁着我尚还能震慑得住滇地诸族各部,会协助魏朝设立云南宣慰使司,并逐步交出南中军的兵权...而待我死后,云南这块地盘,也就全都是你魏朝的。

而奉杨师厚旨意,护送其子嗣家小的南中军牙将刘词,也顺利的抵至汴京。不必动用武力强行征服,免得枉造杀业,而让云南地界的汉儿乃至各个族裔惨受兵灾之苦...李天衢当然会履行承诺。

只不过杨师厚虎父犬子,他那儿子杨尧完全被自己老子的名声所掩盖住,名将子嗣,却也在史载中没有任何做为。李天衢心说我便封他一个子子孙孙能受福荫的爵禄闲职,得以安享富贵,其实就相当于朝廷拨款养一家子闲人罢了...可是当得知护送杨师厚子嗣至汴京的南中军牙将名为刘词,李天衢的第一个念头便是:

赚大发了,我又捡到了宝。

按李天衢想来,杨师厚固然知道刘词这个部下能打,可是就连他,现在估计也不会知道刘词以后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刘词其人,现在还没到显山露水,在这般世代杀得个威名远播的时候,可是李天衢却知道他非但在杨师厚帐下效力时,便以勇悍而闻名于军中。而且他对于从军征战也有种强烈的使命感,就算闲暇时,也常常被甲枕戈入睡,旁人问其缘故,他便回复称我以此取富贵,岂可一日辄忘之?且人情易习,若一堕其筋力,有事何以报国!”...受这等动力驱使,刘词做立下卓越的战绩履历,甚至历经梁、唐、晋、汉、周五代。

而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记录自西周齐太公姜子牙伊始,截止到五代十国时期的一百位名将传记,刘词也正与与智将刘鄩位列其中。

虽说葛从周、符存审、李神福、周德威...乃至他的老上级杨师厚这些实打实的五代顶级名将都没有被收录,也使得那几卷名将传记看起来似乎有失偏颇。但是与那些将才相较,刘词胜在经久不衰,若论厮杀征战,他保证战绩的续航能力甚至长达几十年......

诸如李神福早亡,杨师厚、葛从周于后梁时期相继逝世,符存审也于后唐年间抱憾身故...可刘词于后梁能在当时论战力,天下屈指可数的银枪效节军中能打出名号,后唐时虽因得罪权臣,所以被贬为小校屈居下僚十余年...可于后晋时期却突然爆发,大败南唐,连番讨伐叛逆,军阶官职开始蹭蹭见长。再到后汉时节又接连重挫杜重威、李守贞等举兵背反的乱臣,甚至一直熬至后周世宗柴荣继位,还挥军大败北汉军,接连临阵斩杀敌国重臣宿将。

所以说刘词从五代第一朝,一直打到了最后一朝。如果按运动选手比较,他就算不是数一数二的顶流巨星,但是能保持长期稳定的状态,可能与其同时代的同道都退役两三批了,可他仍还在坚持打,尚且还能交出相当可观的数据......

就算高行周、符彦卿、安审琦这一代名将同样历经几朝,可实际到了后周时节,基本上就已经被郭威、柴荣父子供为前朝宿老,也很少再亲自领兵打仗...但是当时已是六十四岁高龄,距离自己逝世前一年的刘词尚还要领军出战,心急火燎的驰援后周世宗,亲自抄家伙驰杀到阵中砍冲溃敌军,而得柴荣嘉赏...也足以见得这刘词能保持征战的状态,也当真是长久得让人敬佩了。

更何况刘词虽为武将,他不但为政宽容,懂得抚民之道,而且知人善任更是堪称一绝...诸如宋初宰相赵普、以及宋朝开国功臣楚昭辅、王仁赡等人,都是由刘词征辟为幕僚。也是在他临终之际,便将这些属下推荐于朝廷,而后才由赵匡胤捡了现成的便宜,上书奏请,将这一干智谋勇烈之士都纳入他的麾下......

也当得上一代名将的赞誉,而且比起葛从周等帅才,刘词更当得起将军中常青树的称谓,又懂得治政安民,而且发掘后起之秀的眼光独到...所以李天衢心想这刘词能为我朝所用,这不正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趁着今番筹谋部署,准备对楚、吴用兵,李天衢当然有意让刘词这个新近归附的将才,能够谋得崭露头角的机会,也免得他如史载轨迹那般,五代其它几朝屡番征战,偏偏就只在后唐时节只因忤于权臣,便被贬为州府小校长达十余年。

都说要成名须趁早,李天衢心想刘词既然得以重返中原,建功立业的机会,我也会立刻给你。就按你的为人秉性,生平本事终于能派上大用场,想必也会死心塌地的为我朝效忠吧......

然而但刘词被召见至内朝偏殿觐见,李天衢眼见这员投至汴京不久,的原杨师厚麾下牙将虽然态度恭敬,可举手投足间,不但仍透着几分局促,表情也甚不自然。也全然不似其他魏朝宿将那边,他与李天衢相处得显得有些生分.....

魏朝帝君召见,当然必须要来,而刘词还要好脸相迎,可彼此寒暄几句过后,李天衢也注意到,瞧他那副模样,也明显是在硬着头皮尬聊。

李天衢大概也能体谅刘词的心思,他的旧主杨师厚,是出于自身处境的考量,所以与魏朝达成了协议。可是刘词自打入伍伊始,便一直在杨师厚军中效力,所以与魏朝向来处于敌对的关系,如今突然立场变了,他一时间心态也难免转换不过来......

若要这刘词诚心效忠,有些看来也必须要敞开了说才是...李天衢心中念罢,便凝视向虽得赐座,可也只是半个屁股挨在椅子上,而显得十分不自在的刘词,忽的又道:

“你投军入伍,而随着杨师厚杨节帅转战天下,在他身边历练,也必然是受益匪浅呐...朕也不得不承认,杨节帅无愧为屈指可数的当世名将,毕竟王重师、霍存...等朕的心腹将才,也都是为他杀败而身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