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大军阀 > 1093 大战在即,吴军的自信

唐末大军阀 1093 大战在即,吴军的自信

作者:云霄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2:36 来源:笔趣阁

“身为水军都头,与敌搏杀,便是本职所在。如今奉军令出战,哪里又有什么柴家的衙内?”

那员魏军柴姓小将沉声说着,忽的有一个吴军士兵嘶声咒骂着冲杀过来,抡刀便砍。那小将侧身一闪,手中钢刀闪电般挥出,就在那个敌兵的脖颈间顺势一拖,“噗!”的声利刃割入血肉闷响声,一腔鲜血,也顿时喷起一两尺高。

那小将招呼一声,仍是奋勇争先,势必要尽快将攀上楼船的吴军悉数歼灭。跟在他身边的那些兵卒眼见劝说不得,也只能一并擎紧了兵刃跟随赶去,血光寒芒到处闪烁,勉强攀杀上这艘楼船的吴**卒,大多已被砍翻搠倒,仅剩十来人惊呼连连,不断后退,不过片刻的功夫,也纷纷倒头栽入江中!

身处于这艘楼船上,统领麾下百来兵卒与跳帮作战的吴军厮杀,并且已将船上敌军尽数歼灭的这个少年郎名为柴克宏。如今魏朝宿将安仁义转调淮西军,而由柴再用接任淮南军节度使之职,柴克宏又是做为柴再用的子嗣,所以军中唤他做衙内,倒也没叫错了。

不过柴克宏平素言行也明显有别于寻常勋贵子弟,年纪尚轻,便被他老子安排到军中历练,即便只做个品阶低微的军官也毫无怨言。柴克宏平常亦是沉默寡言,虽说与身边同僚、属下也能处到一块去,可是平素不争不抢惯了,上阵厮杀却常好身先士卒,表现得十分骁勇。

按说其他将门出身的子嗣初入行伍,但凡立下些微末战功,也都不免要大肆吹嘘一番,而其余没有家世倚仗的将官兵卒,更是削尖了脑袋要往上爬,想要尽快扬名立万,自然也免不了要屡屡请命争功。可是柴再用一旦领受军命,出征厮杀他踊跃争先,却也从来不争功诿过,仿佛什么军功名望,便与他毫无干系一般......

柴再用的秉性便是如此,按他原本的命途轨迹,而于父亲柴再用亡故之后,因他乐善好施,对于打理家产又不上心,故而家中时常穷困。好歹领受个官职差遣,柴再用就与好友每天下棋饮酒,洒脱自若。

柴家按史载线为吴国、南唐所用,而南唐烈祖李昪过世,而由扩张疆域的野心更大,对外侵略性更强的南唐中宗李璟继位,所以朝中迎合上意,武将上奏商议战事,自夸领兵本事的风气越来越重,唯独柴克宏从不谈及兵家要略,旁人皆以为柴氏虎父犬子,也不知晓他军事上的才能,故而柴克宏一直领受个闲职,许久不得升迁。

然而柴克宏自己虽然不争不抢,可是一旦国家有难、朝廷降旨,能够声名鹊起,很快打响名号。起码若论史载线南唐最能打的将二代,他与刘仁瞻大致也可以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

只是这艘楼船上的吴军虽已被赶尽杀绝,柴克宏奔至船边环视过去,就见附近的战舰颠簸乱晃,双方水军兵卒仍在厮杀,不断的有人从船上跌落下去,浸染得江面上处处都有染起的血红。

魏朝固然比吴国兵多将广,而且战马等军用资源充沛,若是在平原地带打野战,要吃大亏的也多半会是吴**旅...不过水战与陆战的打法天差地别,也并非谁的水军越多,战船更为高大坚固,谁便能稳稳的占据上风。

魏朝固然也十分注重组建水军舟师,但是也鲜有进行大规模水战的机会...可吴国却不同,当初占据升州冯弘铎便掌控强大的楼船舰队,坐镇荆南的成汭建造犹如府第官署的巨舰,大型战船超过两百艘,并能发动十万之众...结果那两路水军实力强大的军阀,却都被吴国杀得溃败,而势力就此消亡......

便如中原王朝面对北面自幼骑马开弓的游牧部族那般,吴军将士则大多水性精熟。所以即便过往吴国忌惮魏朝,可是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水战,对方非但不会胆怯,反而也能振奋起杀败魏朝大军的信心。

柴克宏也注意到他所处的舟师舰队,虽然迫近此处吴军把守的水寨,可如今对方早有防备,即便军力有限,可是也仍能与己方部众杀得个有来有回...周围江面船只交错,仍是杀声如潮,而柴克宏忽的耳根一动,听见后列主舰上响起激荡的鸣金声,而传令舟师舰队转向撤离。

一名军士胡乱一抹溅在脸上的血渍,又疾步赶至柴克宏面前,说道:

“衙内,按我部先前所受的军令,如今既已传令收兵。看来东边也探觑得分明...徐温统掌的吴国水军主力,应该已经开拨出升州港汊,而就要在长江上与我军大干一场!”

柴克宏闻言也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他忽的沉声念道:

“待我朝集结淮西、淮南等几路舟师,与尽遣主力的吴国水军会战之际...吴军若胜,只怕我朝几年内也难以染指江南,而赢的如果是我军,那么要覆灭吴国,也不过是早晚的事了......”

※※※※※※※※※※※※※※※※※

双方水军规模都达到近十万之众,而大军集结,也中还需要一段时日。往后的的半个月内,自淮南军扬州一带,直至宣州义安县治下的长江水域,魏、吴两军水师在江上发现对方的踪迹,也总不免要再厮杀上几场...而这段期间,魏军伤亡三千五百余人,大小战船损毁四十余艘,吴军则折损两千二百人上下,损失战船七十余艘,大多却都是小型船只。

相较之下,吴国折损的以小船为主,而魏军损失的士兵更多,也全因双方在长江上战争,所处的战舰一旦倾翻、沉没,往往水性更为精熟的吴军水兵,如果没有遭受致命重创,即便跌入水里,仍能游回南岸,或者同僚船只上的可能性更大;可是反观魏军舟师,纵然在水军中效命,可是其中北地出身的汉子比例相对更多,也不是人人会水善游,所以单论个人水战的能力,反而还是要逊色于吴军......

随后几日,宽阔的长江两岸,就算在陆地上也有大批兵马集结,开始耸立其一排排木桩栅栏,另有大小船舶穿梭运输,军夫壮丁也都在忙碌的搭建寨墙,寨墙后也耸立一座座箭塔、望楼,大量的船只停靠岸边,不管水军陆军,规模仍在不断的壮大着。

无论魏、吴哪一方将官兵卒,再遥望长江对岸,依稀也能望将对方扎下将水陆连成一片的规模也颇具规模,一到火把齐明,甚至也足以映亮小半片夜空...随着彼此水、陆军各部相继开拨至此处,再待吴国徐温、李德诚,魏朝柴再用、安仁义这些各自主掌军旅的将帅亲至...这场声势极大的水战,便也到了打响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