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大军阀 > 1078 分崩离析,你注定杀不回中原

唐末大军阀 1078 分崩离析,你注定杀不回中原

作者:云霄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2:36 来源:笔趣阁

石敬瑭率部投从契丹,为耶律德光所收录的消息传至魏朝境内之时,身处于汴京皇城的李天衢又听禀奏报说,李嗣源也已放弃继续试图进犯折从远坐镇的府、麟二州。后唐余部与部族兵马不得已还是要西迁,这回则又轮到了同样名义上归附魏朝,而坐镇朔方军的韩洙要遭受那一支塞外游牧势力的侵袭了。

朔方军藩镇治所位于后世宁夏吴忠市境内的灵州,当地胡汉杂居,也是号称关中屏障、河陇咽喉,而抵御塞外部族向南侵攻的要隘之地...当地牙军通常由汉儿与边民藩族所组建,而边防军先前由韩洙之父韩逊镇守一方,非但打理得治下物阜民丰,同样也是抵御外族入侵寇钞的行家里手。

只不过如今继承节度使之位的韩洙上马治军、下马管民的本事终究及不上自己的老子。面对塞外大股兵马入侵,他主要也只得采取守势,利用地形城险严防死守。虽然也足以遏制住敌军大举南下,但治下不少镇坊村落,还是不免遭受胡骑侵袭掳掠,而让李嗣源这一支流亡势力的军需补给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韩洙不得已,也只能派遣快马赶赴长安报急求援。而自从陆续兼并河中军、定难军等藩镇之后,司掌西京留守司军政事务的严可求先前便已梳理过面北边防事务,凤翔、邠宁等几镇牙军,乃至早已归附的党项七部做为偏师,而朝着朔方军的方向集结,以力图重挫李嗣源那一方犯境敌军。

然而让李天衢十分留意的是,先前李嗣源进犯麟州时,还曾亲自出马与折从远叫阵对骂过...可之后转战朔方军,根据呈禀至汴京的军情所知,几场战事下来,后唐余部由安重诲、王建立、安从进等将领带兵厮杀,至于李嗣源这个军中主心骨,却再也未曾露过面。

“...石敬瑭那厮甘愿做契丹的爪牙,对于李嗣源而言,不但如断一臂,想必他眼下深感痛心疾首,遭受重大打击,也已是心力憔悴了吧......”

李天衢喃声念道,心想就算五代时节意图倚仗契丹的势力,为满足一己之私,而宁可引狼入室、祸乱中原的军阀,石敬瑭绝非是个例。可是如若比较向外族奴颜屈膝的丑态,他也无疑是最为让人不齿的一个...但是无论怎么说,李嗣源先前毕竟将石敬瑭看做是十分信赖的心腹嫡系,委以重任,还将自己的女儿下嫁,也足以看出他本来对那军中后生又是何等器重。

然而被曾经最亲近的人背叛,这对李嗣源会造成的伤害,也是可想而知。

更何况已过壮年的李嗣源,如今还要在塞外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相当于白手起家、重新创业,然而招拢了一些零散部族,这才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起色,帐下一大战力却叛逃投敌,兵马也直接折损了三四成...这要是换成他义父李克用那等暴脾气,如果遭受这等背叛与打击,都有可能气得当场暴毙过去......

然而按原本的轨迹,李嗣源做的是中原皇帝,而且他励精图治,匡扶社稷,也深受臣民推崇。却在暮年仍旧因为次子李从荣发动兵变,遭受惊吓又因极度悲骇而病逝身故...现在的李嗣源固然还要忍辱负重,把天大的担子抗在自己肩上,可是他的内心,也还没有强大到能够熬过自己至亲的背叛。

何况除了石敬瑭以外,李嗣源现在还可以依赖的心腹近臣、亲子义儿...一个个的,也都是随时都会引发内乱的定时炸弹。

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已经战死,次子李从荣现在也应是少壮年纪,可是他残暴擅杀,骄横跋扈,与诸臣不合,而且他虽为沙陀人,可是于河东出生,颇喜儒术,与汉人纨绔子弟也没什么分别,想必同样厌恶于塞北颠沛流离的以游牧为生计...走正史线李从荣密谋称帝,甚至煽动牙兵要造自己老子的反,如今也不会一直甘心在苦寒之地受苦,以李从荣的为人秉性,干出什么事也都不稀奇;

然而李嗣源另一个非常器重的后辈李从珂,却又看不惯自己义父的亲生子嗣皆无雄主之才,想必一有机会,便会意图篡夺李嗣源亲生血脉的基业。他这个正史中的后唐末帝也不是省油的灯,而且在军中亦有威望,如果李嗣源御下开始表现出颓势...那么李从珂就算对自己的义父仍旧有所忌惮,可他也不会甘愿一直屈居于人下;

可是李嗣源的心腹之臣安重诲...则对李从珂极为仇视,偏偏他自己为人刚愎专断,专横妄为,就连手刃官员、诬害同僚的事都干得出来,而如今流亡于塞外,安重诲政治上的才能没有用武之地,狭隘记仇、盛气凌人,常好与同僚结仇交恶的缺陷还要被放大,他自然也是一个容易引发内斗的不稳定因素;

再加上康义诚、安从进之流,按史载可也都是因为举事背反,而被讨灭诛杀的...现在李嗣源身边最为亲近的臣子,彼此仍然相互仇视,这人心散了,队伍当然不会好带。

而且李天衢知道李嗣源如果按原本的轨迹继李存勖的帝位,而入主中原,以正朔帝君自居,他固然会是个好皇帝...可是李嗣源做为一朝天子,也仍会有让后世诟病的弊端。

做为李从荣的父亲,李嗣源大概也清楚自己那次子的能力与秉性...可是却仍旧任命他为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还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而后还兼中书令,与宰相分班居右等要职...他明显也曾打算传位给自己这个残暴不仁的次子。而李嗣源的纵容,却也给了李从荣恃权跋扈,甚至密谋发动兵变的机会。

李天衢心想那二儿子李继弘骄狂自大、手高眼低,轻视功勋宿臣,而经过考察之后,见他绝不会是做皇帝的料,就理当打发其做个闲散亲王...哪怕是亲生骨肉,可是涉及国家大事,更是关乎千秋大业,又怎能容得自己的子嗣祸乱江山社稷?

所以李嗣源做为一个皇帝,仍不免存在着御下乏术的弊端,整治藩镇不力,致使反覆试探的孟知祥最终据两川而谋反自立;还有权臣安重诲跋扈而不能制,次子李从荣骄纵而不得法,乃至安重诲多次力谏李从珂久后必然意图篡权,夺取李嗣源亲生一脉的基业,他同样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最终为后唐覆亡而埋下了隐患......

就眼下的形势而言,李天衢推敲李嗣源先是因石敬瑭的背叛而深受打击,可是他同样无法化解麾下一众心腹之间的争端仇怨...那么这一支在塞外游荡的流亡势力,以后的结局也极有可能会是:

还有将领会陆续反目内斗,军旅逐渐分崩离析,直至彻底消散。

进行过一番推想,李天衢心想趁着眼下休养生息之际,精力主要用在抓治国安邦上,他遂把奏书一合,而也不免有些感慨的说道:

“就算你李嗣源苦心孤诣,仍要砥砺前行,矢志要复兴河东李家的帝业。可是身边心腹尽是各怀鬼胎,也根本不可能同仇敌忾,久后必然再生内乱,还谈何宏图霸业?

即便你尚还能袭扰边塞,尚还能对我朝北疆造成一定威胁,可夺回故土、杀入中原,到底已是不可能的了...想必这辈子,你我也没有机会再会面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