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春风二十年 > 第100章 朝阳

春风二十年 第100章 朝阳

作者:宁溪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18 17:17:04 来源:笔趣阁

从北票到朝阳有客车直通。这个时期虽然绿皮火车慢的让人发疯,但相对同时期的客车来讲那就舒服多了,也快的多,人们更愿意坐火车,但大多数地区只能靠客运出行。

小伟和夏茂盛第三天一早起来,匆匆的吃了一口饭,就跑到客运站坐车赶往朝阳(测试)。

北票这里小伟是一天也不想呆了,太遭罪,睡了两晚上凉炕,人已经冷实心了,弄的饭都没吃好,整个人都堆了。

主要还是年纪小,夏茂盛不太敢领他回家去住,小伟也不想弄的麻麻烦烦的。

客车拉着明显严重超员的乘客嘶吼着驶离客运站,一个土坝子,几间小平房。小伟坐在硬座上看着窗外,这个陌生的城市,经过短短的接触,他真的是,再也不想来了。

客车里加装了好几根“承重柱”,用来支撑车顶上撂的高高的货物,车厢里挤的密不透风,这个时代无论哪里都是这个样子的,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这个时代的写照。

又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摇晃,汽车终于摇到了朝阳,进站,下车,这里人就多起来了,必竟是一座城市了,虽然在这个时代经济上落后了一点,但不能掩盖这是个地级大市的事实,要知道凌原市还是从这里分出去的。

从客运站大门走出来,小伟才真正感觉到进入城市的感觉,虽然这里没有奉天大,但感觉更直观,熙熙攘攘的人群戴着棉帽子围着厚围巾走在马路上,圆嘟嘟的公交车响着喇叭缓缓驶过,城里比乡下要暖一些,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相当多,不时的一串铃声从身边飘过。

几棵高大的槐树站立在客运站门前,这个客运站建的很有气势,正面十根宽大的柱子直通顶端,使这个只有几层的建筑显得十分大气庄严,雨搭上和楼顶上都立着巨大的铁字,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白边红底造型:长途车站。

马路边上围着铁栏杆,刷着红白两色油漆,把车和人流分开。

城市里楼层都很矮,平房居多,密密麻麻的挨着平铺了出去,城里这会儿最高的建筑是有千年历史的南塔和北塔。

和这个时期的所有城市一样,马路两边绿树成荫,巨大的转盘,宽阔的自行车道。

朝阳也是一座在东北历史上相当有名的古城,是金大大书里姑苏慕容的老家,鲜卑族慕容氏在十六国时期建燕国,这个家族在真实历史上也是个悲剧性皇族,建了灭灭了建,先后反复了前燕后燕北燕三代十六朝,都城就是朝阳,史称“龙城。”

这个燕和秦统一六国那个燕不是一回事,虽然地理位置上差不多。战国七霸的燕是老姬家的私人封地,都城是今天的京城房山,而京城当时就是他下面的一个村。这个燕相当牛逼,一度把地盘扩大到整个辽东半岛,那时候平壤首尔都是咱们的,秦统一以后,不知道为啥放弃了那里的统制,高丽就爬起来了。

历史上,在汉以后,事实上是一直到了我大清才再一次实现了全面统一,中间最强盛的唐其实也没做到这一点,其中最接近统一的是元和明,但元是只占不治,从头至尾也没太平几天,明是名义上控制实际上大部分地区都只是意向性的统治,包括东北有卫无兵,西南有将无卫,这些地方实际掌握在氏族手里,比如我大清的辽东,李氏高句丽(吉林大部),今天的东南亚某些国家。

在三国之后唐以前,汉、匈奴、鲜卑、羯、羌、氐六族在大半个中国杀的赤骨千里,是历史上最乱最惨烈的时期,惨烈到那个时期的历史名词现在在起点是违禁词,那段历史不能描写的地步,那个时期汉族被其他五族称为“两脚羊,”是用来吃的。

在90年代,以农业为主的朝阳是辽东比较著名的穷乡,可以说是整个辽东最贫困的地区,没有之一。

一直到后来旅游业兴起,这片土地才兴盛起来,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而之前非常牛逼的几个地方现在举步维艰,发展迟缓,所以说城市地区的发展和打麻将也差不多,不知道后面能抓什么牌,先胖不算胖,后胖的压倒炕啊,先赢的是纸,后赢的才是钱。

朝阳这里有几件事是必须说的,做为中国人应该了解一下。

朝阳是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是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还有“东方佛都”的称号。

朝阳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打碎了西方世界中国历史不足4000年的学说,将中华历史前推到了5000年前。

多说一嘴,朝阳最著名的历史人物是安禄山,史思明和李光弼,前两个人发动安史之乱,被后一个灭了,三个老乡搅的大唐乱成一锅。

抗日名将赵上志也是朝阳人。

小伟站在马路边上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什么都新鲜,虽然他在奉天也呆了几个月了,但也就是活动在南湖周边,虽然三好街人也多,但和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城市完全不同。

夏茂盛拍了拍小伟说:“咋了?傻啦?”

小伟觉得有点丢脸,笑了一下问:“去哪?”

夏茂盛说:“得找人事局和劳动局。要不咱先找个地方住下吧,要呆几天呢。”

小伟活动了一下脖子说:“来根烟。要不先吃饭?我饿了,这几天都吃不下,真冷着了。”

夏茂盛嘿嘿笑了几下,也有点不好意思,掏了根递给小伟说:“那中,找个地方我请你吃顿好的,然后去政府招街所住下,俺有介绍信。歇一天儿,明天咱再去找人办事。”

小伟四处看了看问:“咋走啊?”

夏茂盛拉着他往一边走,说:“跟我走,这地儿我熟,来过好多次了,这边有家骨头馆,那骨头弄的,真他妈好吃,我就想学学,那老板说啥也不教俺,操他个哥的。”

这里是友谊大街,两个人顺着马路往北走,市政府和下面几大局都在这个方向。

走了有一公里不到,十字路口右转,老远就看见一个老旧的招牌:“*记骨头馆”,大门口四个红色的幌子在风中摇摆着,还是个挺牛逼的地方,那个时候饭店都挂这种幌子,但可不是乱挂的,一般的饭店也就是两个,四个幌相当牛逼了,最牛逼的是八个幌的,老百姓连名字都不记,就叫八大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