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大军阀 > 1424 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全文完)

唐末大军阀 1424 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全文完)

作者:云霄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2:36 来源:笔趣阁

[[1424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全文完)

泰封国开京被攻破,大批魏军将士已涌入外城...城郭被四面合围,已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国主王建走投无路之下,仰天悲愤疾呼,率领亲随负隅顽抗,最终与麾下死忠臣僚皆死于乱军之中,泰封自此灭国。

各路魏军班师回朝,统领渤海军的高模翰亦赶往汴京接受封赏...至于协同讨伐泰封国的生女真诸部,各自趁机大肆剽掠一番,也还能从与中原的互市贸易中捞得实惠,自然也都欢天喜地的返回各自的领地了。

自从魏朝重设的安东都护府与熊津都督府治下领土,也已连成了一片。李天衢也是“格外开恩”,将王建当初榨取蚕食新罗东部沿海地区的数十郡县,都赐还于金傅,还遣使告知那新罗国主:

背反自立的逆贼王建,我朝已经帮你除了,以后你新罗国继续恭顺的向中原俯首称臣,世代子孙,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也自会保你新罗这个藩属国一直延续下去。

只不过魏朝趁势吞并当初后百济与泰封国全境,如今新罗国所统治的范围,与后世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端庆尚南道大致相当...按后来所划分的朝鲜八道,疆域已是大幅缩水。然而新罗王金傅实际所统治管辖的领土,本来也不过国都金城以及周围的弹丸之地,史载线于后唐正式册封王建为朝鲜半岛上的君主之后,他便只得纳土归顺伪高丽。

如果没有魏朝直接动用武力介入朝鲜半岛,金傅根本不可能保住新罗社稷...所以对魏帝李天衢,他也只能感恩戴德、叩谢皇恩。新罗这个朝鲜半岛后三国时期最为孱弱的国度,如今国土面积还不及海南岛的三分之一,与中原王朝这等庞然大国相较,以后就算想要再拿回当初分裂独立出去的领土,恐怕也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这场战争既然已经结束,也是时候转而采取发展民生、休养生息的国策。李天衢遂开始致力于鼓励农耕工商,根据各地形势酌情减免税赋,并精简各级衙署,减少财政支出...以着手再造太平盛世景象。

李天衢当然也很清楚,还有吐蕃、漠北,乃至高昌回鹘所掌控的西域领土...尚还没有并入华夏山河的版图。可是现阶段继续对外用兵,偌大的魏朝治下百姓负担只会越来越重,国事繁杂,如今已经需要在政局稳定的形势下整顿吏治,至少也要几年的光景恢复元气。

罢了...我自问这辈子,一直竭心尽力至今,起码乱世已经终结,一统中原,又已收复安东、安南、单于等都护府故地。既已打好了根基,那些事,便留着由子孙辈去实现吧......

李天衢心中感慨念道,毕竟自己已是暮年,也不知还有几年的阳寿...毕竟世上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无论哪个封建帝国的国策,当然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李天衢自知现在所要做的,便是去芜存精,让魏朝的国运能够延长得更久。

而天下大势,也早已走向了不同方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或许会因个性使然,以后的人生也依然会大方异彩,然而最终的命途轨迹,也都会作为中原正朔魏朝的子民,为华夏山河施展自己的才华.....

诸如邢州尧山柴家庄,有个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其中名为柴荣的少年郎为补贴家用,便前往邺都,各随家门相熟的富商颉跌氏做茶货生意...,而这柴荣自少器貌英奇,学得骑射,也盼着有朝一日能弃商从戎,矢志能出人头地;

洛阳夹马营,魏军指挥使赵弘殷膝下小名唤作“香孩儿”的长子赵匡胤,虽然还只不过十岁出头的年纪,虽然同一群年纪相仿的孩童终日调皮捣蛋,可是他按父亲的到学馆读书,又对习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尝试驯服烈马,并豪言称待年纪再大些后,便会持棒走马,到处游历一番,再如同他父亲那般投军出仕,志在凭本事去博不世功名;

府麟经略使司,与折家交好的麟州豪强杨弘信得魏朝赐封为官,他的长子杨重贵也正值少壮年纪...父亲受封为麟州刺史,自己也做了官门子弟,善骑射、好畋猎的杨重贵遂也发下心愿“我他日为国尽忠,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卢龙节度使高行周,因讨灭契丹战功受封赏宴飨,如今做为魏朝宿臣名将,名震一方,只是回家之后,还少不了要耳提面命的教训他那不喜读书,时常翘课痴迷音律射猎的长子高怀德...督促他陛下逐步削藩,早晚要彻底改制,将所有节度使地方军政大权还于朝廷,你小子也莫要指望以后能世袭做个藩镇节度,既然不是读书的料,那就多学学带兵打仗的本事,以后要光耀高家门楣,还是要看你的真才实学......

魏朝既然文有王师范、冯道、王朴、韩熙载,以及受李天衢御旨入朝为官的耶律屋质,等一众文臣辅弼治政;武有夏鲁奇、高行周、符彦卿、刘词、郭威、高模翰、柴克宏...等一众名将安邦定国,又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即便先前饱受战乱的地区,终于得以逐渐恢复往日气像,而且兴旺繁华,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处名城要所商家云集,自是百业兴旺、生机勃勃,海贸收益更是源源不绝,也已早成为朝廷财政的一大支柱。

正值天下已呈现出一副盛世气象之时,李天衢却下诏禅位,被尊为太上皇。由四皇子正式即位,年号改为武隆,而史称魏武宗...只是虽已退位,可是关乎军国大事的裁决,乃至御下的帝王心术,李天衢自然仍免不了要指引自己的四子一番......

又过四年光景,天下各地仓府盈满,且诸路军旅武备充沛。趁着吐蕃拉萨王系、拉达克王系、普兰王系、亚泽王系、贡塘王系...等诸方势力相互对持,魏武宗怀雄心宏图,调遣诸部军旅赶赴川陕,意图拉拢一部分、分化一部分、打击一部分,而逐步征服吐蕃诸方势力之际。李天衢却于寝殿逝世,自大唐之后,重新建立一统盛世的魏朝太祖皇帝,也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

本来已是昏昏沉沉、不省人事...卧在榻上的李天衢忽然缓缓的睁开双眼,依稀瞧见内侍太监跪在榻前,神情急切,连声禀说陛下于点将台誓师动员三军,已得知太上皇病重,很快便将赶来探视......

李天衢闻言,却面露一抹释然的笑意,随即长声念道:

“唐末乱世,群凶横行,天下动荡...朕招聚义师,以武功平定八荒,征讨四夷,兴我华夏衣冠,复我汉家故土,如此结乱世、安百姓,致太平,拓天下...该做的事,也都已做了,而以后的事,便要由我那皇儿去达成了......”

微微一顿过后,李天衢在这个时空,所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在场一众侍从却都有些听不明白:

“按说从哪里来,会哪里去...本来我不属于这里,如今又是否能回去了...?”

李天衢言讫,便感到自己的元神似乎飘升了起来,渐渐的,似乎便陷入一片雾蒙蒙的云朵当中...也不知漂游了多久,自己一直处于种意识朦胧的状态,直至前方有个亮点,正缓缓的放大,直至将他整个身子包裹在当中。当李天衢逐渐清醒起来时,隐隐约约的,又听见了几个字:

天福三年...邺都......

(全文完)

-------------------------

三百四十多万字,终于写完了。也不知道阳没阳,就是有些发低烧,所以凌晨之前没有写完,本想着要不缓一天,不过转念一想,还是一口气收尾吧.....

说实话,写到后期,真的已经写累了,文笔的原因,后来就是要把这个故事说完,但其实激情已消耗殆尽了...只是既已上架,便绝不能太监,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有始有终了。

五代十国这段乱世,其实我是打算写完的。但是主角从唐末黄巢时期,如果活到正史宋朝代周的时间段,那就应该算修仙类了...既然都是穿越了,本来是想着主人公的意识,也还会转移到下一本小说。

但如今的问题是,那么写的话,固然会有柴荣、赵匡胤、杨继业、大小周后等人物登场,诸如郭威、冯道、石敬瑭、高行周等太多这一本小说已近写过的人物,还会在下一本出现,如果是那样的话...心想不如先写别的题材,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回头以五代十国中后期为历史背景......

这部小说完本,起码做到绝不太监的承诺。真心需要歇养一段时间,再思考下一本小说的构思了......

感谢一直追读完的看管,我们下回见。>记住本站网址,,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就能进入本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