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大军阀 > 1087 讨伐吴国,要用的另一个吴军旧将

唐末大军阀 1087 讨伐吴国,要用的另一个吴军旧将

作者:云霄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2:36 来源:笔趣阁

“贼子徐温侵擅专权,先后戮杀、挟制吴主,残害同僚袍泽,实乃狼心狗肺之徒。如今意欲勾结契丹,侵害中原,更是天理难容!

大魏江南招讨副使米志诚在此,今番奉旨特来讨凶伐逆,也休怨我不顾旧时情分。因为尔等已非是在位先主杨氏效力,执意顽抗,也不过是徐温那厮的爪牙而已。既如此,还不肯降,便叫你们做我箭下亡魂!”

船头上米志诚嘶声厉吼,言语中仍透着一股强烈的恨意。他手上仍不停歇,紧绰的硬弓弓弦再度被拽开,簇尖森寒的利箭搭在弦上,复又朝着下方一个吴军将官瞄准过去......

然而米志诚那对满是狠戾之色的招子一瞟,眼见便要射出的箭簇又向其它方向瞄了过去。因为他瞥见那人抛下兵刃,惶恐的伏在了地上,口中还高呼愿降...米志诚遂不再把那厮当做目标,双眼又朝着其它方向瞄去,若是发现仍要抵抗的吴军将官,自然还是要张手一箭射去......

位于彭泽县地界的湖口戎水寨,仓促下经过一番徒劳的抵抗,终究还是被魏军所攻破了。大批战舰靠岸,输送兵马源源不断的进入吴国境内,只稍作整顿后,便又往彭泽县城的方向涌杀了过去。

从有水军士卒败逃回来报急,再到大股魏军出现在视野内,并如狼似虎地朝着县城的方向扑来,所能准备据守御敌的时间也太过仓促。彭泽县守将大惊失色,也根本来不及部署城防,便落得个被米志诚一箭射杀的下场...小撮吴军败卒狼狈逃出,待到远处回身望去时,就见彭泽县城头也已然换成了魏朝的大旗。

魏军的攻势实在太过迅速,趁着吴国尚还没有回过神来,先行于长江方向打出个突破个口,攻陷彭泽,然而大军浩浩荡荡的便朝着江州治所浔阳县的方向杀去。

而魏朝征讨大军行进至一处庙祠时,各部兵马就地整歇,百来名军士绰枪挎刀,宿卫值守,统领这一路军旅的主将却入了庙祠,竟然对着供奉的牌位下跪,而嚎啕大哭了起来......

此间庙祠规模并不算大,修建的时日也不算久远,而在吴国吞并本来由江西王钟传占据的镇南军,专由宿将刘威统掌藩镇时期所建。

虽然吴国先后继位的杨渥狂妄跋扈,迫害宿将旧臣,而为徐温、张颢联手弑杀;杨隆演年幼懦弱,被徐温按在王位上只能做个傀儡国主...可是奠定吴国江山社稷的先主杨行密,却在一众老部下心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所以自刘威病逝,其子刘崇景兵败溃逃,也只得投从楚国之后。徐温好不容易夺回镇南军,而响应刘威胆敢反对他专权的吴军将领,他固然还要进行一番清洗,势必算清楚旧账,但是他到了镇南军治下供奉旧主杨行密庙祠,也得乖乖的进来祭拜,自然不会拆庙毁祠,而枉遭世人非议。

而眼下哭拜杨行密牌位的,却是魏朝征战时授任为江南招讨正使的大将...不过这个人也的确有伤感悲恸的理由,因为他与徐温、刘威、陶雅等人一样,都是曾追随杨行密打天下的嫡系心腹。他也是本名为王茂章,后来却被迫逃亡出走,投从魏朝,而已改换了名字的王景仁。

“主公...即便到了九泉之下,末将只怕已无颜拜见您,毕竟如今身为魏将,掉过头来,倒要攻讨吴国...可是末将的确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您那长子杨渥小儿,无端要罢我兵权、害我性命,末将虽自问对主公您忠心耿耿,可杨渥构害旧臣,自毁基业,我若不出逃,便要被冤杀受死,却又怎能甘心引颈受戮?

徐温那厮,本来在我等追随主公旧臣当中,起初也不过是一介伍长,未尝有战功,如今却是小人得志,挟制您的幼子控扼朝堂,清除异己,使得当年吾辈并称三十六英雄的袍泽也所剩无几了...如今的吴国,实则已是姓徐,而不再姓杨了...否则末将即便被迫出走,投从魏朝,却又怎忍心讨灭我等出生入死,而追随主公打下的江山?”

跪倒在牌位前的王景仁痛哭悲号,他眉宇间也已显出几分老态,看来也是想起当年青壮时节,投到杨行密麾下誓师起兵,而豪言必要有一番作为时的情形,王景仁更是悲从中来,再说下去,语调却愈发的哽咽,直至泣不成声。

而在庙祠门口等候,隶属王景仁帐下的几名将官听得里面哭声越来越大...有人不由的张头探脑,也着实捏了一把冷汗......

毕竟王景仁现在的身份可是魏朝的统军大将,如今又来兴兵攻讨吴国,就算先前曾为杨行密效命,可进庙祠祭拜一番,意思意思也就得了...结果你哭拜吴国先主如此悲戚,还一口一个主公的唤着,这要是让有心人看在眼里,回去参上一本,不也是要被构陷猜忌的把柄?

不过李天衢在任命王景仁为江南招讨正使之时,便知他在原本史载轨迹中就干过这么一出...按说他晚年统兵伐吴,本应是做为梁军大将,而行军途径一出山地,得知山上有供奉杨行密的庙祠,王景仁便进庙祠祭拜,痛哭不已,罢了后方才离去。

可是王景仁虽然哭拜杨行密,而后与实际由徐温掌控的吴**旅厮杀,照样毫不含糊。交锋一阵,他挥兵接连擒获吴国数名军将,只是在正史线朱瑾那员投奔吴国的猛将还在世的情况下,王景仁最终兵败不敌,却又亲自率领数骑断后,杀得吴军将兵不敢近逼,可是因积劳成疾,王景仁于败归汴京后不久,便因疽病过世,而被梁国追赠为太尉。

所以李天衢能够断定,王景仁即便感念与旧主杨行密,但是他与杨渥继位后的吴国也已经划清了界线。与徐温交战,王景仁也不可能念在以往同袍的份上便心慈手软,更没有反覆降吴的可能。

毕竟就连猜忌好杀,对自己麾下部将动手,也时常搞出些冤假错案的朱温都没猜忌王景仁在杨渥死后,还会有重投吴国的打算。李天衢心说我既知道王景仁遇到供奉杨行密的庙祠哭拜,也只不过是缅怀一下旧主罢了...当然也不至因此便怀疑他会有反心。

约莫又过了半炷香的时间,王景仁这才擦拭干了满脸的泪痕,再复朝着牌位跪拜一次,便缓缓起身,朝着庙外行去。而在外面等候的一众将官见状,也赶忙凑上前去,其中一人又立刻向王景仁禀说道:

“王招讨使,据探马回报,据守江州浔阳的吴军主将,的确是唤作刁彦能。”

已经整理过情绪之后,王景仁脸上不见半点悲戚之色,再听过麾下报说,他点了点头,也不住有些感慨的言道:

“那刁彦能当年不过是我帐下一名亲兵,当年杨渥小儿派兵要来取我性命,只因有老母在堂,我也感念其孝心,遂也由得他未追随我先投吴越、后奔魏朝...这些年下来,他升迁得倒快。可是我这个旧时上官既然又杀回来了,且看那刁彦能又是否记得我以往的恩情,而促使我军兵不血刃,取下江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